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企业绩效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2-04-12张创英

化工管理 2012年7期
关键词:信息点信息技术信息

文/张创英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绩效管理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不仅能使绩效信息得以迅速传递,保证绩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大幅度降低人为因素对绩效管理的干扰;而且信息技术也从思想理念上给予了绩效管理有益的影响,使客观、公正、准确、高效成为了当今绩效管理的核心理念的组成部分。然凡事皆利弊共存,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的应用中亦不例外。信息技术因种种原因在绩效管理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会给企业绩效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案将这种负面影响尽可能地降至最低。

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信息技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信息技术的超限应用。

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是基于绩效管理中的信息点来进行的。所谓信息点,就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源和信息传递与汇总的集中之处。这些信息点有:员工工作绩效信息,员工工作绩效生成原因信息,员工工作绩效改进信息,目标绩效参照系信息和员工工作过程信息。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就是这些信息点,而信息技术的超限应用问题就是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超出了这些信息点,扩展到了非信息点领域从而给绩效管理的实施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企业的发展总是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相对于企业总是具有超前性。这种脱离企业发展的超前性如果应用于绩效管理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问题。产生信息技术超限应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信息技术的局限性

任何技术都不是万能钥匙,信息技术也是一样。信息技术解决的是关于信息方面的技术性问题,除此之外的领域就不是信息技术所擅长的。这是信息技术最根本的局限性。具体到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应用中的局限性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指导思想的局限性。作为一个技术系统,信息技术是以工具理性为其指导思想的。工具理性是一种以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指导行动时只被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在一定的范围内,工具理性的这种特点在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若超出了必要的限度,过渡关注工具本身,使手段成为目的,则会使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只是为做而做,失去了应用信息技术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此外,信息技术将实践置于第一位的理念可能使人们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忽视理论的作用,从而在把握问题上缺乏宏观视角和战略眼光;信息技术对功效最大化的追求和对有效性强调的负面影响是形成功利主义,使人们只是一味地强调成本核算而不注意非成本资源的巨大价值;信息技术对于精确性的强调,会导致人们过度追求量化(这一问题在绩效管理中已经显现出来),而对那些无法量化的事物要么忽视,要么束手无策;信息技术对技术手段的过度强调会将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到手段方面,而不是去关注手段所要服务的目标(这是工具理性负面效应的最突出表现)。

二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对于信息的加工是有限的。其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条件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但这种筛选和辨别仅限于数据性信息或简单的文字信息。对于通过问卷或访谈所获得的复杂的文字信息,信息技术是无法对其进行深入加工和分析的。实际上,对于信息的使用,最终还是需要相关人员作出判断。技术所解决的仅仅是技术问题,对于技术以外的问题是鞭长莫及的。此外,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许多干扰性因素的干扰,如传播介质的干扰、问题设备的干扰等。这些干扰都会使信息在采集、存储、传递过程中产生损耗,削弱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些干扰性因素也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 绩效管理自身的原因

信息技术在应用到绩效管理中时所受到的局限性不仅是因为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有绩效管理自身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五点。

第一,绩效管理体系不只是一个工具体系。绩效管理系统中,除了技术和信息部分属于工具体系,其他的部分属于非工具体系。非工具体系所遵循的是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在价值理性看来,行为人所需要关注的是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而不是所选择行为的后果,即其所关注的是从某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的角度来判定行为的合理性。绩效管理体系包含了两种理性,因此单一以工具理性为理念基础的信息技术是不可能解决全部绩效管理的问题的。

第二,工作性质差异的原因。如果按工作结果的可测量性对工作进行分类,那么工作可以分为定量性工作和定性性工作。定量性工作的工作结果是可以通过数量的形式加以测量的。这部分工作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对工作结果而言,定性性工作注重的是工作的过程,其结果多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评价。对于这种性质的工作而言,工作绩效很难进行量化,所以信息技术对于这类工作的绩效管理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第三,指标和标准体系设计的原因。在绩效管理中,绩效信息的采集是有选择性的。选择的依据就是绩效指标和标准。绩效指标和标准不仅是评价实际绩效的标尺,还是绩效管理的方向标。指标和标准的设计不仅是为了评价实际绩效,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员工的努力方向。因此,如果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存在着不合理,那么信息技术所采集和处理的信息也就不合适,这些信息无助于绩效管理的实施,因此信息技术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绩效管理制度的原因。好的绩效管理必须要有好的制度做保障。制度不仅规定着应该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也规定着应该怎么做,即实质性内容和程序性内容。任何制度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完美的制度只是理想化的。正是因为制度存在着不足,所以其也会对信息技术的采用产生负面影响。制度对绩效信息内容选择规定的失误,对绩效信息采集、处理程序规定的失误等都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可以说,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建立起较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

