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辽东徭役述略
2012-04-12时仁达
时仁达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明代辽东徭役述略
时仁达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明代的卫所不是单纯的军事组织单位,而是拥有一定辖区和固定人口的军事地理单位。明代辽东都司作为一个军事行政区域,其徭役制度建立在军事卫所体制基础之上,呈现出与腹里州县十分不同的特点来。对辽东卫所徭役制度的揭示,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明代军事卫所制度的全面、深入理解。
明代;辽东;徭役;卫所
关于明代府县中的徭役情况,载于明朝官修《实录》、《会典》中甚明,大量存世的明代地方志中更是详细记载了本地徭役的具体状况。然而对于明代都司卫所中的徭役状况,史书记载却十分有限。明代的卫所不是单纯的军事组织单位,而是拥有一定辖区和固定人口的军事地理单位。在卫所中,以世袭军户为主体的人户也有徭役征发。
一、卫所军户与徭役
明代辽东都司中的居民以世袭军户为主体。明代军户制度规定:正军承担以征伐操守为主的军役,正军下军余有听继、帮帖正军的法定义务。这是明代军户户役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在卫所中,广大军余还要承担各种杂泛差役,主要分为生产性的徭役劳动和非生产性的徭役劳动。前者主要包括纳草束、纳粮等;后者则名目繁冗杂多,难以数计,如修边夫、修仓夫、跟官(皂隶)、斗级、狱卒、马夫、斋夫等役。众所周知,明代徭役制度是以里甲为编制单位征发的。每年由现年里甲按照赋役黄册中里甲人户原定户等,量力差遣,户等以人户中人丁多寡,事产厚薄(主要为田地)为断。上户派以重差,下户派以轻差。但是,在实行过程中,里甲经常卖富差贫,收受贿赂,以致以上户作下户,以丁存作丁亡,上户派以轻差或免差,而下户反而派重差或一户数差。在这种情况下,正统时出现了均徭法,即从杂役中把一些具有经常性的差役划分开来,固定应役的名额,纳入到均徭的新名称之下。在对佥派徭役的旧方法进行改革的同时,由于赋役黄册上记载的户等失实,难以凭信,故而另外新造均徭文册代替,在编审均徭时使用。均徭法于弘治元年在全国推行。卫所在徭役制度上也引入均徭法,《明实录》中记载甚明,最早见于正德元年。至于辽东都司按照均徭法编派徭役始于何时?史无明文,难以确定。而《明会典》卷二十《户部·赋役》中记载:“嘉靖十七年,令辽东各卫所徭役照腹里地方,五年一次编审。”[1]由此可见,在嘉靖中期,辽东的徭役已经按照均徭的方法审编了。嘉靖《辽东志》与《全辽志》中有相关记载。志中所载辽东二十五卫二州,均徭银两数目与差役名额数目甚为明晰,且据志中所言“均徭银岁三等编审”[2],与先前嘉靖十七年的题准事例相较,辽东均徭审编的时限有了新的变化。至于辽东都司均徭编审的具体状况,据《全辽志》卷二《赋役志》载:
国家赋役之制,以田以丁。江淮以南,赋于田者厚,而丁则十年待次;河济以北,役于丁者多,而田则什不税一,此其大较也。若辽之制则又不侔矣。率田归屯种,收其籽粒,而各军余丁又每岁出缗以给公上用,即间有科田起税,如河济之例,然总全镇会之,屯种之田十而八九矣。若丁则三等九则,虽黄发髫稚无或贷焉[3]541。
