APP下载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应用

2012-04-12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民族

阮 静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应用

阮 静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民俗文化是国家文化体系的基石,承载并传递着民族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视汲取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将有助于我们向外国学生全面完整、科学准确地推介和传播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他们能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去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喜欢中国,因此将民俗文化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民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特有的标记。“保护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文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①吴效群:《回到原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中国民俗学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民俗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与弘扬。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民俗文化作为国家文化体系构成的基石部分,如果能够被充分地利用,将有助于外国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一、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民俗文化的关系

钟敬文先生指出:“像鱼儿生活在水里一样,经营着社会生活的人们,无时无刻不泡在广泛的各类民俗文化之中。他们从日常必需的衣、食、住、行,从他们置身其中的家庭、村镇、城市和有关的各种团体、机构,从他们所参与和接触的信仰、说唱活动到日常会话,无不存在着民俗文化……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具有凝聚力的,有语言、道德、艺术、宗教及民俗等民俗文化,由于它的广泛存在和潜在作用,它在凝聚团结民族成员的作用方面,特别显得重要。”②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哲学动态》1995年第1期。因此,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而言,民俗文化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呼吸的新鲜空气一样,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民俗文化是精英文化,它就是用来规范俗人和整个社会群体的。我们必须把民俗之‘俗’与通俗之‘俗’彻底区别开来,前者是审美与信仰结合的规则,后者不过是‘普通’的意思,二者的意义完全不同。”③田兆元:《民俗本质的重估与民俗学家的责任》,《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也许正是借助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当中的各种行为举止和情感表达方式不断传递和展示出来的这些特有的民俗文化现象,才使得这个国家和民族通过对自身民族的民俗文化的尊崇与传承而更加具有国家的认同感与民族的凝聚力,才使得这个国家和民族具备了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迥异区分的文化身份象征。

林国立认为,编写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大纲应从民族观念、民族心理以及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去考虑,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说”和“这么说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④周思源、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20、24页。他这里谈到的内容,大都囊括在民俗文化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与民俗有关的文化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容忽视、也不容割舍的重要内容。李泉在谈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该重视的文化因素时,所界定的文化内容也大都属于民俗民间文化的范畴。他指出:“所说的文化因素,主要是隐含在目的语的结构系统和表达系统中反映该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取向、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同时揭示语言中所包含的这类文化因素,就无法理解这种语言,更无法正确地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而这类隐含在语言的结构和表达系统中的文化因素,外族人无法知晓,本族人又习焉不察,因此往往造成文化上的冲突和交际上的障碍。”①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由此可见,充分重视中国民俗文化蕴涵的丰富内容,将其与对外汉语的语言和文化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应该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笔者认为,充分重视中国的民俗文化,细致了解中国不同民族,特别是汉族的民俗习惯,就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及时帮助外国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日常表现行为,进而达到与中国人更好沟通、顺畅交流的目的。与此同时,透过民俗民间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潜在的研究价值,善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将有助于我们向外国学生全面推介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让外国学生更加理性、更加客观、更加公正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喜欢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

从社会变迁的基本规律及模式来看,只有以健全的文化心态传承传统文化,吸收多元文化,在理解、尊重和互补中丰富现代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中国自己的文化优势。中国文化的特色,具有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相区别的本质性特征,是需要载体来承载的,而民俗文化就是重要的载体之一。民俗学便是一门研究传统民俗文化与当代民众生活方式及生活文化的学科。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许多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之相伴随的,是各种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复兴逐渐成为醒目的时代潮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早已引起了政府、学者和地方文化人的重视,围绕民俗文化的保护也有着相当多的策略,如政府2011年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便是从国家法制层面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的重要措施。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也要紧随国家潮流,把如何才能迅速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水平以及如何才能使外国学生真正认识并学习中国文化等这样一些当前不能回避的问题弄清楚。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民俗文化的紧密结合,就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基本课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传统观念认为,只要让外国学生习得中国语、会书写汉字便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事实上,“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交织在一起,它伴随着人类精神走过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从语言中可以识辨出每一种文化状态。”②[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1页。民族精神就是民族文化的象征,而民族语言本身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文化和语言的相互制约是显而易见的。每一种语言的词汇表达、语法规则等,都与它所根植的文化土壤密切相连,离开了其固有的文化背景,对它的任何解释都是孤立片面的。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民俗文化对汉语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教学活动能以民俗文化作为载体来进行传播,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语言与民俗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地域与居民。其中语言是民俗的载体,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离不开特定的语言词汇。一些词汇则直接陈述、反映民俗,与民俗事象紧密交织在一起。例如在汉语中有许多词具有吉祥高贵之意。如“龙”、“凤”代表着吉祥、非凡,以之构成的词或词组也往往具有这种意思,这和中国文化中有关“龙”、“凤”的俗信有关。“牡丹”代表富贵,“鸳鸯”预示着美好的爱情,松柏“昭示着不屈”等等,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都有引申义,不了解这些文化的引申义就很难正确地使用这些词语。同时,我国还有着大量的民间谚语、成语、歇后语等,它们都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短小语句,如果我们不对这些语句的民俗背景进行充分的解释,外国留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内在意蕴的。