第五,绩效管理参与者的原因。绩效管理是一种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作,这就需要绩效管理的参与者具备一定的素质、相关知识、能力和技能。然而,绩效管理的参与者的条件参差不齐,这就决定了绩效管理的实施要受到参与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这种限制同样会影响到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总体上是属于中高端技术,不具备一定素质、能力和知识的人是无法应用的。在企业中,基层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有的企业基层管理者的素质也偏低,这种情况使得信息技术无法通过这些人得到有效应用,因而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就受到了限制。

3. 其他因素

首先,主观因素的影响。这里的主观因素不仅包括了绩效管理参与者的观念、态度、认知,还包括了心理、情绪等因素。这些主观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绩效管理的正常进行。这种影响在信息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于绩效信息的取舍与解释。如出于私人恩怨,管理者可能对某一个下属在进行绩效考评时,舍去一些关键的绩效信息,或者是对某一绩效信息作出负面的解释。这些原因都使主观因素对信息技术的有效性进行抵消,从而削弱了信息技术所应用的作用。

其次,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由于信息技术的高投入和企业自身实力的不足,许多企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技术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对于许多小企业而言,除了基本的办公设备和内部网络外,没有其他相关的设施设备。信息技术是一种对条件依赖程度比较高的技术,条件的不具备会直接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前许多企业应用的所谓的“信息技术”其实质仅仅是公文的处理和传递。可以说,企业自身条件的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再次,观念问题。最高领导者、部门管理者、人力资源部和员工对于绩效管理和信息技术的观念直接决定着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最高领导者不支持,绩效管理和信息技术就得不到合法的地位;部门管理者和员工不支持,绩效管理和信息技术就会流于形式;人力资源部不支持,绩效管理就缺少了统筹安排,绩效信息也缺失的汇总加工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观念上认识到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绩效管理实施的巨大推动作用,绩效管理才能实现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也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解决方案

要有效解决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超限应用问题,主要需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系统,有其明确的作用领域、作用对象和相应的指导思想。这种领域、对象和思想既成就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也造就了其固有的缺陷,即长于解决信息方面的技术问题,而对于信息领域之外的问题则束手无策。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就是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的优与劣、适用范围、应用条件等,正确把握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长处,避免其不足。

具体到绩效管理中,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就是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信息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绩效管理中各种绩效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传递、汇总、分析等问题,保证绩效管理各环节的实施是立足于及时、正确、完整的信息基础之上。对于绩效信息之外的工作,信息技术是不可能起主导作用的。因此,在绩效管理中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不能简单地将绩效管理信息化,而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明确信息技术的作用范围和操作流程,从而最大化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

第二,明确绩效管理中的信息点。绩效管理中的信息点是信息技术应用于绩效管理的基础。信息技术之所以会超限应用,首要的原因就是绩效管理中的信息点没有得到明确。信息点的模糊会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容易超出其本身的适用范围而产生超限应用的问题。绩效管理中的信息点是绩效管理中的信息源和信息汇结点,也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合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的绩效管理工作内容,信息技术就不能够起主导作用。在如前所说的几个信息点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信息技术进行处理,而是那些能够量化、数据化的信息需要信息技术起主导作用。

第三,“适合”大于“优秀”。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一定要适合企业的发展状况,适合企业绩效管理的具体情况。单纯的技术先进并不能够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相关问题。过于超前的技术不仅会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过于超前的技术也无法让企业的全体员工对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产生认同。因此,采用适合于企业的信息技术比追求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信息技术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信息点信息技术信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种基于模板的配电终端信息点表自动生成方案
运用“三讲”模型来讲题
订阅信息
主题出发,以生为本
医疗建筑智能化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协调解决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