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南子》人文教育思想的研精阐微

2012-04-09龚宝成胡志琦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淮南子人性人文

龚宝成,胡志琦,殷 舟

(1.淮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安徽淮南 232038;

2.霍邱宋店中心学校,安徽霍邱237400; 3.安徽省银监局,安徽合肥 230022)

《淮南子》人文教育思想的研精阐微

龚宝成1,胡志琦2,殷 舟3*

(1.淮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安徽淮南 232038;

2.霍邱宋店中心学校,安徽霍邱237400; 3.安徽省银监局,安徽合肥 230022)

《淮南子》以“道”为核心,在人文教育观点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在提升人性境界、阐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价值和深化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思想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淮南子》在人文教育思想方面实质上强调了人性教育,突出了朴素的人本教育思想,强调了有为人生观,涵盖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淮南子;人文教育思想;研精阐微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汉代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创作的一部道家名著。唐人评论:“其书牢笼天地,博极古今,上自大公,下至商鞅。其错综经纬,自谓兼于数家,无遗力矣。”①书中对人性教育、人本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思想等予以极大重视,建构出深刻的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系。作者将人文教育的视野放在整体文化观上,包括人类在自然与社会领域里所沉淀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思想精华,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而且所有这些,都要透过其层层外壳而深入到内核去吸取其中的人文精神养分。

一、和谐的人性教育思想

人文教育思想实质上强调了人性教育。“人性”是什么?马克思给出的定义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人是从物梯次进化而来的,此种简单的事实决定了:人性必然与物性有相通之处,因此,人性应当与“求我生存”相关联。然而,那个代表着物性全部内容的“求我生存”,对人来讲却远远不够了,因为人与物有着本质的不同,最终极的境界是物我统一、天人合一。《淮南子》正是以朴素的“道”、“天”、“性”、“德”之间和谐的关系的论述,探求人性的生命本质和“反性”的自由回归,孕育着和谐的人性教育思想。

(一)“道”、“天”、“性”、“德”是统一关系

《淮南子》诸多篇幅阐释了人文文化和“道”、“天”、“性”、“德”的统一性,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并在价值观上确立人本位与自然、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观。书中关于和谐人性的阐述是其自然观的延续,“道”是文本的最高哲学范畴,万物禀“道”而生,“天道”是自然无为的,具有一种客观必然性。“天”是“道”在自然界中的最直接体现,由天道的必然之理又引伸出了人道应然之理。人性是无为的,与自然本是和谐的,而“道”落实在人身则是“性”。“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把人性与天性的和谐提升到至高的境界,进而说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人性本静,为人处事能够顺应天性才能够达到“德”的境界。“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由于精神来自天,且不与物散,天人合一代表生命的本质,而养神的根本在于保持人清净恬愉的天性,所以养神贵于养形。《精神训》开篇也提出法天顺情的根本,把“宁”与“静”作为人必须恪守的原则明确提出来,这是对人的存在的无条件的肯定,对人追求完整人性的理想,人性教育思想是在人的自身发展上的不断提高、完善和超越。

(二)人性的“反性”与自由回归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③人们用来满足生存、生活与幸福得到本能需求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追求外在的东西,超过一定的“度”,就会不知不觉地损害人们的生命,过犹不及,最终也使人们的本能之性沦丧。《淮南子·精神训》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哗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爽伤;趣舍滑心,使行飞扬。此四者,天下之所养性也,然皆人累也。故日: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理性分析出人的清静之性也是容易丧失的。因而,人性教育的观点则更显示出教育的意义与时代的高度。

人性教育的实质提醒我们,“求我生存”要适合人的本性,人应该通过摒弃那些非本质因素而在一种“遗物反己”的境界中实现自己人性的回归。人心的弱点慎思后,克服自身情与欲引起的嗜欲,以显示人的原本性,要原心返性,如何反性?就要遵从“道”,要清静无为,人们要从嗜欲的困扰中超脱出来,以达到对自我本性的清醒认识,“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要做到内心恬静寡欲,就要“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诠言训》中也说到:“弗求于外,弗假于人,反已而得矣。”要付诸行动,并身体力行地去养性返性,通过“原心返本”达到对“道”的本体认知。我们关注的《淮南子》中关于人性的“反性”与自由回归,是其对后人受教育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涵养了自然和谐的人文精神。

人性教育要自由和谐,“德”是好的人性的终极目标,通过以上的“原心反本”要达到的就是“德”的境界。《缪称训》中说到:“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见证也;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所要达到的也是“德”的境界。可见,人性依靠“德”来实现其价值,同时,“德”要靠“仁”、“义”等形式作为具体实现途径。“政教平,仁爱恰,上下同心,君臣辑睦……父慈子孝,兄良弟顺”,这是书的作者所希望实现的一种和谐的各种道德品质都具备的社会道德状态,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

