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形译意
——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探微

2012-04-08黄云金

关键词:音美许渊冲美化

黄云金

译形译意
——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探微

黄云金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他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诗英译的大家之一。许渊冲根据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提出了系统的中诗英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试结合实例介绍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及其技巧。

许渊冲;翻译理论;翻译技巧

许渊冲,诗译英法惟一人。提起许渊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法译。但是,作为翻译大家的许渊冲,其成就还远远不止于此。许渊冲在翻译理论方面的创新和建树,更把他推向了中国翻译史上的顶峰地位。浓缩于“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之中的许氏译论,使许渊冲成为中国近两千年传统翻译理论史上的集大成者。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断言:许渊冲翻译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终结。(张智中,2006:48)

一 译形译意——美化之势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可以说是许渊冲的文学理论翻译观的浓缩版。具体说来,“三美”“三化”“三之”“三势”构成了该翻译观,简称为“美化之势”。 “美”指“意美、音美、形美”,就是“三美”;“化”即“深化、等化、浅化”,就是“三化”;“之”指“知之、好之、乐之”,就是“三之”;“势”指“优势、均势、劣势”,就是“三势”。换句话说,翻译要发挥译文的优势,改变劣势,争取均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使译文readable、enjoyable、delectable;采用的译法基本是深化、等化、浅化;译诗要求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根据许渊冲教授的解释,“三美”论来源于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三化”论可以算是发展了钱钟书的“化境说”;而“三之”论来源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艺术”二字来源于朱光潜先生提出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然后,许先生又从郭沫若提出的“好的翻译等于创作”中取了一个“创”字,从自己提出的“发挥译语优势”中取一个“优”字,从傅雷提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中取一个“似”字,再加上“竞赛”二字,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一文学翻译理论,简称“优化论”。它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孔子,近代严复、鲁迅、钱钟书、朱光潜等的学说,堪称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下面就具体论述许渊冲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翻译理论。

1.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三美论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许教授曾经引用Coleridge的话说“词语的最佳组合便成了散文,而诗歌是最好的词语的最佳组合。”所谓最好的词语应该是能够让读者从心灵、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享受。所以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时就应该传达其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认为,绘画要有悦目的形美,音乐要有悦耳的音美,文学要有感人的意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词翻译,要尽可能传达原诗词的意美、音美、形美,因而是综合性的艺术。总之,意美音美与形美,首当其冲是意美,音美形美步后尘。文学翻译三美论一般被视为许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在译界内引起不小的反响。

2.三化论(浅化、等化、深化)。

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钱钟书的化境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类译法;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二为一等类译法;所谓“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类译法。如果译文内容比原文内容更深刻了,那就是“深化”;而“浅化”就是把深奥难懂的原文化为浅显易懂的译文。总之,等化指形似的译文;浅化指意似的译文;深化指神似的译文。浅化就是避短,深化就是扬长,等化也可以说是半扬长半避短。总之,翻译方法有三化,浅化等化与深化:深化特殊浅化谈,等化相等居中间。

3.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

三之论是许渊冲翻译理论的目的论。许渊冲的三之论有两个渊源,其一为: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二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业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许渊冲把孔子和王国维的话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就形成了“三之论” 。知之是翻译的基本目标,好之是翻译的较高目标,而乐之是翻译的最高目标。文学翻译或诗歌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读者能够充分享受到原作者或原诗人的美的情感和意境。许渊冲说:“翻译不易,译诗更难,译格律诗更是难上难。翻译有趣,译诗更有趣,把格律诗译成格律诗简直是其乐无穷。”(许渊冲,2006:97) 总之,翻译目的有三之,知之好之与乐之。译文水平三境界,最高为乐不可支。

二 许渊冲古诗词英译的技巧

许渊冲以多产和高质量的诗词译品而闻名遐迩,并受到海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他在古诗英译方面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何在呢?许渊冲说:“我认为译诗要巧,要发挥创造力。”(许渊冲,2002:17)他所强调的就是翻译诗歌要有娴熟精湛的技艺,包括词汇、句子、音韵等不同层面。

