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救荒史》看邓拓的救荒思想

2012-04-08陈颖

关键词:邓拓灾荒历代

陈颖

从《中国救荒史》看邓拓的救荒思想

陈颖

灾荒史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提到灾荒研究,就不能不说到邓拓的《中国救荒史》。《中国救荒史》是我国学术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科学地研究中国历代灾荒和救荒的学术著作。书中引述的史料丰富厚实,论述条理清晰,系统完整地展示了我国历代灾荒发生的实际情况和救治举措。这是一部具有相当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在学术上的影响深远。

邓拓;救荒史;救荒思想

1912年2月26日,邓拓出生在福州市乌石山麓的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这为他以后致力于古代经济历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年纪的增长和时局的发展,邓拓开始接触一些进步刊物,如《新青年》、《新潮》、《中国青年》,这些刊物对他启发很大,对他以后人生道路的取向有着一定的影响。1929年秋天,邓拓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光华大学攻读政治法律系。这个时期邓拓重点阅读有关经济历史的文章。1930年,邓拓离开了光华大学,同年冬天转学到上海法政学院,这个时期,邓拓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12月11日,邓拓因参加地下党工作被捕,1933年邓拓出狱后回到家乡福州,署名邓云特发表了题为《形式逻辑还是唯物主义》这篇初露思想光芒的文章,显示出作者理论认识的深刻和坚定的唯物主义思想。1934年秋天,应大哥邓伯宇的邀请来到河南开封,插班进入河南大学经济系学习。1935年邓拓以邓云特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停滞的考察》一文,开始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历史问题。1937年抗战爆发,邓拓离开河南秘密进入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命创办《抗敌报》,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新闻生涯。1949年解放后邓拓出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58年任社长,1961年,他以马南邨为笔名开始在《北京晚报》上写作《燕山夜话》。一年以后,他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发表《三家村札记》,直至1966年去世。

总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古典文化的熏陶,加上邓拓的认真好学,为他日后的学习研究积累了丰富知识。由于家境清寒,读书之余,邓拓从小也要跟着哥哥姐姐做家务劳动,这使他很早就了解到生活的不易,对广大群众的苦难生活有着相当的同情。“知书识礼”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使邓拓形成了深沉求实的品性,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寒窗苦读的精神,中国传统文人“经世致用”的思想,在邓拓心里打下深刻的烙印,在内忧外患的国情之下,邓拓一直想着要写一部“扛鼎之作”,邓拓曾经写信给同学说“目前国难当头,我们应该坐一件扛鼎的工作,不是在战场上和敌人进行生死搏斗,就应该在学术上有所贡献,写一、二种大部头的学术著作,发扬祖国的文化”。[1]1937年夏天,他自己实践了这个任务,完成了《中国救荒史》的写作。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因此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中比较贤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从维护自身统治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少的救治灾荒的思想和方法措施。近代以来,更是有不少有识之士在批判和继承古代救荒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初步建立了具有现代科学基础的救荒治灾思想,相关的著述也不少,这为邓拓的救荒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著述都只是论述了某一个历史阶段、某一方面或者某一区域的灾荒问题,对系统全面的探析作得不够,在分析论述过程中,由于作者的阶级和当时背景的局限,存在片面化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中国救荒史》是我国学术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科学地研究中国历代灾荒和救荒的学术著作,是一部研究灾荒的通史,被认为是中国灾荒史研究的“扛鼎之作”。作者以博学的历史知识和对史料的考察研究,比较全面的反应了灾荒的历史概况。,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是历代灾荒的史实分析,论述了中国历代的灾荒实况,并对灾荒的成因和对社会实际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第二编是历代救荒思想的发展,同样作者考察和论述历代关于灾荒的救治思想,包括天命主义的禳弥论,消极的救济论和积极的预防论等,对于产生这些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也作了大概的分析。第三编是历代救荒政策的实施,这一编主要讲救荒的方法包括历史上救荒的积极和消极政策。

在序言中,作者明确对灾荒和救荒提出了科学的定义,论述救荒的对象不仅要记述历代灾荒的实况和救济政策,而且要记述和分析历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态和和性质的演变,以及它们的病源……[2]这是从人、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角度去考察灾荒发生的原因,组织救荒,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理念,只有这样救荒才能治本。一直以来,学者都把自然条件对灾荒发生的影响估计过高,甚至视为灾荒发生的决定因素。邓拓把灾荒的成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在当时盛行的环境决定论、技术落后决定论和人口决定论的影响下,这是很理性的正确的认识。作者指出自然环境属于外部条件,惟有通过社会内部的内在条件,才能对社会发生影响。[3]气候、地理条件都只是外部原因,而真正起作用的是社会因素,这包括了苛政、战争和技术的落后。邓拓在这一章节里引用史事详细分析社会因素对灾荒的影响,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剥削苛政是灾荒发生的原因,也是灾民失去防灾能力的原因,使得灾荒更加严重。而战争对灾荒的影响更是巨大,不仅摧毁人力、物力,战争本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极大的。作者指出,考察灾荒问题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是主因,而人与自然的技术关系则是从属于前者的次因,因此在某种社会关系下即有某种技术水准,我们不能离开社会历史条件孤立地考察技术问题。[4]而我国农业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的农业生产关系。技术能够减轻灾荒的严重性或者避免灾荒的发生。作者引用大量的历代史实来论证灾荒和苛政、战争、技术落后的关系,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考察灾荒问题应从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出发。