二、朴素的人本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的朴素人本思想有两个重心,一是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与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和谐顺应”与“主体能动”;二是在人类社会关系,“无为而治”与德治天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淮南子》中关于人本思想的阐述,力求给人文教育一个合理深度的思考,并期待着通过“人本”的认识的发展而加以深化。

(一)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和谐顺应”与“主体能动”

1.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顺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淮南子·主术训》篇云:“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鑫岛不过济,貉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阐释的人本教育意义在于,突出人本是自然最高主宰者,人在自然面前又要顺应和服从,遵循事物的固有规律,不能随意妄为。又如:“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这些都表明,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自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

人要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适应“道”的原则,朴素的人本教育思想在那个环境提出,具有时代性。要“尊天之道”、“遵天之理”、“从天之则”和“以天为期”。“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趋。”文中告诫我们的是,天下的事要顺应自然规律去推动,不可以人为地去做;自然的变化不能探究明白,但要归向“道”的原则,即把握规律。人们在遵循自然,才能认识和与自然的和谐,也才能推动事物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其观点在今天的看来,仍具有先进的哲学内涵。

人本教育思想在《淮南子》中阐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人的主体性是不可动摇的。正如《文心雕龙·明诗》所言,“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④。《说山训》中提到:“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惟有如此,才会出现“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的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人因“道”之态势而动,表现为“因资而立,权自然之势”的道化过程;人因万物之性而用之,亦“自然”也。《诠言训》述说,“天有明,不忧民之晦也;百姓穿户凿牖,自取照焉。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百姓伐木芟草,自取富焉。”《修务训》强调,“因天地水之因舟,沙之因鸠,泥之用车盾,山之用累,夏渎而冬陂,因高为山,因下为池。”可见,天之明、地之财、人之用,各有其能;水、沙、泥、山之用,各因其性。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完美的统一的理念无声地影响其该书的人文文化氛围。

人本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在《淮南子》中观点明确:人遵循客观事物的自然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文章要说明的是:事物发展变化之前,应该顺应事物的本性,且不可人为地去做;要顺应事物发展的适宜条件,切不可以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使客观事物为己所用,要遵循客观事物的自然法则,不可主观猜测臆测,认识事物固有的特性,任何人也改变不了。

2.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淮南子》积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本教育思想的最有力的佐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闻也。”正是这个能动,使得人类为求其幸福可以向自然界去“要”。“要”,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通过创造和使用工具、发现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二是不仅仅把人类组织起来,而且可以将他们的组织变得日益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组织效果。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书中表述的结果是“因”字,第一是“因”“自然之势”。改造自然生态环境,需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根本前提;第二是“因”“人的主观能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客观事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原道训》进一步把人本教育思想影响深入,它说,“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趣”。文中主张“不应等待自然的恩赐,而要在尊重客观规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⑤。“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才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理想模式,才会取得“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的成效。正是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得人类自然彰显能动的本能,不但使得人异于物、人性异于物性,更使得人性的实现异于物性的实现。《修务训》则更明确指出,“道”的涌露绽放需要人的生存参与,倘若只顾及局部的发展,完全凭主观意志的愚蠢行为,或仅考虑眼前的利益,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即便可以满足某些人一时的欲望,却往往事与愿违,严重时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淮南子》中人本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哲理,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论述,具有很强的价值理性。人是一种能动的、实践创造着的社会存在物,具有不同于一般物的功能、特性和价值。人的生产和社会交往是其他价值得以存在的基本依据和前提。人正是凭借其自觉的能动性,以创造的无数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实践活动作用于主体自身,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效应。这是人的价值的根本特点。

(二)人与社会政治环境关系:“无为而治”与德治天下

“人类维持着一种良好的政治秩序,体现着人本主义思想与社会的和谐关系”⑥。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其本身就是人类对美好政治生活的构想及其实践的进程。由于人类的政治生活充满着困境,因此,所谓政治文明的成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人类为解决政治难题和困境而创造并积累起来的主张,且为人类的政治实践所证明其确有价值的一系列制度和观念。《淮南子》“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的写作目的,“著书二十篇,则天地之理究矣,人间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备矣”,由此可以看出最终目的是实现治国之道,即整治道德和规划人事,为西汉王朝的安邦治国提供理论依据。

