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综述

2012-04-12康立芳朱秀琴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适应性研究者新生

康立芳 朱秀琴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1986年荷兰学者就编制了适应性问卷,测量大学生适应大学环境的总体情况,分别从大学生的学习、社会、情感适应以及对学校的依附性四个方面对适应性问题进行评估并分析原因。国内学者在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已有研究仍不够深入。归纳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肯定其主要成绩,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将有助于找准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深化该研究,为有效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下从适应的涵义、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分类及表现、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等四个方面描述该研究的现状,并对已有研究进行辩证分析。

一、关于适应的涵义

适应(Adap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aptatus,原意是调整、改变。一般指环境改变时系统能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或控制策略来保持一定功能,从而在新环境中生存下去或继续发挥作用的行为[1]4。研究者们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生物学上,适应指有机体通过改变自身来避免损伤、增加生存机会的过程[2]1155。第二,心理学上,适应指有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皮亚杰认为,适应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运动[3]33。第三,认为适应是过程和状态的统一。如朱智贤认为,适应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适应过程即个体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适应状态即有机体与环境平衡的状态[4]618。马志国持相似观点。再如,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讨论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指出转折期适应是过程和阶段性结果的统一[5]。

以上三种观点分别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适应的含义做了界定,为我们把握适应的含义提供了参考。但除陶沙外,其他研究者多将适应的主体界定为“有机体”,而有机体既包含人,也包含其他有机体。那么,人的适应与其他有机体的适应之间有何区别?人的适应仅仅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及其变化吗?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分类

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分类,主要有四种观点:余琳认为,相当部分新生主要存在学习、恋爱、自我管理、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6]45。董俊义认为,大学新生要适应社会角色、奋斗目标、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转变[7]。杨晓慧将其归纳为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8]109。还有研究者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还包括环境和文化不适应,如杜玉春、马志国、陶沙等。

以上四种观点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做了归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但有两点需要进一步探讨:一是如何把握“环境不适应”与“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不适应”之间的关系。将“环境不适应”与后者并列不妥,因为环境可包含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二是如何把握“角色不适应”与“环境不适应”之间的关系。角色不适应主要指大学新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还不能同大学生的角色要求相符合;环境不适应主要指大学新生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不能取得平衡。角色不适应与环境不适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另外,一般地讲“环境不适应”不够具体,应该对其内涵和外延做必要限定,以便在研究中把握其范围。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杨晓慧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归纳相对简洁、准确,基本认同其观点。

三、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表现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学习方面、生活方面、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方面、心理方面的不适应。应该说,大学新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些方面的不适应,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自我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大学新环境、新角色的要求。由于大学新生这一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显著,不同个体的适应性问题在内容和程度上都存在差异,如有的新生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方面,有的新生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方面,如有的新生能通过自我调整解决诸方面的不适应问题,有的新生则需要更多帮助、教育和引导。以下我们按照杨晓慧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归纳对大学新生对新环境、新要求不适应的具体表现进行描述。

第一,学习方面不适应。部分新生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特点、内容和方法,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充足,独立性和主动性不够。持此观点的有陈建华、黄兆信等。第二,生活方面不适应。有研究者指出,新生生活方面不适应突出表现在气候差异、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方面[8]109。有研究者认为,部分新生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独立生活能力不够,不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9]。第三,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不适应。有研究者指出,部分新生难以融入群体,人际关系紧张,与人交往广而不深,与异性交往困惑烦恼,过于热衷网络交往[10]。第四,心理方面不适应。大学新生心理不适应与其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紧密相关,因为心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讲,前者是后者的结果。

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描述大学新生心理不适应问题。一是从大学新生适应期主要心理问题的角度描述。有研究者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失落、抑郁、自卑、危机和迷茫[11]。有研究者认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还有困惑、防范、孤独和挫折[12]。还有研究者认为,大学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失望与失宠、松气与歇脚、畏首畏尾[13]。二是从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矛盾性的角度描述。如曹向认为大学新生存在两方面矛盾心理,一方面,物质上的依赖性与精神上的独立意识存在矛盾;另一方面,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存在矛盾[13]。再如刘德生认为大学新生自我意识存在矛盾,表现在自我封闭与渴望友谊的矛盾、满足感与空虚感的矛盾[14]。

以上研究多偏重于定性研究,真正通过实证调研以支撑其研究结论的并不多。同时,大学新生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各有不同特点,其适应性问题也有差异,有研究者已经尝试对不同层次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但总的来讲这一研究还不够深入。