由此可见,辽东都司的徭役佥派也是以丁、田为依据的。无论江南还是河北,大体上都计算地亩人丁、兼论家资生理,因其贫富,分为三等,酌量轻重,编派银差或力差的,只是南北各有侧重而已。与腹里内地相较,辽东的情况却有些特别。以田产论,辽东的田地“十之八九”为屯田,而起科田只有“十之一二”,官舍军余大部分所耕种的田地为屯田,实质上是官田的一种。屯田科则较一般民田、起科田重,而军屯的屯田份额又是固定由官府拨定的。因此,在辽东以田产厚薄为标准,会因屯田田粮的相对均齐而造成户等无别的情况。那么就只有以丁口多寡为准了吗?实也不尽然,《中国明朝档案总汇》收录一份嘉靖年间的名为《为报均徭屯田户口清册事》的档案残页,其为辽东都司苑马寺道所管卫所的均徭文册残叶。其所残留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
……主薄厅手本……
……兵备屯田兼管马政山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张
……赞理军务兼管备倭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告前事,备用手本前来,烦将嘉靖年间本卫均徭文册壹……与去役,齎来立等查问招解施行等因,准此依文查得本卫……徭文册接年经掌军学识老仲臣等俱故,查理不获。将本卫均徭……固封,交与来役齎去,事毕日发回收架为此合用手本前去贵厅依文查审,施行。须至手本者。
右手本
辽东苑马寺主簿厅。
……玖拾贰名口
壹门王惟等男妇肆拾捌名口,户头王虎领思剌……(48)
王忠安氏潘氏邢氏田……
王奉许氏王志得张氏金东山
王元姐王旺姐王长孙王氏张仲金曹……
壹门王志能等男妇贰拾肆名口,户头王虎领思剌铺屯种(24)
王志启王氏王氏王长姐王四儿李氏
王才姐王志羔王志文王志峰
壹门汪志表男妇叁名口邢氏长姐……
壹门宋得山等男妇拾壹名,户头宋计宗领妈黄嘴住种(11)
宋二□宋三□宋招住宋五汉吴氏
一门沈瑾等男妇伍名口户头沈皮领灰场屯住(5)
侯氏沈成姐沈二姐沈元姐……[4]
明代的均徭文册册式已经无法见到,而其中填注的内容,据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中所述:“首先,册上人户,是按户等高下依次编载,‘论丁粮多少编次先后’,丁粮多者编载于册首,丁粮少者编载于册后,从大到小……然后,再将均徭中轻重不同的杂役,按册上户等高下填注佥派。”[5]254以此相较,在辽东的这份残存的《均徭文册》中,其户等高下,只看到以“门”与“丁口多寡”为标准,由大到小编载胪列着人户;而关于按户等高下填注杂役的记载,则由于档案的残缺而不能睹其内容。明代均徭的派役原则南北存在差异,在北方主要以“门、丁、事、产”四者兼论,即“通较其田宅资畜而定之,非专指田土也”[5]251。以此《均徭文册》证之,辽东徭役的佥派原则十分符合北方的标准,而由于辽东屯田居多,无法形成户则等差,所以在《均徭文册》中才会看到以门、丁为标准的情况。辽东均徭法审编实行的效果如何呢?下面举一个例子,《明代辽东档案汇编》中收录一份万历五年至九年的,名为《辽东各卫所边堡官军下余丁舍丁等纳银名册》的残缺档案,其中一段是:
……官下银差八十四名,各纳不等,二十一两八钱。代纳银九钱,通共一百一十七两一钱。下上则四名,每纳银四钱,共银一两六钱;下中则二名,每纳银三钱五分,共银七钱。下下则七十八名,每纳银二钱五分,共银一十九两五钱。
军下银差余丁三百七十四名,共纳不等,共银九十四两四钱……下上则二名,每纳银四钱,共银八钱;下中六名,每纳银三钱,共银二两一钱;下下则三百六十六名,每纳银二钱五分,共银九十一两五钱。力差舍人撒拧,代银九钱。……[6]73-74
可见,均徭审编后,差役以一定的工价银两为准,舍余也按三等九则派役,分别缴纳不等的代役银。均徭法在辽东已经实行了。
二、徭役审编的组织基础
徭役的编审是以里甲为基础的,但在辽东卫所中是没有里甲组织的。既然辽东都司中也进行徭役审编,那么在卫所中以军户为主体的居民,是通过何种组织进行编审徭役的呢?
