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潮白六十年
2019-04-16周景峰
读了苏连硕老师关于香河文化馆的回忆文章,我禁不住又想起前几年春天第一次去天津探访苏老师的情景。下了京滨高速,美丽的东丽湖畔,花红柳绿中的万科城一眼就闯入我们的视野。在婆娑的海棠树下,我们一行数人走进了苏老师家里。寒暄几句说明来意,苏老师就问起了香河的老友情况,好在这些朋友我都比较熟悉,一五一十地介绍了他们当时的情况。谈起香河文化名人,苏老师有板有眼说起来头头是道,这些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们友谊深厚感情真挚。苏老师在香河中学工作十余年,弟子不下千名,文友不下数十人,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香中组织朝华文学社,1986年1月文化馆主持的《蒲公英》创刊号上刊登了苏老师的诗歌《晨曦中的脚手架》,1987年春天参与接见了西德作家到香河进行的文学交流活动,也关注参与了文化馆以及后来成立的文联的多部系列文学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时参与了文化馆文学培训的相关工作。
苏老师谈起自己的同事、学生、朋友,始终都围绕“文学、文化”这条主线展开,这些人和事都是围绕香河文化馆发生的。苏老师记述的香河文化馆,充盈着香河的文化之河,三十多年来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就是这条文化之河上空飞翔的大雁。雁飞不断已成群,从这阵阵雁鸣之中我们看到了香河文化的过去,看到了他们之间如潮白河水一般奔涌不息的深厚感情。
苏连硕老师的这篇文章进一步记录了香河文化人物的风风雨雨。回首六十年,潮白河水奔涌不息,穿山越谷历经寒暑,潮白河畔的香河文化馆也再次登上了一个时代的崭新节点。相较苏老师对香河文化人物的总结,如果能够把其间经历的香河文化事件深入描摹,那么这条文化之河将会更加丰盈,也必将勾勒出一个时代文化中国的缩影。
(作者简介:周景峰,现为河北省香河县文化馆副馆长,香河县艺术摄影学会秘书长,河北省艺术摄影學会常务理事,《香河摄影》执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