1.词汇层面。

许渊冲的词汇层面的译诗技法,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典雅词语、添词救韵、助词救韵、创词造语、使用尾语、同源词语、词语反复、语序倒置、巧译专词、同词异译、有灵无灵等。译诗者本人也应该是诗人,或者至少应该具有诗人的气质和修养。许渊冲引用英国著名诗人柯乐律治(Coleridge)的话说:“散文是井然有序的文字,诗是井然有序的绝妙好词。”他认为,“绝妙好词”就是具备意美、音美、形美的文字。例如把“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逶迤”译成serpentine,“细浪”译成rippling rills可以使人如见逶迤之形,如闻细浪之声,传达了原文的意美。“磅礴”二字译成pompous,声音和“磅礴”中文读音相近,达到了音似的效果。还有“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许渊冲把它译成“In the steep sky cold waves are swiftly sweeping by; On the vast earth warm winds gradually growing high.”在这个翻译里,许渊冲用了sw的双声来译“滚滚”,用了gr的双声来译“微微”,可以说是基本上传达了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可见,许渊冲在遣词方面很是用心,见解独到,技艺炉火纯青。

2.句子层面。

许渊冲在句子层面的处理上,一般采用一句双译、平行结构、语句反复、诗行倒置、另译诗题、跨行运用、行断意连、运用从句、活用习语、连词连用等。例如:

一车碳,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白居易:《卖炭翁》

A cartload of charcoal a thousand catties weighs;

They drive the cart away. What dare the old man say?

在上述翻译中,原文“宫使驱将惜不得”只有一个句子,而许译把它翻译扩展成了两个句子,他这样一句双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押韵“say”“away”,传达了原文的音美。再如: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

Long,long the way;

Hard,hard the day.

Hunger and thirst

Press me the worst.

My grief overflows.

Who knows?Who knows?

原文的最后一句用感叹号结尾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许渊冲在翻译最后一句时用了语句反复的技巧,具有强化渲染之功、一唱三叹之效。本翻译一路用韵,在神形皆似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保持原诗的形象、意思和旨趣方面都无懈可击:每行四个音节,与原诗相同,双行押韵,音美形美兼具。

3.音韵层面。

英语诗歌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内的因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头韵、谐元韵和尾韵。头韵指词首重复,如hill和high。头韵具有简洁生动,节奏感和音乐感强,悦耳动听等效果;谐元韵是指词中重读元音重复,如 tell和set; 尾韵则指词尾音素重复,如hell和fail。来看下许渊冲译本中的具体例子。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

——叶梦得 《点绛唇》

Water flows freely from the fountain.

where will it go down the mountain?

上述例子可谓绝妙。短短两行诗句,却能够集头韵、谐元韵、尾韵于一起,节奏感很强,读来琅琅上口,不仅意味隽永,而且巧妙地传达了原诗的音韵美。

三 结语

诗歌的翻译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尤其是古诗词翻译,不同于小说翻译,它对三美论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许渊冲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并将此理论在他的译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总之,在古诗词翻译时,要尽量用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来规约,尽量做到三美兼备。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增订本)[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许渊冲.诗经[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3.

[3]许渊冲.诗书人生[M].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4]张智中.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5]米亚宁.许渊冲先生的美学翻译理论在其诗歌翻译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信息,2010(17).

ClassNo.:H315.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TranslatingFormandContent——OnXuYuanchong’sPoeticTranslationTheoryandTechnique

Huang Yunjin

Xu Yuanchong is one of the famous 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 theoretician in China and is widely acknowledg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master of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i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his own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translation practice, he proposes systematic poetic translation theory “art of beautifulization, creation of the best as in rivalry” .This thesis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prominent translator Xu’s poetic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s in poetry of English version.

Xu Yuanchong;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technique

黄云金,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邮政编码:350007

1672-6758(2012)02-0075-2

H315.9

A

猜你喜欢

音美许渊冲美化
元 日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中的应用探析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美化生活
李白《蜀道难》两个译本比较
挖掘汉字之美,打好语文基础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