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视域下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思路探究
2012-04-12韩新宝
王 晶 韩新宝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大学生村官计划已历时16年,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热”也悄然兴起。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村官面临着一系列诸如思想迷茫、专业不对口、适应能力差、无法开展工作等难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现实农村人才的需求是不一致的,这也说明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在大学生村官职业培养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
一、思想教育: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先导
目前,大学生村官基层任职中出现的众多迷茫,说到底还是思想问题。正如孙柏英教授所言,这些“大学生村官”们的迷茫,最主要的是价值判断上的问题。他们当中众多人的选择,并不是出自内心价值的驱动、不是出自对农村的热爱和责任,而是受到服务期满后能够享受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和诱惑[1]。价值观上的错位、思想上的困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村官任职前的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开展思想教育专题活动,坚定大学生村官的理想信念
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教育还很匮乏,没有解决好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没有解决好自我发展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教育作用,针对农村工作的实际,选准符合村官特点的思想教育专题,精选符合村官特点的思想教育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坚定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专题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之中,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帮助大学生村官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目前,很多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在工作中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在生活中则不尊重农民的生活习俗,动辄就把农民的生活习俗斥之为“封建迷信”[2]。这种脱离群众的现象不仅与我们党的工作路线相违背,而且也不符合我们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初衷。大学生村官不能把自己看成“官”,而是要牢记农民利益无小事,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心上。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应肩负的社会责任,结合自身实际准确定位,客观地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在此基础上,高校也要把群众观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引导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民,坚持走“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路线。
(三)培养大学生村官踏实肯干的精神,具备科学的事业观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已逐渐涌现出踏实肯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仍然存在许多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村官群体,他们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干不成,最终虚度时光,一事无成。因此,高校要以村官职业教育为抓手,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村官职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做好职业理想、职业发展教育,教育他们选择到村任职,不是“跳板”,要静下心来,扎根农村,做好在最基层吃苦的精神准备,要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为新农村建设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让大学生认识到村官职业的发展前途,引导大学生对职业充满希望和热情,以踏实肯干的精神去对待这份事业。
二、岗位匹配: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基础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实践中出现的工作难以开展,与岗位匹配是否合理有直接的关系。据统计,从专业知识结构来看,现有大学生村官具有农学知识的仅有4%;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专业占22%;哲学、历史以及其他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3]。显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业发展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因此,高校要不遗余力,尽可能地实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工作所需之间的岗位匹配。
(一)高校要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设置
高校一项重要的职能是服务社会。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并且要有前瞻性,是高等教育永存不衰的选择。因此,各类高校可以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开设乡村财务管理、乡村旅游开发、乡村经济组织管理等适合农村发展的专业课程,尤其是各种与农村相关的管理类的专业及课程。2008年,河南农业大学率先在全国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大学生“村官”开设了“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课程,成立了“河南省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村官”学院),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基层管理干部搭建了新的平台。自村官专业设置以来,报考人数逐年增多,产生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因此,高校应该根据这一思路,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在课程开设上本着社会缺什么就开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就补什么的目标,让有上农村工作意向的学生能够提前得到农业知识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高校要建立和完善选聘制度,真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从国家到地方,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推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仅有这些层面的选聘制度是远远不够的,高校也应该建立相应的选聘制度,把好选聘质量关,确保有理想、有作为的大学生能充实到村官队伍中。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大学生报考村官的资格审查制度,对报考者的思想品德、学业、能力、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大学生报考村官的推荐选拔制度,协助选聘工作的组织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把好各个关口,确保大学生村官的输出质量,保障高等学校输送给农村基层组织的村官,始终是综合素质优秀的毕业生。
(三)高校要重视岗前培训,缩短大学生村官的基层胜任期
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虽然有热情、有抱负,也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但社会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从大学校园到没有围墙的广阔田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心理落差,村官们所要面对的工作环境和所要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也往往超出了大学生们的预想。因此,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在村官选聘工作完成后,高校应从思想上和业务能力上加强对即将担任村官的毕业生的培训工作,丰富培训内容,活跃培训形式。一方面,让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走进来,开展“村官讲坛”与在校大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获得必要的基层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对准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工作方法、农村业务技能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带领准大学生村官参观在任村官的创业基地,感受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能力和精神,逐步培养他们扎实的农村基层工作能力,进而适应村官岗位的需求。
