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布切克“布拉格之春”改革思想初探

2012-04-09吴晓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布拉格苏联改革

吴晓春

(长沙学院,湖南长沙 410003)

杜布切克“布拉格之春”改革思想初探

吴晓春*

(长沙学院,湖南长沙 410003)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和他领导的“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内容。杜布切克的改革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独特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特点,其基本主张是从捷克的具体国情出发走一条特殊的“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杜布切克的改革思想在他的祖国捷克斯洛伐克并没有结出硕果。然而,杜布切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改革苏联模式的先驱者,其改革思想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时代。

杜布切克;布拉格之春;社会主义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20世纪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和他领导的“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无疑值得大书一笔。这次改革是对传统的苏联模式发起的一次强有力冲击,对捷克斯洛伐克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杜布切克的改革思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代国际共运发展历程的认识。

一、被推上改革之路的杜布切克

历史上捷克斯洛伐克曾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二战前就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和生活水平都比较高。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法西斯德国占领。1945年4月,捷民族阵线通过了《科西策纲领》,组成了多党联合政府,这种政府形式一直维持到1948年“二月事件”。

作为东欧的一个小国,捷克斯洛伐克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中。随着冷战的开始,捷内部的政治斗争也日趋激烈,1948年2月达到了顶点。在苏联的支持下,捷共掌握了政权,在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此后,捷一直未能摆脱苏联的指挥棒,在内政、外交等方面对苏联亦步亦趋。因此,苏联模式的弊端不可避免地在捷克斯洛伐克表现出来,并且由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酷爱自由的传统和战前发达的经济和教育水平,广大人民对这些弊端的认识更加深刻,反抗情绪也更加激烈。

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上,诺沃提尼倚仗苏联的支持,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大搞个人崇拜,压制民主。其中民愤最大的,当属50年代以“清除铁托分子”为代表的肃反扩大化问题。在经济上,长期实行的苏联模式经济管理体制和粗放式的发展经济的方针,严重脱离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情,导致了经济状况的恶化。在民族问题上,解放后阶级斗争扩大化时期,曾把斯洛伐克人争取民族权利的要求,当作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加以打击,加剧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大民族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的激化,进一步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不安。60年代中期以后,捷克斯洛伐克已经陷入全面危机。1967年,捷经济萧条,政治动荡,学生示威、工人罢工、市民游行等事件时有发生,捷共内部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杜布切克取代诺沃提尼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事实上,杜布切克首先是一个正统的共产党人,然后才是改革者。他出生在一个亲苏家庭,在苏联度过了童年。二战前回到捷克斯洛伐克,战争爆发后加入了共产党并成为一名游击队员,战后成为党的干部,并且在1955年到1958年期间到莫斯科的党校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坚定的,对苏联怀着崇敬的感情。正因为这样,他才得以在众多干部中脱颖而出,成为党的高级领导人。然而,杜布切克同时又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随着职务的提升,他越来越体验到机械地照搬苏联模式造成的恶果,萌生了改革现状的想法。必须指出的是,1968年初,他是在保守派和激进改革派的政治妥协中登上权力顶峰的(改革派最初提名切尔尼克为第一书记,但遭到了保守派的坚决反对,双方遂达成妥协,决定由杜布切克上台),他当时仅仅是从工作的一些实际情况中产生了改革的愿望,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大力推动下,成为一场大规模改革运动的领导人。对于人民的呼声,杜布切克的态度是,“让我们不要害怕这个浪潮,让我们从中学习吧。”[1]

二、杜布切克的改革思想

杜布切克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尽管杜布切克实际当政仅半年多(1968年1月到8月,1968年8月到1969年4月期间,杜布切克虽然仍担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但已无法有效行使其职权),也没有发表过理论著作,但他的思想可以从他的一些讲话以及他领导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略见一斑。其中,1968年4月杜布切克在捷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和随后通过的题为《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改革纲领(即《行动纲领》)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

杜布切克的基本主张是走一条特殊的“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他宣布,“我们要建立一种民主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在未知的条件下开辟和实验新的道路,赋予社会主义发展以新的性质”。[2]这条道路的核心在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指导下的自由思想,实行真正的经济改革。

杜布切克对苏联模式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指出该模式是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对抗的扩大”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这个模式只适用于冷战初期。但是,1968年已经到了“在非对抗关系的时代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因此,“需要发展、形成和创造一种适合新形势的政治制度。”[1]他总结了1968年以前党的活动,公开承认由于机械地接受和推广那些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相抵触的设想、习惯和政治主张,党在政治上犯有个人崇拜、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错误,在经济生产上过快地粗放发展,重工业过分扩大,对劳动力、原材料和投资的要求过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杜布切克主张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改革政治体制。《行动纲领》提出:“必须改造整个政治制度,使之有利于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把最广泛的民主同受过科学和专业训练的领导结合起来……政治制度的基本任务必须是提供可靠保证,以防止主观主义和滥用职权的老办法回潮。”[3]至于如何正确发挥共产党的作用,杜布切克提出,党应该避免暴力统治,而采用民主的方式,在公众讨论中捍卫它的领导地位。“共产党应当依靠人们自愿的支持。它在实现其领导作用时,不是靠对社会的统治,而是靠最忠诚地发展自由、进步和社会主义的努力。它不能用强制的手段获得权威,而必须不断重新以自己的行动来获得权威。它的路线不能通过发布命令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党的工作和自己的理想所具有的说服力来贯彻”,共产党能够牢牢掌握政权的理由在于,“因为党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因为党在历史上取得了成就,因为改革的过程以及我国跨进新的发展阶段都是在党的支持下进行的,所以,我们想,我们有权利、也比过去更有理由地宣布:共产党仍然是我们社会里具有决定性的和有组织的进步力量。”[4]

