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ISO 9000标准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2012-04-09陈淑媛胡万宁王希柱张景华么文博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护理部科室流程

陈淑媛 胡万宁 王希柱 张景华 么文博

手术获得成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因此,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院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过三轮复评审核,形成了较完善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对围手术期这一关键环节采用PDCA的方法,护理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标准、工作流程,加强科室协调、监督检查等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建立质量标准,形成监控网络 现行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没有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独立指标,我们根据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内容和环节,将术前准备、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手术方案、术前(后)访视、心理护理、术中麻醉、手术操作的配合、术后护理和手术护理记录中一般缺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作为评价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的指标,并建立了专项质量监控网络:一是建立手术科室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自我评价表,由责任护士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建立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考评表,由护理部组织手术科室护士长及护理专家定期进行检查;三是建立手术患者问卷调查表,在手术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

1.2 建立工作流程,实施规范管理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1]。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与这一过程中各项工作流程的质量密切相关。为此,我们从建立责任护士负责制入手,对手术患者的访视、术前准备、参与术前讨论、了解手术方案、麻醉、术中操作的配合、术后护理、心理护理、手术护理记录等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建立了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流程。2010年,我们又以神经外科为试点,对术前准备、参与术前讨论、了解手术方案、心理护理、转送患者、并发症处理等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并以现场参观、观看录像及听取专题报告的形式在全院推广,从而促进了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3 加强科室协调,落实管理措施 围手术期患者的医疗质量牵涉到多个科室的协作,是一个环节链,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医疗质量。为加强围手术期的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细则》。以前,对危重、老年及幼儿手术患者的术后监护没有作明确的规定,这部分患者在手术后接送、监护和转科时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危重、老年及幼儿手术患者的管理办法》,确保了术后监护质量和患者安全。近年来,还实行了手术护理工作协调会制度,由护理部召集,手术科室和手术室责任护士参加,每月1次,对在手术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协商并加以解决,确保了手术工作的顺利进行。

1.4 实行综合考评,加大奖惩力度 为加强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考核,进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实行了综合质量考评。考评分责任护士自评、护士长和专家考评、护理部考评三级。科室自评:由手术科室填写本科室检查表,月底将评分表报送护理部;护士长和专家考评:由手术科室护士长和专家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检查后进行综合考评;护理部考评:护理部抽查考评手术科室围手术期护理质量。通过考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讲评和通报制度及反馈机制。与此同时,将质量缺陷与个人晋级、评先挂钩,与科室的综合护理质量考评和评先挂钩。

2 效果评价

通过对围手术期的系统管理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术前准备、参与术前讨论、术前(后)访视、术中操作的配合、心理护理、术后护理、手术护理记录等各个环节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28%,患者满意率达到99.34%。

3 体会

3.1 制定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的前提 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若没有各自的标准,没有标准化的管理,护理工作不可能连续有序地进行[2]。因此,以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常出现的重点问题作为突破口,通过确立以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相关的“工作质量、效率和科室管理、服务”内容作为标准化、量化评价标准,并据此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考评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考评、反馈而实现围手术期全过程护理质量管理。

3.2 建立工作流程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的途径服务质量取决于服务流程,研究改进质量管理,就是研究改进流程[3]。以患者为中心根据围手术期每一个主要环节制定工作流程,让每一个护理人员掌握工作流程,并对其熟练掌握的情况进行考核,对规范围手术期护理操作行为,指导护理人员工作,减少因环节不熟练而过多造成工作盲乱甚至差错的发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3 加强护理人员的系统培训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基础 护理人员质量观念与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密切相关[4]。从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功入手,注重岗位培训,在进行“三基”知识训练上,必须进行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使相关人员明确了其工作的内容和标准,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提高其护理质量。

3.4 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中,制定监控指标,实施监控和反馈机制,构成了一个质量管理的PDCA环,这些环节紧密衔接,连成一体,促进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提高。在管理工作中,我们还体会到建立一个护理部与科室、科室与科室、医师与护士及患者之间的监控网络系统,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中的各个步骤和环节进行有效动态监控,确保了护理质量的控制,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1] 刘续宝,肖乾虎主编.腹部外科手术要点及围手术期处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

[2] 任真年主编.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6.

[3] 任真年主编.现代医院流程再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76.

[4] 赵美燕主编.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

猜你喜欢

护理部科室流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爱紧张的猫大夫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