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还需向微观发展

2012-04-09魏长志王祥生

河北中医 2012年10期
关键词:宏观微观西医

魏长志 王祥生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药剂科,山东 济宁 272137)

1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山东 济宁 272137

中医学作为我国民族的瑰宝,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其治病的精髓。但是,相对于西医来说发展较为缓慢,诊断疾病、定性、定位都较差。由于诊断不明确往往延误病情,且施治针对性也较差,疗效往往不如西医。因此,中西医融合是其发展方向,中医在宏观辨证的基础上向微观方向发展,并逐渐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1 中医宏观辨证已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所得出的证都是人体感官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感受,然后通过大脑分析综合所得出的结论。人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是在临床症状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感知到。临床症状是疾病由量到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表现出来。许多疾病在初始阶段是察觉不到的,且医者之间的感觉是有差别的,对同一个病证有时会做出不同的结论。同时,患者的主诉多带有主观因素,可能导致医者做出不合实际的判断。或有时做出了正确的诊断,但组方用药多具有主观性,缺乏规范性,导致临床疗效参差不齐,即使按照中医学理论“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也不尽然。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西药应运而生,人体产生了抗药性,病毒和细菌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有的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甚至形成新的病毒,疾病谱也已发生变化,同时人体免疫力也有了改变,这时就要结合微观辨证和微观诊断来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

2 中医微观辨证相关研究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都可用八纲加以归纳,如疾病类别可分阴证与阳证,病位深浅可分表证与里证,邪正盛衰可分邪盛为实证、正虚为虚证[1]。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是存于人体的客观实在,不是中医所特有。现有研究已证实了“证”的客观存在。顾文聪等[2]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卵泡刺激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进行测定。从FSH变化来看,阴虚心火旺、肝火旺、心肝火旺组均明显高于阴虚火旺不明显组(P<0.05,P<0.01);阴虚肝火旺组、心肝火旺组LH含量均显著高于阴虚火旺不明显组(P<0.01)。说明阴虚火旺型患者的FSH和LH水平的特异性改变可用来作为与其他证型进行鉴别的参考,为进一步微观辨证提供依据。程化奇等[3]从宏观与微观辨证角度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常见的阴虚阳亢证和肝郁气滞证进行研究。其中阴虚阳亢证46例,肝郁气滞证53例,对照组(无症状者)22例。宏观辨证可见两证型在主症阳性率、汉密顿抑郁量表单项总分与因子总分差异有差异(P <0.05,P <0.01),符合传统辨证规律;微观辨证可见阴虚阳亢证组雌二醇(E2)明显降低,FSH明显增高,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下降(P<0.05);两证型均呈现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升高趋势。初步证实运用症状阳性率、汉密顿抑郁量表结合E2、FSH及SOD等指标,可以较客观准确地进行两证型的辨证,初步找出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阴虚阳亢证和肝郁气滞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及宏观、微观辨证指标,并为中医同病异治的辨证论治原则作了进一步阐述。对脾与免疫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脾虚患者溶菌酶水平低下,血中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下降,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水平明显增高,而酸刺激后其下降幅度亦大于正常人,提示SIgA储备不足;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和巨噬细胞功能下降,且二者呈高度正相关性,大量实验发现Fn是一种非特异性调理素,具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PS)吞噬细菌和异物的作用,参与机体感染及抗肿瘤防御机制;脾虚泄泻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降低,提示红细胞介导的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及免疫黏附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脾虚时免疫功能的低下;虚证胃动素升高、免疫球蛋白下降可能是脾气虚证病理机制之一,说明脾气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脾虚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15(IL-15)及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ADCC)进行检测发现,脾虚患SICAM-1水平升高、IL-15分泌减少、ADCC功能低下,表明脾虚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4]。