作为一部学术专著,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对救荒历史知识的深刻的掌握,书中引述的史料丰富厚实,论述条理清晰,系统完整的展示了我国历代灾荒发生的实际情况和救治举措,但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作者自身局限,书中还存在着某些缺憾。

在第一编第二章节中论述关于灾荒的成因,在造成灾荒的社会因素中有苛政、战争和技术落后。作者忽略了政治腐败,官吏贪污,这种人祸加重了天灾。有人指出“政治腐败不仅从直接层面上破坏了救荒制度,也限制了国家在防灾抗灾方面的经济投入,从而大大降低社会的防灾救灾能力”。[5]在封建社会中,不少官僚只知贪财,灾荒发生时,谎报灾情,克扣贪污赈灾钱粮,置灾民生死不顾,尤其是到了每个朝代的末期。就中国的灾荒原因而言,孙中山也曾说过,“官吏贪污和疫病、粮食缺乏、洪水横流等等自然灾害间的关系,可能是不明显,但是它很实在,确有因果关系。”[6]

生态环境和灾荒的关系是关键,作者却没有提及,灾荒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作者在论述救荒思想和政策时,改良自然条件的思想和政策,造林,垦荒,改善水利条件,这实质上是改善生态环境,预防灾荒的发生。但是分析灾荒的成因和影响时,作者却忽略了生态环境这一方面,作者只从苛政和战争对人力和物力成损害的角度来探析社会因素的作用,忽视了苛政和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个角度。而灾荒带来的实际影响除去促成社会变乱和招致社会经济衰落,还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李文海曾强调说:“灾荒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二者既是因,又是果,因即果,果即是因,因果循环,往复不已。”[7]

在第二编中作者把救荒思想分为三种:天命主义的禳弥论、消极救济论和积极预防论。消极和积极的分界是:消极主要是灾荒发生时或发生后的救灾措施;而积极是灾荒前的预防。历代统治者对赈灾的重视,不是因为爱民,而是因为灾荒带来的社会问题会增加社会动荡不安,危及统治秩序。作者从古代统治者的主观救灾愿望出发来评判消极和积极救荒思想之分,灾前的主动预防,如重农、仓储等属于积极救荒思想,而灾后的挽救,如赈济、调粟、蠲免等属于消极的救荒思想。无论是灾前的预防还是灾后的挽救,都不应该作为评判消极和积极的标准,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有许多的灾害,我们仍然不能完全预知并预防,只有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积极努力挽救,才能把灾荒的的损失降至最低。即使我们能够预知或预测到灾害,也不能够控制或阻止它的发生和危害。我们考察古代救荒思想应以是否取得良好的救灾效果为标准,显而易见,赈济、蠲免、调粟这些重要的救荒思想是具有积极的救灾、减灾的性质。而天命主义的禳弥论认为灾荒是天帝所决定,祈祷上天来救灾,这种被动、消极的思想不利于救灾,延误救灾的时机进而会加重灾荒的严重性,带来更大的损失。这种迷信封建的思想真正属于消极的救荒思想。

第三编作者论述历代救灾政策分为巫术、消极的救荒政策和积极的救荒政策。道理与救荒思想一样,作者如此区分的原因是消极是属于灾后的救治举措,而积极是灾前预防的措施。考察救荒政策应以救荒政策取得的理想效果来划分积极和消极的救荒政策。当灾荒发生时,救灾的基本程序应是:报告灾荒,勘察灾荒的实际情形和造成的损失,布置救灾。而赈济、蠲免、调粟、放贷都是属于救灾的重要举措,能够救灾民于水生火热之中,把其划分为消极的救荒思想毫无意义。重农、水利、仓储、林垦政策能够预防灾荒的发生,减缓灾荒的严重性和降低损失,而蠲免、赈济、调粟、放贷政策也是减灾措施,当然不是消极的救荒政策。只有巫术才是消极的救荒政策。作者如此划分古代救荒思想和救荒政策的性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傅家鳞.青年时代的邓拓[A].廖沫沙.忆邓拓[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

[2][3][4]邓拓.邓拓全集第一卷[M].花城出版社,2002.

[5]苏全有,郑伟斌.李文海与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2).

[6]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A].孙中山全集第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1.

[7]李文海.历史并不遥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Dengtuo’s Famine Thought Revealed in the Chinese Famine History

Chen Ying

The famine history is on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history.As for the study of famines,DengTuo’s the Chinese Famine History has always been quoted.The book is the first complete,systematic academic work about Chinese famine history.The historic data supplied in the book are abundant and profound.Deng’s book showed us the reality offamine events.The book is of academic value and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cademic culture.

DengTuo famine history famine thought

D632.5

A

1672-6758(2012)02-0033-2

陈颖,在读硕士,吉首大学,湖南·吉首。邮政编码:416000

Class No.:D632.5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邓拓灾荒历代
在国民党灾荒统治下的饥饿大众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平生赢得豪情在
叙述·立场·记忆:戏曲文学中的灾荒叙事
从历代《达赖喇嘛传》看活佛转世定制
晚明河南灾荒原因探究
邓拓挨批后想当颐和园园长
邓拓不惜血本换苏东坡名画
1945-1947年桂林地区劫后灾荒原因探析
中国历代军队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