四、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研究者们主要从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新生自身心理矛盾与失衡、家庭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第一,环境变化。主要是: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大学的学习特点、教学与考试方式、培养目标与中学有很大差异。持此观点的有黄兆信、郝文清等;日常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因缺乏独立生活经验,部分新生不能科学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人际交往环境发生变化,师生关系改变,同学关系变得更复杂,交往范围扩大;校园环境发生变化,大学校园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竞争激烈,这给新生带来很大压力[15]。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引入社会各领域,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些都给新生带来很大压力。第二,心理矛盾与失衡。向守俊认为心理压力超载导致了新生的心理不适应[12]。田淑梅认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烈的交往需要与闭锁心理的矛盾导致了大学新生心理和人际交往不适应[16]。王辉、吕素珍认为青年期自我意识过强、中庸文化的影响、中学对异性交往的压制、自卑和语言障碍导致部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不适应[17]。第三,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环境影响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性,在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中,权威型和放任型容易导致大学生更多的适应性问题。第四,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不够重视培养良好个性,影响了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形成[18]。

以上分析基本涵盖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描述问题时存在局限,分析原因时也同样存在局限。比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之间、农村户口与非农村户口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自的适应性问题有差异,产生问题的原因也不完全一致。总之,在描述问题和分析原因时都存在一般化、不够深入的局限。

五、关于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

为了解决大学新生在上述方面的适应性问题,需要深入大学新生群体以了解其总体情况,找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同时要关注个体差异,尤其要关注大学新生群体中适应能力较弱、不适应的程度较高的个体,对其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措施。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措施。

第一,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新生思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状况。如刘坚提出班主任要活用“望闻问切”来了解学生[19]。第二,引导大学新生找准定位,帮助其树立专业思想,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引导其主动交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会科学理财[20]。同时,帮助其实现角色转变。如陈建华提出,要引导其正确评价自己,完成角色转变,即从中学阶段尖子生到大学阶段普通生的角色转变、从中学时期学生干部到大学阶段一般学生的转变、从“未成年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完成人生目标转变,即实现由中学阶段高考目标向大学阶段成才目标的转变;要学会自立自律,完成生活模式转变;要拓宽人际交往领域,完成交往方式转变,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师生、老乡、恋人、新老生关系等人际关系,逐步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21]。第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新生良好学习动机,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如姚利民提出,主观方面,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学习目的,具有强烈学习动机,刻苦学习知识和技能;客观方面,大学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控制和消除妨碍学生学习的不合理因素,为学生创造良好条件[22]。第四,田淑梅、郑汉华、李海洲提出,要针对新生中共性和个性心理问题,分别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开展心理咨询,同时要对新生开展挫折教育,增强其受挫能力。第五,发挥朋辈群体在新生教育中的作用。如宋玲提出,在新生中开展新老生经验交流会,解决部分共性问题;通过朋辈教育骨干进新生宿舍、参与新生班级活动、与新生个别交流等方式,帮助新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同时传递积极信息,鼓励其在入学初就做好四年学业规划,从而更充实地投入学习生活;为新生班级配备导航员,指导新生生活和学习;成立朋辈教育社团,实现群体教育;宣传先进典型,激励新生奋发进取[23]。再如刘敏提出,要筛选优秀、接受过专门培训的高年级学生作为新生成长伙伴,为其提供信息、情感与交往支持[24]。

综上所述,在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上,学术界已取得重要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该研究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第一,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界定还不够准确,有的将其归结为心理问题;有的将其归结为环境适应问题,包括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适应问题;有的将其归结为角色适应问题。究竟如何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讨论。第二,对产生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存在局限。大学新生可分为不同层次,各层次的适应能力有差异,适应性问题有区别,因此分析原因应考虑这些差异。第三,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针对性不强,更多关注共性问题,关注个性问题少,不能因人而异。这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重视,并通过实证调研和深入思考加以解决,使该研究取得新的、更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提供更科学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持。

[1] 李辉.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 皮亚杰.心理学与认识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4] 朱智贤.心理学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新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2).

[6] 余琳.大学生心理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 董俊义,李元卿.大学新生要适应的“六个转变”[N].光明日报,2007-09-08.

[8] 杨晓慧.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 郭芬芸.对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分析与教育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1999,(4).

[10] 林慧莲.大学新生人际适应困难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6).

[11] 杨新宇,李齐全,胡鹤玖.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教育措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3).[12] 向守俊.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与教育[J].人才开发,2004,(9).

[13] 曹向.大学新生思想与心理特点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7).

[14] 刘德生.试析大学新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诱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

[15] 廖君瞒.高校新生转折期的心理困惑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1).

[16] 田淑梅.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辅导[J].教育探索,1999,(1).

[17] 王辉,吕素珍.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4,(1).

[18] 肖云,周卓华,蒲清平.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19] 刘坚.如何发挥班主任在新生中的作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0] 孟祥昕,刘建宏,刘梦.浅谈大学新生自我定位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

[21] 陈建华.实现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J].中国青年研究,2006,(9).

[22] 姚利民.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23] 宋玲.积极开展朋辈教育构建新生入学立体教育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4] 刘敏.成长伙伴制度与大学新生[J].当代青年研究,2010,(8).

猜你喜欢

适应性研究者新生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重获新生 庇佑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