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与译者的动态顺应性选择

2012-04-08张丽红陈友良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译者原文

张丽红 陈友良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7)

新闻报道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与译者的动态顺应性选择

张丽红 陈友良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7)

作为对外交流和宣传的重要工具,新闻报道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由东西方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文化专有项,译者在新闻报道文化专有项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文本和文化构建的能动性。文章试图从Jef.Verschueren语用顺应理论视角探讨新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译者在新闻翻译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由于语言具备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的特点,译者在商贸新闻翻译中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出灵活的变通和选择,从而使新闻翻译能够做到既准确传达又让国外受众喜闻乐见。

新闻报道;文化专有项翻译;顺应论;译者主体性

新闻报道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担任着跨文化交际的任务。新闻报道目的是报道真实事件,其语言力求朴实而 准确。但新闻报道写作在崇尚新闻报道的纪实性、正确性的原则和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扩大宣传效果,写作者常常巧妙地借助某些修辞手段或运用特殊的文化词语,以增加报道的可读性、生动性,这样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种种障碍和困难。

文化专有项,简单说来就是那些凡是译语文化中的一般读者或者任何当权者觉得在意识形态或者文化上不可理解或接受的项目[1]。1996年,西班牙翻译工作者哈维•佛朗哥•艾克西拉(JavierFranco Aixelá)在分析其语料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专有项概念。艾克西拉认为文化专有项是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在译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1]。

在新闻报道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往往需要针对文化差异采取一些特定的翻译策略。从翻译学的角度来看,解决上述问题,成功地实现交际的需要,应有策略地选择得体的翻译方式。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他的新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语用学新解)(1999)一书中从全新角度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提出了语言的综观和顺应的观点。本文拟从顺应理论维度探讨译者在文化专有项翻译活动中具有文本和文化构建的动态顺应性。笔者认为,顺应论不仅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理论,它还为实践中的新闻报道翻译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一 语用顺应论和译者主体性

Jef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2]。在语言使用中,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交际语境相顺应。交际语境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在这三个方面中,社交世界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在所有社交世界的因素中,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文化及其生发出来的规范和价值观,一直都是语用学文献中最能反映社交世界与语言选择的关系的成分[3],可见文化在语言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个言语社团所代表的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社会规范、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价值等都构成了不同的社交世界的文化因素。文化差异往往是造成翻译困难的重要原因,其表现形式是文化专有项。

20世纪70年代后,翻译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使翻译学从本体转向主体,人们越来越重视翻译主体的研究。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人类活动,现代阐释理论认为理解、阐释和再创造构成了翻译活动的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有着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地位,由此而形成一个各种因素起着相互制约作用的活跃的活动场[4]。因此,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是翻译的主体,翻译的主体性也即为指译者、原文作者和读者的主体性和他们的主体间性[5]。而在此之中,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的始终,且一直都起着最积极的作用[4]。译者的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6]。在翻译的整个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7]。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与协商,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担任多重角色的译者的主体意识发挥及其对民族文化异质性的认知,不仅关系到翻译策略和效果,更关系到民族文化在译入语和世界文化的影响与地位。

二 新闻报道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与顺应论的理论结合点

由于顺应理论是一个语用学的观点,如前文所述,Verschueren提供的语用学研究框架是一种语用学综观,可以用于语言研究的各个层次, 尤其是人类的交际活动,而我们对翻译的本质作一番深究不难发现,它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 它也具有一般交际的特点, 如译者与原文、作者、预测读者构成双向交流的整体。当两种语言进行交流时, 实际是借助翻译进行的文化交流。翻译本质上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英国翻译理论家Susan Bassnett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入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但文化移植是一个过程;语言不是翻译的主要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8]。Verschueren语用顺应论适应于语言交际的活动,也同样适应于新闻报道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的交际活动。

三 顺应论在新闻报道中文化专有项翻译活动中的运用

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汉英两种语言所承载和传递的文化内涵往往有很大不同,尤其在翻译新闻报道中的文化专有项时,译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是翻译中的难点。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更要关注双语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的传递与阐释, 动态顺应受众的接受心理、顺应原文交际意图、顺应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使新闻报道能如实、客观传播,并具有可读性。

(一)顺应受众的接受心理

对外报道新闻的英文译本的受众对象是外国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所处的政治环境、民族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和国内读者不同。因此,在翻译对外报道新闻时,译者要充分注意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就语言转换而言,要做到灵活变通,否则就难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如果原新闻报道中的文化专有项所承载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能被译语读者轻易理解并产生相应的语义联想,这时对于译者来说,常常采用直译等异化翻译策略,这样就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传播的目的。正如我国翻译界前辈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要“为读者着想”[9]。