第二,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在分析经济形势时,《行动纲领》猛烈地抨击了过去捷共喜爱的所谓共产主义平均主义,认为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责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袒护技术和业务上落后的人而损害有才能的、积极主动工作的人”,是集约化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障碍。纲领强调,“生产结构必须多样化,就象市场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在服务领域中还可以有“小私有企业”的地位。因为“同世界市场长期隔绝,已使国内的价格结构和国际价格脱节”,所以,国家的经济生活应当更富有弹性,以便对国内外的经济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产业部门的实际工资应当每年增长2.5%到3%。工会应当集中力量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不应成为自上而下的经济制度的支持者。[4]党不能成为社会的“大管家”,企业的经济管理是独立的,要同党的机关和国家机关分开。应该取消外贸垄断,使企业拥有外贸权力。

第三,科学与教育领域的改革。纲领中说,“社会主义的起源、自立和胜利,乃是工人运动和科学相结合的结果。……从长期来看,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这个问题将由科学技术领域来加以解决。”所以,党“不应干涉创造性的科学工作的实际进程”,“艺术作品必须免受检查”。当然,“共产党不能放弃引导的任务,不能放弃使艺术作品有力地塑造为改造世界而斗争的社会主义者的努力”。[4]

第四,外交政策方面的改革。《行动纲领》作了如下阐述:“迄今为止,我们的外交政策没有充分利用一切可能来进行积极活动,没有主动利用自己的观点去阐述和对待一系列重要的国际问题。捷共中央、国民议会、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克服这些缺点,使我们的外交政策既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利益,也充分体现它的国际利益。”《行动纲领》不否认反对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斗争,表示坚决与其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但它同时拒绝把捷克斯洛伐克同西方隔绝。它宣称,“在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中,我们将积极地推行和平共处政策。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作为一个工业国的需要与可能,都要求我们执行一条更加积极的欧洲政策,其目的是发展互利关系,保障欧洲大陆的集体安全”。[4]

最后,为了表达捷共的期望,《行动纲领》写道:“现在,我们正面临着非同寻常的形势。我们将进行试验,赋予社会主义发展以新的形式。我们要运用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这些都有赖于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发展作出正确理解。我们的国家对国际共运是负有责任的,它有责任总结和利用自己比较先进的物质生产基础、非常高的教育水平和无可置疑的民主传统。如果我们不利用这样的机会,那谁都不会原谅我们的。”[4]

捷共中央全会结束后不到两个星期,4月19日,《红色权利报》发表了题为《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立道路》的社论,强调说“世界上不存在包罗万象的、为所有人满意的社会主义模式,可以把它随处运用到任何国家的具体条件中去”,“机械地照搬苏联的做法会大大地损害社会主义的利益”。至此,情况已经明朗了:捷克的改革,不是一般地引进物质利益原则、扩大商品经济活动范围,而是要变革传统的斯大林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是一般地调整和苏联的双边关系,而是要从经互会格局中跳出来,面向欧洲、乃至全世界;不是一般地反对苏联的过多干预,而是要从捷克的具体国情出发建设捷克式社会主义,即要从“苏联化”变为“捷克化”。

杜布切克领导的改革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条条框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改革进程,从而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水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幸的是,苏联等国家的坦克碾碎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梦想。捷共中央的《行动纲领》未能得到贯彻实施,因而也无从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更难以对其功过加以评说。但杜布切克领导下的捷共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

三、杜布切克改革思想的影响

“布拉格之春”是杜布切克改革事业的顶峰。改革运动被扼杀后,杜布切克关心的不是其个人命运,而是如何捍卫改革的成果。由于缺乏政治经验,杜布切克天真地相信苏联不改变捷共现行政策的承诺,没有意识到苏联真正恐惧的、也急于要消灭的正是“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反抗苏联模式的改革精神以及制订的各项改革措施。看到改革的成果付诸东流时,杜布切克痛苦地说,“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4]尽管如此,杜布切克并未放弃他的改革思想,他大胆地预言,如果苏联和东欧国家坚持过去的道路,就必然走进死胡同;摆脱困境的办法就是效仿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对僵化的苏联模式进行改革。杜布切克甚至断言,如果安德罗波夫的身体健康的话,他也会进行改革的。[4]

杜布切克的改革思想在他的祖国捷克斯洛伐克并没有结出硕果。然而,杜布切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改革苏联模式的先驱者,其改革思想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时代。他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中提出的走“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改革精神弥足珍贵,而他所倡导的许多改革措施也为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旧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固守僵化的苏联模式的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政权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剧变中不复存在,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过积极、稳妥的改革而展示出了勃勃生机,历史就是这样对改革的必要性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1]泽曼.布拉格之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曹宏.严寒扼杀“布拉格之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3]姜琦等.东欧三十五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Alexander Dubcek.Jiri Hochman(Trans.).Hope Dies Last:The Autobiography of Alexander Dubcek[M].New York:Kondansha International,1993.

A Probe into Dubcek's Reform Thoughts Through the Prague Spring

WU Xiao-chun

Alexander Dubcek and the Prague Spring reform under his leadership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s in 1960s.Based on the tradition and reality of the Czech Republic,Dubcek claimed that the Czechs should take a unique Czechoslovakia road to socialism.Although Dubcek's reform failed in the end,Dubcek was the pioneer to reform the Soviet model in the socialist camp and the influences of his thoughts reached far beyond his age.

Dubcek;the Prague Spring;socialism

D751.4

A

1009-5152(2012)01-0079-04

2011-01-10

吴晓春(1975- ),女,长沙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布拉格苏联改革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改革之路
不怕贫穷的布拉格
布拉格之旅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瞧,那些改革推手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