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和方法
——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

2012-04-08包天强

关键词:拓宽就业指导毕业生

包天强

浅谈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和方法
——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

包天强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等现象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认真分析其深层次原因进而寻求解决办法是高校就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几年来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状况,客观分析了当前毕业生就业难、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等现象的原因,从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等5个方面论述了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拓宽;经验和做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态势,随之而来的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等问题日益凸显。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就业工作者急需研究的课题。新形势下,如何提升80、90后大学生的就业率,除了需要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外,高校也需承担更多的责任,采取多种措施帮助80、90后大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

一 高校大学生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1.国内就业市场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一现象。当前,我国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怪”的现象。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奔波于各种招聘大集市却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地区好多工作虚位以待,却鲜有大学生报名。究其原因是很多大学生比较浮躁,想找一些好地区好单位的工作岗位,最好是北上广这些地区,而对一些艰苦行业、偏远地区看不上眼,不肯屈就。这些情况,凸显出当前人才需求和毕业生个人意愿之间彼此“错位”难以对接的问题。这种“错位”无疑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又一重要原因。[1]

2.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与市场需求存在着脱节现象。部分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没有及时以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导向,而是沿袭以往的办学模式,可想而知,这种培养计划下的毕业生是无法胜任市场上就业岗位的需要的;还有一部分高校热衷于扩大办学规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缺乏对部分专业前景的预见和研究,在师资和硬件设备等资源难以跟进的情况下,追求表面风光。譬如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中职学校有高职学校也有,本科高校也有,每年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是数以万计的,但市场需要的就业岗位则是有限的。

3.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已经从“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市场也由以学历为主导变为以能力素质为主导。[2]当前,80、90后大学生对待找工作缺乏竞争意识,过分依赖于家长,就业定位有偏差,不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工作岗位的性质,过分追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稳定的工作以及追求薪酬高、安逸的工作岗位,从而影响了自己对就业的判断。

4.大学生成功进入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有待于提高。当前,高校所实施的专业培养计划中普遍存在着偏重于理论教学这一现象,大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弱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现在企事业单位往往需要的是复合型、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职场新人。部分80、90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踏实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更没有及时“抬头”关注本专业职场需求的专业素质,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职业技能,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5.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紧张的就业形势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帮助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淮阴师范学院开展了大学生就业工作专项课题研究来指导和推动本校的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就业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仍存在着薄弱的环节,难以形成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指导体系,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二 新时期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针对80、90后大学生就业过程出现的就业难、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等现象,淮阴师范学院结合大学生实际,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提升学生职场核心竞争力、全方位全程化就业指导、校企合作和利用校友资源等方法,为本校毕业生创造最优的就业环境。

1.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事业单位对职场新人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为此,我校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邀请企事业人事部门经理、行业专家等业内人士,参与到我校“十二五’期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方案修改过程中来,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以往的知识被动灌输改为现在的着重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逐步增强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2.着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职场核心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的巨大压力,高校只有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1)夯实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大一、大二阶段,通过课堂教学和邀请行业专家开设专业前沿讲座,使他们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2)注重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学生创业大赛、科技文化节和专业素质大赛等主题活动,来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其职业素质;(3)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成功或挫折中获取实践经验,从而逐步提升个人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鼓励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时间,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使学生在与人应对沟通上逐渐成熟和从容,充分提升学生与人交流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3]

3.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面对当前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我校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组织机构。(1)成立由校招生就业处统一牵头的工作领导机构,全面理顺校院二级就业工作机构关系,明确目标、任务,增强就业工作的组织性;(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专家型工作队伍,特别是着重培养二级学院专职就业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学习机制,锤炼其解决实际就业问题的能力和就业指导的实际工作能力;(3)建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市场需求信息,使毕业生尽快、尽早得到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促进供需对称、校企对接;(4)合理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架构,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我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分为基础篇、拓延性篇、实战性篇和网络篇四个部分,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4]

4.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联合培养企事业单位所需人才。

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高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成为高校的学生实习基地或就业基地,有利于增强高校的育人工作取得实效,有利于缩短大学生进入职场的“真空”期。[5]我校的工科专业与企业确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已有多年,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根据今年学校组织的毕业生回访发现,这些学生很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他们业务知识上手快,减少了单位以往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节省了时间和经费。最近,我校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上又迈出大胆的步伐,部分专业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学生,企事业派出工程师进驻校园,参与学生日常教学活动中,这样的培养模式深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

5.充分挖掘校友等宝贵资源,拓展大学生就业门路。

校友对母校有着浓厚的感情,高校在拓宽就业门路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为大学生就业增加更多的选择机会。当前,党和政府等多部门举办了很多的招聘会,但是大学生对这么多的企业真正信任和了解的并不多,如果学校能够通过校友的关系向校友所在企事业单位推荐毕业生,这对大学生就业避免进入误区将是巨大的促进作用。我校每年在12月份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大力邀请尤其是有校友的企事业单位进入校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我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宝贵的后备军,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我们高校就业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各种瓶颈,与社会、家庭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门路,力争形成全员关心就业的大好局面,为大学生就业工作做贡献。

[1]师高民.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之我见[J].中国成人教育,2011(2):51.

[2]姚荣,周星.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实现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1.

[3]雷艳,张天峰.试论如何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76.

[4]何瑞铧.浅议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115.

[5]包天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研究探微[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3):262.

Approach and Ways to Expand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of College Graduates

Bao Tianqiang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a difficult thing,there is fewer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The paper mad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and discusses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graduates.Improving the School Employment Guidance System and perfect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provide graduates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re the effective approach to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College graduates;Employment opportunities;Expand;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G645

A

1672-6758( 2012) 02-0019-2

包天强,在读硕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2009级,上海。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邮政编码:20024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JDSZ3039)

Class No.:G645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拓宽就业指导毕业生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