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域诗学研究的体系建构与主体意识——评刘川鄂著《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2012-04-09刘保昌
刘保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7)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重点扶持项目的成果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刘川鄂教授新近出版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版),以其开阔的视野、丰赡的内涵、合理的结构、精深的论述,为地域诗学研究开拓了新的天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的研究范式,并以其积极鲜明的主体意识切入研究对象,为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地域视角和审美感受。
学术批评界一般采用“开放的现实主义”、“现实的理想主义”和“复杂的地域文化元素”等概念来界定湖北当代文学的总体特征,而进入世纪转型期以后,湖北当代文学呈现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多元并存的格局。具体到诗歌创作而言,既有歌颂伟大时代和革命历史的题材重大、主题鲜明、具有强烈的主旋律文学特征的政治抒情诗,也有讴歌、赞咏和反思故乡的乡土诗作,还有执著于个体、个人和个性的现代派诗作,本论著就是在诗歌歌咏题材的分类基础上,将全书“三分”为政治抒情诗、乡土诗和先锋诗,即在“当代湖北诗歌创作综论”之后,再分列三章进行论述。这种研究体系的建构方式,虽然也有一些遗憾,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但是,客观地说,这种体系建构却是最为适宜本项课题研究的操作方式,这种体系建构促成了研究效率的“最大化”,也最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湖北地域诗学的“地域性”、“传统性”特征。因为在湖北历史文化传统中,既存在着开放进取、忠君爱国的一面,也存在着自由自适、歌颂乡土田园生活的一面,在整部湖北文学发展历史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两种风貌迥异的传统精神的不断再现和形象表达。湖北文学史上存在着两支对立互补的文学流脉,一脉以屈原、岑参、闻一多、胡风、曹禺、聂绀弩等为代表,热心向洋、九死未悔;一脉以老庄、孟浩然、公安派、竟陵派、废名等为代表,冷眼观世、从容自适,这两个文学世界二元耦合,宛如太极的两仪,共同构成湖北文学美轮美奂的高堂邃宇。研究当代湖北诗歌创作,就是要在整体中国文学高度意识形态化、各区域文学的共性大于个性的时代背景下,抽绎、考辨湖北地域诗学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作者认真研究了湖北政治抒情诗作与屈原政治情结的历史关联,闻一多之峻急、胡风之耿介与当代湖北诗人的意义关联,湖北乡土诗作与农业大省的内陆地理条件的关系等,充分显示出此种研究体系建构的学术张力和有效性。
论著的另外一个典型特征是其鲜明而炽烈的主体意识。作者在面对源远流长的湖北文学传统时,一方面认同屈原炽热的爱国主义、同情下层人民的民本思想、大无畏的批判精神,欣赏其神奇诡异浪漫炽热的诗歌美学风采;另一方面也极力推崇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自命的李白,欣赏李白那“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随性之所至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的歌行。在“家国天下”与“个人情怀”的诗歌写作之间,作者的选择向度更加趋向于后者。在对当代湖北诗歌作“三分”式的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研究之后,作者认为:“当代湖北有影响的诗,是政治抒情诗、乡土忧愤诗,而张力强劲的、极端化的、怪异的、直逼人性暗区的‘个人化写作’,始终处于边缘的、零散的状态,未被激发,也不被认可。”因此而大声呼吁湖北诗坛应该多一些屈原式的诡异和李白式的狂野,“不能老是婆婆妈妈、亦步亦趋的‘现实主义’,不能老是没有思辨力和批判力的伪浪漫主义”。一般来说,以处于“正在进行时态”的湖北诗歌创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主体在立论时,容易流于四平八稳的概括、面面俱到的观照,像这种最能彰显研究主体的真性情的论断,实属罕见,而这正是作者鲜明而炽烈的主体意识的表现。正如弗洛姆所批评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情感是大受其挫的。当然,所有创造性思想及所有其他创造活动无疑是与情感密不可分的,但不带情感去思想和生活已成为理想。‘有情感’已成为不健全、不正常的同义词。”(弗洛姆:《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74页。)在冷静周密的学术研究的深处,还有爱憎分明的炽烈“情感”,此种“以诗论诗”的“情感”表达,正是本书的特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