3 微观诊断易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中医学和西医学都以人体为研究对象。西医学认为,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生理活动的功能单位。细胞一般肉眼不能见,需借助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不仅可观察到病毒和微生物,而且还可观察到生物大分子[5]。在疾病初始阶段,如果有少量细胞发生病变或有少量细菌病毒入侵,用中医四诊是很难诊断的。如对于消渴(糖尿病)的诊断,中医学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且尿色浊有甘味为诊断[6]。由于不同的人味觉也有差别,很难确定消渴的严重程度。血糖高低才是确定本病的重要指标,中医对血糖无法测定,而西医测定血糖比较简单,并且根据血糖高低还能采取预防措施。肾小球肾炎属中医学水肿范畴。中医只能等疾病发展至四肢水肿阶段才能做出诊断,同样也不能确定本病是否痊愈。而西医通过对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及红、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测定很容易做出诊断。对于肿瘤的诊断更是如此,中医对于肿瘤大多以岩、癥瘕、积聚命名,意为坚硬而有包块,此时肿瘤已发展至中后期,临床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而西医在早期即可病理切片确诊,并能确定恶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正如国医大师张笑平所言:“西医检测的异常结果如同症状、舌苔、脉象一样,都是体内病理变化的具体反映,且比症状、舌苔、脉象更为灵敏、准确、客观、可靠,一般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单独出现,相反的几乎都分别与某些特定的症状、舌苔、脉象同时出现,并形成特定的关联性。届时不仅可根据他们固有的临床意义建立辨病诊断、制订疗效标准,而且可利用与他们同时出现的症状、舌苔、脉象,归纳病机、确立治法、组方选药……中医无需回避、排斥西医检测,相反应当积极、认真地研究他、掌握他、利用他,使他为我所用,从而不断地丰富辨证论治的水平,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赢得广大病人的信赖,并最终促进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和中医现代化的进程。”[7]

4 结合微观的中医治疗疗效更好

相对于西医来说,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处方用药则属于宏观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较为笼统、模糊,针对性较差,治疗效果有时不太理想,甚至耽误病情。目前,中医在治疗上大都只注重宏观而忽视微观,仍把微观辨证、诊断和治疗当作西医,这种观点比较片面。而西医大都只注重微观和局部,很少从整体上去看待疾病。比如用热疗法来杀灭肿瘤瘤体,瘤体虽然缩小,但也使患者正常的免疫功能得到破坏,加速了患者的死亡。而有的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后瘤体虽然增大,但患者寿命却相对延长。所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中、西医都需要遵循的治疗原则。目前,西医已有研究从整体上治疗疾病,而辨证论治则是无意识的应用,比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实际上由宏观辨证得出的证是由人体微观结构(细胞等)异常所致。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构成,细胞又是由原生质构成,原生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化合物,而是以核蛋白为基础的极其复杂的生命物质[5]。每一个细胞都是最基本的生命单位,这为中医进行微观研究提供了基础。

5 中药也需向微观发展

目前,中药汤剂仍是主要的剂型,而中药汤剂的煎制及携带不方便影响了其服用。随着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单味中药颗粒剂已应用于临床,缩小了体积,便于携带,特别是省去了煎煮的环节,大大节约了时间,并为治疗急重症创造了条件。但在颗粒制备过程中需要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在此过程中药物的一些有效成分会被破坏,如果对中药的研究不深入到分子水平,也就不能确定哪种成分是有效成分,更不能确定是否被破坏。此外,现代中药提取工艺改变了传统工艺干燥时间长、药材中热量不稳定及成分损失较多的不足,采用动态提取、真空低温干燥或瞬间喷雾干燥、干法制粒、高速搅拌制粒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中药颗粒的制备效率和成品质量。

传统中药的作用还是宏观的描述,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这种总结是人们从感官中得来的,往往带有偏差,药理研究则能证实并纠正偏差。中药成分复杂,所以大部分中药的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每种成分的综合作用。但随着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草药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综合作用已逐渐被揭示。因而,传统中药的作用及其副作用逐被证实,并且还有了新发现。这些都应归结于中药由宏观到微观的进一步发展。如研究表明,姜黄、丹参、鸡血藤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水蛭对肿瘤转移具有双向调节作用[8],甘草中的许多成分具有抗艾滋病毒作用[9]。

小 结中医治病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属于宏观。辨证论治是通过宏观望、闻、问、切来加以综合,但这并不能说辨证论治就代表宏观,从微观角度同样可以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甚至比宏观辨证还更准确,从而增强治疗疾病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所以,中医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把握宏观的同时向微观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辨证论治的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从而更好为人类健康服务。

[1]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9.

[2]顾文聪,赵伟康,韩志芬.阴虚火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浆过氧化脂质及性激素的变化[J].中医杂志,1990,31(9):45-47.

[3]程化奇,熊舜华,陈友香,等.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阴虚阳亢证与肝郁气滞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研究[J].新中医,1997,29(1):36-39.

[4]李怀东.涎、唾与脾肾的免疫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医药,2004,(1):8-11.

[5]上海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2.

[6]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9.

[7]张笑平,倪朝民.西医检测中医治疗:微观辨证论治[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前言.

[8]魏长志,屈岭,寇天芹.抗肿瘤中药集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218,234,242,250.

[9]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二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1224.

猜你喜欢

宏观微观西医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宏观与政策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宏观
微观的山水
宏观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