1.体现“无为而治”政治伦理,实现以德治国之道。《淮南子》中我们所接受的人本教育观念,渗透着“无为而治”社会伦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⑦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主术训》开篇即言:“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可见,君主的治国方略凸显老子的“无为而治”的“道”的核心理念,君主要以“无为”的姿态彰显自己的仁德,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体现自己的智慧、宽大和公正。可见,君子治国,以人为主体的“仁德”为本的思想是多么的重要。

古代文人的思维模式中处于一种尊崇“道德观”的社会模式,人本教育强调人的作用,特别是君主的自身素养至关重要:修身养性,并且不断的完善这种道德理念。首先,君主树立形象要特别注意自身的素质修养的提高,《缪称训》论述人君之自我修养时,“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突出强调“无为之治”贵在“精诚”,以真情诚仁之心感人便能达到“不降席而天下治”的效果。具体落实要以“道”、“德”为准则,做到“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做到“智员行方”、“心小志大”和“能多事鲜”。其次,君王治理天下,“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说明“无为”还体现在君主应节制欲求。第三,认为最好的君主:“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中,非平正无以制断”的思维,极力强调君主的人格修养和魅力,这和孔孟的“内圣外王”有异曲同工之意。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主体,上至君主、下至臣民。书中对重视君臣的合力团结,作了较深刻的论述,君主要依靠群臣实现治国之道,群策群力,和谐治理天下的人本教育思想,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以国君为中心各尽其责,各司其职。“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君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⑧,可得到现实的印证。要充分发挥臣下的作用,发挥众人的才智,从而达到天下大治。所以,“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君主要“乘众势以为车,御众智以为马”,“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无故无新,唯贤是亲”。可见,君主应任人唯贤,任用众智之长的重要性。

其实,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而是一种“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相反,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2.德治与法治并重、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人本教育思想包含的“德治”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它强调君主的“人”的影响力。《泰族训》中提到君王的美德在内心形成,是治理好天下的根本。“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君主要怀抱着道德而推行诚信。书中引用《尚书》中的话:“一人有庆,万民赖之”,也即是说君主如果有善德,万民都会依赖他。“道、德、广、义”是适应小同社会的行为准则。“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不坏,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那么处于“三代”之后的“末世”,“仁义”对于治国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对于以德治国学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产生决不是偶然的。《淮南子》是在总结先秦政治经验,对中国古代德治传统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德”表现在君王治理国家上就是“德治”,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达到人本教育的目的,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作为国君必须“循理受顺”、“从天之道”,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但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心治”,达到治理的最高境界,其根本点在于人的自身、自我的“悟”,正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作用的极致反映,所谓“心治”,就是要以仁义作为行为标准,积善成德,以真情去感化人。“德治”是中国古代所崇尚的政治治理模式,崇尚“仁人”,以道德作为支撑国家政治治理活动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体现人本思想的“人治”魅力与“心治”的感化,试图依靠“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来调整各政治集团的利益和各种关系,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⑨,这是《淮南子》体现的人本教育思想的亮点。

很显然,人本教育极为重视“德治”,同时还要实行法治,德治与法治并重、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的理念,进一步有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无为而治的前提下,要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首先必须依靠法制,因此要严明法纪,做到“法不法,赏当赏”,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公正,“不为丑美好憎,不为赏罚喜怒”。同时作者又极力反对枉法酷刑,主张“人性化”:“神化为责,至精为神”,“慎所以感之”。通过感化,使群臣上下的灵魂得到净化,能够返朴归真。其次,作者认为作为国君,应当遍爱人类,强调“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的民本思想,主张推行仁义礼乐教育,做到“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重视农耕,爱惜民财。借法之公、正、平制约全体成员,以仁、义、礼、乐辅佐无为之术,最终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淮南子》这些人文主张,充分理解了“德治”的意义,并把其内涵升华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三、积极的生命观和有为的人生观教育思想

《淮南子》提出“积极的生命观”和“有为的人生观”,把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整合起来,自动地适应环境与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存在,体现生命的自然意义和人生价值,最终构建一个“天、地、人”多层次统一发展的“和谐”之人,其间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

(一)积极的生命观

在论及与生命紧密关联的死亡问题时,书中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作者认为生命与死亡、成功与毁坏,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观点带有积极的唯物主义色彩。一般人总是热衷于生命的快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对死亡则心怀恐惧。文中作者认为这种态度不是达人所持,而是庸人的一偏之见。其观点深刻地影响着后人对人、人性、人本和生命价值的认知心理,形成积极的人文教育的思维定势。