三、能力本位: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核心
能力是大学生村官开展基层工作的先决条件,大学生村官只有具备较强的能力,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要紧密围绕能力本位这个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高校要重视社会实践环节,突出适应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村官理论知识普遍较高,但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尤其是大部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的问题: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6%、5.22%、3.73%、3.73、1.5%、0.7%、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1.6%[3]。因此,高校要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深入基层调研、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农村的状况、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从而把书本知识和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处理具体问题和复杂矛盾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工作的适应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开展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大学生进农村志愿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量实践证明,重视社会实践育人环节和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有效渠道。
(二)高校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突出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
在调研中不难发现,很多大学生村官认为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无从下手。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接纳,这也是正常的现象,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部门的引导作用。辅导员是学生工作部门构成的主体,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辅导员不仅要引导学生重视专业学习,而且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服务高校育人职能的重要载体,共青团活动要立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注重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活动、特色活动,增加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使广大学生广泛参与到这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团队精神,不断提高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高校要开展帮扶活动,突出创业能力的培养
基层创业,是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也认识到创业的必要性,有提高创业能力的强烈愿望。但事与愿违的是,大学生村官创业难的基本形势尚未发生根本改观。据2008、2009、2010连续三年进行的全国大学生村官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工作障碍中排名第一的是发展项目的资金缺乏,其次为实用技术缺乏,还有信息不畅通、缺乏领导支持、村中人情关系复杂等[4]。可见,大学生村官创业,不仅面临资金短缺、技术难题,还面临创业能力的困惑。因此,高校要开展多种层次的帮扶活动,尤其要注重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纳入到课程计划之中,帮助学生较早地树立创业意识;另一方面,要健全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发挥高校人力资源和科技的优势,搭建学生创业的平台,创设实践基地,推进校企共建,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村官基层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技术支持,并开展相应的农村工作和创业培训,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的火热实践中历练成长、建功立业。
四、跟踪反馈: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关键
高校是大学生村官的输出地,不仅要将大学生村官“扶上马”,而且要将大学生村官“送一程”,做好跟踪反馈工作,推动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工作。
(一)建立大学生村官的信息档案,做好定期的跟踪调查
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是我国加快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不仅要做好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推荐工作,而且还要注重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服务工作,特别是加强选聘后的跟踪培养与使用。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村官信息档案,关注这些学生思想、生活和工作状况,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应该详细记载,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方案,并给予相应且及时的帮助。对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合办的项目及时进行技术跟踪指导,优先为他们所在村选派农业专家,定点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长效的大学生村官联系机制,实施“一帮一跟进计划”与“前方+后方”的工作模式,定期回访大学生村官,了解其实践过程,与大学生村官共同做好阶段性总结,肯定成绩,总结不足,推动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开展大学生村官的定期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无论是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还是合同期满后的再培训,高校都应该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一是高校要根据地方和大学生村官的需要,发挥高校的优势,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基层,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帮助,如免费提供校内图书馆、课堂教学、各种讲座和学术报告等资源,为大学生村官“回炉”充电提供便利,提升其专业素养,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目前,很多大学生村官“回炉”充电,正是高校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定期培训的写照。二是高校要创新培训方式,开展有效的网络培训。高校可参照领导干部菜单式选学的方法,组织人事部门可委托高校等机构,研制开发大学生村官网络培训课程,重点讲授涉农和创业知识,让大学生村官在线选学,以缓解大学生村官学习的迫切性与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三是高校要加强校地合作,共建村官培训机构。2011年4月27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成立首个大学生村官联盟。据了解,村官联盟是继建立大学生村官见习基地、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见习基地后,广陵学院对校地共同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实践进行的又一轮新探索。大学生村官联盟的建立,为大学生村官群体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平台,拓宽了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思路,同时为大学生村官搭建了高校与农村直接交流的平台,将高校专业知识以及科研成果惠及农村,直接转化为促进农村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探索将会极大地丰富培训的形式,增强大学生村官培训的实效性。
[1] 汪玮,肖立辉.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J].每周政策献言,2007,(23).
[2] 安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J].农村经济,2007,(6).
[3] 刘志坚,韩新宝.基于大学生村官培养视角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策略研究[J].学会,2011,(3).
[4] 陕西省城固县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EB/OL].http://www.htexam.com/a/cunguan/dongtai/2010/11/25/6049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