另一方面,教授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对于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留学生,汉字如同一幅难写难懂的素描。这时,可以引入中国的书法知识,介绍不同的字体,以及古今书法大师的作品,碑林的图片等等,以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写汉字的欲望。也可以引入中国的篆刻,以第二课堂的方式教授篆刻,培养留学生学写汉字,甚至篆刻汉字,让他们觉得通过写汉字就可以欣赏到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当中还有着大量的民间故事,我们在情景操练中,可以让外国学生展演民间故事,学习交际用语,同时还可以学习中国人说话、走路、行事的方式,将中国的风俗习惯甚至方言等引入课堂,寓教于乐,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充分引入中国的民俗文化,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三、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为依托推广中国民俗文化

“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这种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①张占一:《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3期。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是教还是学,语言和文化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能随意分割。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外国学生学会说中国话,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促使他们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会中国语言。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毋庸置疑的。

1.多样性

中国的民俗文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深刻内涵是多种多样的。“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点,有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还保留得相当完整。”②黄金钰:《中国民俗学研究八十年》,《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就中国的国土范围内而言,不仅汉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同样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精彩纷呈。这其中大部分的民俗文化是由中国区域内的不同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推崇、共同遵循的,如相同的节日礼俗、相似的饮食习惯等。除此之外,在我们关注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那些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在异域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出的贡献,并注意把握好它们与国内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的变异与区别。普遍的观点认为,“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包括六大门类,即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科技工艺文化;信仰、巫术文化;节日文化。”③牟维珍:《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民俗并不只存在于下层百姓之间,同样也存在于处于社会上层的知识分子集团和政治统治集团的生活实践之中……每个人在民俗活动中的情感和理智选择是民俗得以存在的核心部分。忽略了人,我们就难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民俗。”④陈连山:《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可见,民俗文化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都是十分密切的。分门别类、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主动寻找它们的共同规律,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将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人们为什么世代遵奉并延续传承的原因和道理弄明白、理清楚,是我们在继承和保护中国民俗民间文化过程中必须做好的一件重要事情,这事关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中华民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民族性和独立性存在的认识。

2.独特性

中国的民俗文化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它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息息相通,展现着一个伟大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历史承接与延续,反映出来的是中华各民族在几千年繁衍、壮大、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经受住了岁月的不断流失和时空上下演变的考验,将凝聚传承下来的、为大多数中国人自愿接受并遵奉、却又不等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些生活习俗、日常行为以及语言思维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等保存至今。同时,它也是中国区域内的各个民族将自身不同于国内其他民族的一些独具本民族特色的生活习惯、日常行为以及语言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集中展示。只有尊重这些特性,理解这种情感,保护并弘扬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才有助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以及同一国家中的不同民族之间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与沟通。

(二)如何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渗透中国民俗文化

在2001年10月2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①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docs/62.PDF。因此,承认和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理应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笔者认为,承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要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并向世人展示自身文化的多彩多姿、精妙绝伦和丰富内涵;承认人类文化的独特性,要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应在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认同、相互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保护好自身文化的多样性。如果我们善于借助民俗民间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来不断拓展和提升对外汉语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学术空间,充分利用好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大舞台,就能不失时机、渐进有序地向世界推广和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为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1.客观承认中华民族的完整性与独立性

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如果能从内容上让外国学生通过接触和了解更多的中国民俗文化来帮助他们全面认识和理解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日常行为举止和情感表达方式等,将有利于消除外国学生与中国人进行沟通时产生的很多障碍,进一步剔除他们对中国人的误解。