《明史》卷九十《兵二》云: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7]2193。可见,明代卫所中正军的组织编制是以小旗、总旗、百户的形式构成的一个卫所中的基层组织。但无法得知卫所中的军户在卫所驻地中的编制方式。《明太祖实录》卷二五吴元年九月戊子云:上御戟门阅试将士,因谕千户赵宗等曰:军士行伍不可不整,进退不可无节,虽屯营庐舍亦必部伍严整,遇有调发易于呼召,不致失次。自今居营者必以总旗为首,小旗次之,军人又次之,列屋而居,凡有出征,虽妇女在家亦得互相保爱,临敌之时亦如前法,居则部伍不乱,行则进退有节,加之将有智谋,不战则已,战则必胜[8]。
从这则史料中可以看出:卫所军士是按照其编制而建设营房居住的,而军士妻小亦是随之居住的,以总旗、小旗、军人为次序,按照嘉靖年间户科给事中何光裕的说法即“卫为一区,军为一室,各令妻小随住”[9]6597,这样的规定适应了军队调动的集中性、方便性,因而明代卫所中的军户亦随之内卷于军士编制的制度中,一小旗领十户,一总旗领五十户,二总旗为一百户,构成了卫所社会中的一个基层组织单元。卫所中军户按军士的编制数量、以军士的编制形式被统辖。这应该是卫所军户的原始编制形态。辽东都司当然也概莫能外。这种以卫所军制编制为基础的卫所军户基层组织单位,在辽东社会中具有何种功能呢?嘉靖《全辽志》卷五《艺文上》分守道右参议张邦土《条议疏》云:
专任所官以便催办。查得两院并户部及各守道衙门答应官员或齎奏文册,或差委公干,皆所当用,事不可已。但旧以千百户官充之,亦以其官卑事简可以借用,殊不知卫中事物勾补、追征全赖此辈,盖彼稔知所管人户众寡贫富,人不能欺,如州县之里甲然,自不可缺。近年求充答应之官而以旗舍代之,或委别所官旗兼带数印。卫官以上司之故不敢再求,各官依上司之势不肯干济,旗舍以卑冗之役人不畏服。兼官以隔别之远,事难就叙。以故逃故之军多不补,差粮之征多不完。百事废驰,职诸此也,合无今后户部及各寺道答应官员,每处不过八员,俱在空闲指挥镇抚等官取用,千百户尽发该卫供职,审编之时俱令此辈任前举报,如有徇私隐庇,事发生贓参治[3]667。
张氏点出了卫所军政中勾补军丁、追征赋税、编审差徭皆由卫所中的千、百户官负责,有如“州县之里甲然”。张邦土把卫所中千、百户官的职能与州县里长、甲长相类比,这显然是二者在行政职能上有相似之处使然。那么卫所中具体有哪一级别的机构兼具里甲功能呢?这主要在卫所军政实行的过程中得以体现。里甲作为明代赋役佥派的基本单位,如果赋役完纳不足,要有里甲负责赔补抵纳;在辽东,一般而言,由一个百户所负责其下赋税的征收,而赋税完纳不足,也要由负责者赔补。《明代辽东档案汇编》收录的第165件万历二十年六月的名为《分守辽分守辽海东宁道山东布政司右参议荆州俊为问完欠纳铁课的铁军曾国忠等处罪的呈文》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一名曾国忠,年六十三岁,系复州卫左所百户孙世荣所额伍铁军。状招:国忠每年该纳铁二百斤,递年赴本卫上纳,打造盔甲,不缺。后嘉靖年间,国忠畏避军差,与本户……
……隆庆元年,孙继祖查知到彼,先国忠追纳前赔铁斤,无凑,将马一匹算作银五两,与孙继祖收讫[6]657-658。
由此可见,百户赔纳其管下军士的赋税,与州县里甲无有二至。在明代徭役的佥派过程中,里长具体负责徭役的佥派工作。在辽东卫所中徭役佥派由谁来负责呢?《明代辽东档案汇编》中有一份嘉靖二十六年,名为《整饬辽东开原等处兵备山东按察司佥事黄云为朱宝等罪情事给□□的呈文》的残缺档案,其中就记载有徭役佥派的例子:
一名朱宝,年四十岁,系海州卫左所百户魏朝用所军人朱来住下余丁。状招……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内,蒙本卫定委在官□□□管领……本……编审均徭将宝编定,每年纳窑柴四千斤……[6]943
这份招状明确开载了状主朱宝是被百户所百户编派徭役的。在辽东卫所中,徭役和赋税佥派、征收的单位为百户所,而百户实际上就兼有州县里长、甲长的职能。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卫所百户与州县里甲在催征钱粮、徭役佥派上具有相似的职能,但是它们的组织特点完全不同。其一,州县里甲十年编审,轮替担当,而卫所百户则为世官袭替。其二,里甲下的民户对于里甲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他们只是被限定在编订里甲的地域内,而卫所下基层组织则具有强制人身依附性。这可谓卫所基层组织的一大显著特点。很显然,这与军户的勾补与帮帖制度是相互关联的。
以上是对明代辽东都司中卫所的徭役制度作的一个简明、扼要的梳理。由于明代卫所众多且差别各异,对辽东卫所徭役的分析显然不具备普遍性,而欲对有明一代军事卫所中徭役制度作一整体评价,则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申时行,等.(万历)明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9:134.
[2]毕恭,等.嘉靖辽东志[M].沈阳:辽海书社,1985:404.
[3]李辅重.嘉靖全辽志[M].沈阳:辽海书社,1985.
[4]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G].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5-58.
[5]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代辽东档案汇编[G].沈阳:辽沈书社,1985.
[7]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193.
[8]黄彰健,等.明太祖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367.
[9]黄彰健,等.明世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K248
A
1007-4937(2012)03-0147-03
2012-05-15
时仁达(198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明史及东北民族史研究。
时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