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醒脑退热汤治疗中枢性高热150例疗效观察

2012-04-09宋邦华李世强梁金波胡连军

河北中医 2012年7期
关键词:香河热汤中枢性

宋邦华 李世强 梁金波 胡连军

(河北省香河县中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香河 065400)

醒脑退热汤治疗中枢性高热150例疗效观察

宋邦华 李世强 梁金波1胡连军2

(河北省香河县中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香河 065400)

发热;肝阳上亢;中医疗法

中枢性高热是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引起的体温骤然升高,可使脑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细胞损害而危及患者生命。2006-07—2010-06,我们采用醒脑退热汤治疗中枢性高热150例,并与物理降温治疗1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30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男72例,女78例;年龄20~75岁,平均(42.85 ±5.27)岁;病程 1 ~8 d,平均(3.45 ±1.07)d;体温 39.5 ~41.0 ℃,平均(40.2 ±0.38)℃;原发病:脑肿瘤33例,出血性脑血管病110例,癫痫7例;意识清楚52例,嗜睡57例,浅昏迷33例,深昏迷8例。对照组150例,男95例,女55例;年龄21~70岁,平均(41.67 ±4.98)岁;病程 1 ~9 d,平均(3.37 ±1.46)d;体温39.5 ~41.2 ℃,平均(40.5 ±0.48) ℃;原发病:脑肿瘤30例,出血性脑血管病113例,癫痫7例;意识清楚55例,嗜睡58例,浅昏迷30例,深昏迷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现代颅脑损伤学》确诊[1]。

1.3 治疗方法 2组均予吸氧、脱水降颅压、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及对症处理等常规综合治疗。

1.3.1 治疗组 予醒脑退热汤。药物组成:羚羊角粉(冲服)3 g,钩藤 15 g,茯神 20 g,菊花 15 g,桑叶 15 g,生甘草10 g,竹茹 12 g,白芍药 12 g,生地黄 20 g,石菖蒲 15 g,栀子10 g,黄芩10 g。热势较高者,加柴胡、鳖甲以疏肝解郁退热,滋阴潜阳;痰多者,加浙贝母、瓜蒌、竹沥以清热化痰;口干阴虚较甚者,加玄参、龟版、天门冬以清热解毒,滋阴潜阳;神志不清者,加郁金、远志以清心醒神;烦躁不安者,加莲子心、黄连以清心火,安心神。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昏迷者予以鼻饲灌胃。连续2 d。

1.3.2 对照组 予物理降温。将冰块装入冰袋,然后将冰袋用毛巾包裹,置于腋下、腘窝、额头等温度较高部位,每30 min左右更换1次。同时,予酒精擦浴,将75%酒精100 mL,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左右,用小毛巾从患者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2],根据患者病情,反复多次。连续观察48 h。

1.4 疗效标准 显效:48 h患者体温<37℃,意识渐清,生命体征稳定;有效:48 h患者体温38~39℃,意识渐清,生命体征稳定;无效:48 h时患者体温无下降(>39℃),意识不能转清或病情加重[1]。

2 结果

治疗组150例,显效91例,有效5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150例,显效44例,有效40例,无效66例,总有效率56%。2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手术等可损伤脑组织,刺激脑干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紊乱,患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体温升高常常持续达39℃以上,造成脑缺氧、脑水肿,使脑细胞抗缺氧能力减弱,出现炎症反应,参与缺血后脑的再灌注损伤,从而引起恶性循环[3]。目前,西医治疗中枢性高热方法少,疗效差,缺少有效药物。抗生素及解热剂一般无效,因为是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剂难以对其产生影响。物理降温有效但不稳定,效果短暂。而中枢性高热如不能较快、较好解决,势必影响患者脑功能的康复,甚至加重原有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探索并寻找有效的疗法和药物,是目前治疗中枢性高热的当务之急。

中枢性高热属中医学中风、发热等范畴。系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或阳明热盛,或邪热闭窍,导致热灼真阴,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病邪日久,损伤气血阴阳,肝肾阴愈虚,则肝阳愈亢,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高热持久不降。治宜平肝潜阳,清热滋阴。醒脑退热汤方中羚羊角粉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专清肝热而防伤阴;钩藤熄风止痉,清热平肝;茯神平肝风,宁心安神;菊花、桑叶清肝火;竹茹清热化痰而开窍;白芍药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既平肝潜阳,又滋肝热所伤之阴;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补肾水以涵木;石菖蒲开窍醒神;栀子、黄芩清肝热;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肝风得熄,热得以清,窍得以开,故而热退神清,而病得愈。

中枢性高热是病情危重症表现之一,我们采用醒脑退热汤治疗具有起效快、无副作用、价格低廉及患者易接受的优点,为促进患者脑功能快速及全面康复奠定了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1]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611.

[2] 张晖.60例中枢性高热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12(4):230.

[3] 李莺,李学芳.中枢性高热老年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33):3059 -3060.

R441.3053.1

A

1002-2619(2012)07-0998-02

1 河北省香河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北 香河 065400

2 河北省香河县中医院,河北 香河 065400

宋邦华(1966—),女,主管护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

2011-03-11)

猜你喜欢

香河热汤中枢性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MRI特征及其与性激素基础值和激发值的关系
坚守中的回望、凝思与嬗变
雁飞潮白六十年
香河旅游推介走进鸟巢
养螃蟹
法“奶奶团”常年为流浪汉煲汤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为小事烦恼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活血清热汤治疗湿热瘀阻型结节性红斑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