如前所述,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既有各个民族独立创造的,也有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当中,也体现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当中。当我们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向外国学生推介中国的民俗文化时,既要突出主题,又要兼顾局部,还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主题,就是要尽可能地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各种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兼顾局部,就是同时重视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各种民俗民间文化;注意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把握好汉族的民俗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差异中存有的相似性、互补性和联系性。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整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区域内的各个民族,经过了几千年的相互对抗、相互战争、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才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民族结构和民族框架。中国的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在书写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在中国的很多民族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历史形成的血脉关系。比如说北方的满族和蒙古族,自满族入关之前就开始了通婚和联姻,前后长达300多年;南方的彝族和白族,最早属同一个祖先,后来才逐渐分离,分头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各自民族的发展格局与发展现状。相信这种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的情况过去存在,今天乃至今后仍然会不断持续下去。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种由中华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艰辛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对中华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发展的尊重和保护,就是中国民俗文化始终丰富多彩并得以传承延续而最终形成的历史过程。只有让外国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相似性、互补性和联系性,才能使他们客观真实地理解和承认中华民族的完整性与独立性。

2.突出强调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只有把握好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尽可能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存在的差异与不同,以及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存在的差异与不同给外国学生讲清楚,才能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不同民族在语言、艺术、宗教、行为以及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多样性、差异性与独特性。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开展文化交流,即我们对外汉语学科里所说的跨文化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的。“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交际。通常,这种跨文化交际并不包括在同一文化体系中,属不同亚文化人们之间的交际。如上海——北京、北京——广州等地人们之间的交际都不能认为是跨文化交际。”②王振昆:《汉语表述与跨文化交际》,《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1997年),转引自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9页。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中国境内,同属于中华民族的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进行文化交流时,同样也会遇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以隐私和禁忌为例,中西文化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说:“中国人好朋友之间愿意分享信息,像年龄、工资、购物费用、婚姻、子女等情况,在西方人看来属个人隐私,而中国人能推心置腹,无所不谈。而且一旦交换了这类信息,关系会更密切……(中国人)异性之间除礼节性的握手以外,一般不宜有身体接触。即使是夫妇也不会当众拥抱接吻。中国人很少当面夸奖别人的妻子或丈夫漂亮。而同性之间,则禁忌比西方少得多。手挽手、勾肩搭背、打打闹闹并无同性恋之嫌。”一周健:《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语言与翻译》2004年第1期。另外,中国的56个民族的民俗民间文化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中国的回族、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与中国的其他民族在宗教信仰和饮食习惯方面既有形式上的差异,更有实质性的区别,这样的差异和区别,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另外,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多以游牧渔猎文化为主,而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则偏重于农业农耕文化,虽然二者之间的民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开始出现不少交叉与联系,但在很多方面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56个民族当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而每一种服饰都赋予了该民族浓郁的民俗文化内涵。总之,一旦我们教授的外国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不深、理解不透,对中国不同民族的这些民俗文化认识不清、把握不够,就容易使他们在与中国人进行人际交往时生出很多难以消除的误解,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另一方面,笔者认为还必须注意向外国学生突出强调中国境内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这种整体认同感,集中体现在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例如,在中国56个民族当中,尽管多个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是受到政府的特殊保护和高度尊重的,但每个民族都承认汉语和普通话是我们国家通行的官方文字和语言;尽管不少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第1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遵奉的价值理念和携手前行的感召旗帜。《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③《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8日第1版。这是中国党和政府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为中国各民族民俗文化的独立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从宪法和法律上确保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整体认同而发出的时代宣言。需要引起我们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高度重视。

四、小结

随着旧意识形态的瓦解,中国当代政治家们已经认识到重建中国民族文化的必要性。中国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在重建中国民族文化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大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是以民俗文化为主的一种文化遗产。把民俗文化上升为国家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无疑表明了联合国和我国政府对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于民俗文化的保存、发展,对于民俗学的发展都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同时受到国际、国内的高度重视,向人们传递出来的是举全世界之力来共同保护和发展各国的民俗文化的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在当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逐渐融为一体的世界格局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游离或自闭于世界而独立发展,某个国家的国内问题可能造成国际影响,某个国际问题也可能引发某些国家的国内问题”④苏晓龙:《关于国际意识的理论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而一个国家的民俗文化既属于本国,也属于世界,要保护和发展好它,就必须强调国际意识。

综上所述,中国民俗文化的长足发展与完整保护,无疑将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大纲的出台赋予更多更加有益的内容,同时也将为对外汉语学科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可以弥补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使对外汉语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必须通过对外汉语教学的平台传播中国民俗文化,这不仅意味着对我们自己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标志着民俗学与对外汉语两个学科结合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明确地将汉语教学与民俗文化、政府的文化行政与民众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的关系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C912.4

A

1003-4145[2012]09-0043-05

2012-04-06

阮 静(1970—),女,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陆晓芳sdluxiaofang@163.com)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民族
冬季民俗节
我们的民族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