文中主张对死生不应过于介怀,尤其不能将爱憎喜怒加于其间,应懂得生与死都是天地造化的自然流变,是气化的不同环节。书中营造应有的生命文化氛围,增强了后人自我体验的关于人生死意义的文化蕴涵。“吾生也有七尺之形,吾死也有一棺之土。吾生之比于有形之类,犹吾死之沦于无形之中也。然则吾生也,物不以益众;吾死也,土不以加厚,吾又安知所喜憎利害其间者乎?”(《精神训》)天地造化万物就好似陶人制造陶器一样,陶人把土制成各种形状的盆盎等,似乎与土有分别,然而在本质上不过是土;反之,如陶器破碎,将不再拥有盆盎之形,看似一种损毁,可实际上是返回到它们的原初状态,与其为盆盎之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始吾未生之时,焉知生之乐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不乐也。”(《俶真训》)在达人看来,死亡对人来说是一种长久的休息,常人无需对生死作过多的关注,而应心存道化,与天地造化共呼吸。透视这一领域的成果,特别是其中的生命文化经典,无疑是关于人的生命观教育的难得教材。

对现实人生和百姓疾苦的关注,强调人生的善本性、民本思想和生活的意义,在《淮南子》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人、人的生命价值、人的精神和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某种特殊性或个别性,难以完全量化。但书中有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就是对治国之道的探索。该书始终以至高无上的道做为立说的根基,通过贯通古今天人来探索治道之本,他们认为,“终极之道既可用于治身,又可推及于治国,治国之道与治身之道是贯通的。人文社会现象包含着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等”⑩,该书首先对所谓“至德之世”进行了考察,认为在这一时期人们的天赋本性朴实纯厚,智诈尚未萌发,因而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天然地与道浑然一体的契合。此时既没有君臣主仆,也没有仁义礼乐,人们可以怡然天成,仰承天和,享受着至纯至粹的人生快乐,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人文精神境界。

(二)有为的人生观

《淮南子》对人生观问题也有充分的论述。该书针对当时社会人们拘拘于功名富贵、荣辱得失的现象,认为真正伟大的人应胸怀凌云之志,以“道”做为终极关怀的对象,大丈夫处世应遵循道的准则,与时俯仰,纵志舒节,只有这样才能拓宽生命的境界。使生命获得最大的意义:“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活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去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原道训》)文中最羡慕的是“性合于道”的真人,认为真人能返璞归真,与道合一。通过人文教育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灵觉解、人性境界提升的内在生长和文化化成的过程,他们恪守人的本性,卓然独立,无思无为,与宇宙万物相融相应。这种气魄是何等的宏大!只有真人才能领略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是大道的最完满的体现者。文中关于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对人的批判精神的形成,对人性的提升与人格的塑造,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远。

总之,《淮南子》是综合各家学派的思想集体创作而成,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精品。巨著综合了百家之说,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兼取儒、墨、法、阴阳诸家学派之长,“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淮南子·要略》)体现文史哲柔和的本土化思想,全视角讨论种种社会、文化、政治问题,思考做人的道理,养成与人之为人相配的道德关怀,多维度阐释人、人性、人的生命价值以及人格秉性、主体性、民本思想,并作出积极的价值判断。在原生态的环境下,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

注释:

①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评价《淮南子》。

②《马恩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年6月第2版第56页。

③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

④刘勰:《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1年。

⑤吕锡琛:《论〈淮南子〉的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1期。

⑥李秀华:《〈淮南子〉的和谐思想及其启示》,《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5期。

⑦《道德经·二十五章》。

⑧《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⑨马庆洲:《唐前〈淮南子〉流传略考》,《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⑩张南:《淮南王刘安与〈淮南子〉》,《历史教学》1986年第4期。

Interpret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Thoughts in Huai Nan Zi

GONG Bao -cheng,HU Zhi- qi,YIN Zhou

The core view of Huai Nan Zi is“Tao”.It has a unique perspective in humanistic education philosophy.Huai Nan Zi aims to enhance human realm,to explain the un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to realize social value of human being and to deepen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philosophy.The nature of Huai Nan Zi emphasizes humanity education.It highlights humanism in education and the belief in a promising life.Besides,it also covers the core value of human spirit.

Huai Nan Zi;humanistic educational philosophy;interpretation

I206.2

A

1009-5152(2012)01-0046-06

2011-11-1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中文理不分科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模式创新”(2010ck456);国家社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小学社会实践研究”(CHA100142);淮南师范学院教学项目(HSJY201135)。

龚宝成(1966- ),男,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硕士;胡志琦(1966- ),女,安徽霍邱宋店中心学校高级教师;殷舟(1988- ),女,安徽省银监局经济学硕士。

猜你喜欢

淮南子人性人文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功能与人性
传承与转化:《淮南子》核心价值理念探析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