如美国《时代》(TIME)周刊和《新闻周刊》这两份期刊上那些关于中国报道的文章不仅能引起美国读者的注意,更受到了众多中国读者的关注,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明确了它的受众对象。《时代》周刊所关心的不仅仅是每期登出多少内容,而是有多少内容能进入读者的头脑[10]。美国人读中国报道时,带有猎奇的心理,希望看到异域的色彩;中国读者在阅读其中国报道的文章时希望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同样,中文对外报道的英文应该让外国读者在读我们的新闻报道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拉近外国读者与我们的心理距离,从而达到宣传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新闻报导中文化专有项时,需要抓住读者群的心理,对那些负载丰富中国文化信息的词语,制定不同的翻译策略,动态顺应读者的接受心理是极其必要的。

A.完全音译

例1:Here,as elsewhere, the Han Culture had triumphed.The Koreans were perfectly assimilated. (Time, August 19,2002)(“汉文化”)

新闻报道文化专有项中完全音译的方法运用不是很普遍,因为对母语是英语的读者来讲,接受性较差,容易使不熟悉汉语语言文化的读者不知所云。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更能弥补这种不足。

B.音译加注释

例2:In Tianluokeng, a remote village in Fujian province about an hour from Xiamen, 67 families of the Huang Clan —more than 250 people altogether — live cheek-by-jowl in an old circular wooden structure called a tulou. (Newsweek,China's Family Ties, Oct 7,2002)(“土楼”)

如果将 “土楼”直译成英文(汉语拼音),绝大多数外国读者定会不知所云,因为他们对这两个文化专有项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不知晓。因此,本着“为读者着想”的原则,译者不能简单地将这样的文化词译成汉语拼音。相反,应该加以简洁的说明。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在翻译汉语文化专有项时使用的频率很高。

C.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 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直译的显著优点是对应了原文的字面意义,保留了原文的生动形象,同时又丰富了目的语。

例3: As a bonus, here's a piece about how fans of枪花(literally “gun flower”) in China will have to hold off on buying the album, at least the physical album, as it has been predictably blocked from sale in China. (Time, Nov. 24,2008)

枪花,枪炮玫瑰乐队(Guns N' Roses,简称GNR,国内简称“枪花”),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拥有最多歌迷的硬摇滚乐队。这种按照汉语文化词完全直译的方法无疑会对新闻报道的读者带来异国情调,丰富目的语语言。又如汉语中的“文化大革命”(the Cultural Revolution),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China's one-child policy),“三个代表”(the Three Represents),纸老虎(paper tiger),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11]。如英语中“Starbuck”(星巴克),American Dream(美国梦),又如“dark horse”直译译作“黑马”要比归化为“爆出冷门的人(或物)”要简洁形象得多,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接受。

D. 直译加注释

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和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一样,既能照顾到中国读者的亲切感和英语读者的求异心理,同时又考虑到英语读者的理解接受能力。

例4: So with the near end of China’s system of lifetime employment, known sometimes as the iron rice bowl, where is the expected backlash? (Newsweek, Suffering a Bumpy Ride,Oct. 21, 2002) (“铁饭碗”)

对外报道新闻翻译具有对外报道宣传的特殊性,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反应,做到跨文化交流,真正起到对外报道新闻的传播作用。

(二)顺应原文交际意图

文化专有项指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由于跨文化交际的日趋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不同文化正在不断渗透、融合,导致文化距离不断缩短。原语的文化专有项不可避免地会在译语中存在对等的语言而文化缺省的情况。在翻译新闻报道中的文化专有项时,为了有效地保持原文文化特征,这时,具有选择与适应“双重”身份的译者可以灵活地运用直译或直译加解释、意译、套译等翻译方法以动态顺应原文交际意图,选择最佳的译文。

例5: Batteries have always been the Achilles’ heel of electric cars; you can make one that’s rugged, but it’s bound to be too heavy, too bulky and unable to store enough electricity.(Time, Mar. 22, 1993)

电瓶一向是电动车的致命弱点。是可以做很结实的电瓶出来,可是一定会太重、太大,蓄电量太小。

如果原文中的文化专有项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无法被译文读者充分理解时,这时为了有效地提高新闻的信息度并减少文化形象传递的障碍,译者可选择套译或意译把适应性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充分体现。如例5中“Achilles’ heel”的典故源自希腊神话,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无法被译文读者轻易解读,译者动态舍弃原文化词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顺应原语的交际意图,有效传递原文信息。诚然,舍弃原文化形象的意译会导致原文的美学价值丧失、感染力削弱,但为了保证新闻报道信息的有效传递和语体风格的简练,这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英汉民族生态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的较大差别, 体现不同民族特征的文化专有项必然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更多地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事物层出不穷,因为中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这些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的新项目(文化专有项)也给译者带来了翻译困难,例如:“天下为公”、“豆腐渣工程”。翻译实践中,上述情况常常给翻译带来许多障碍,对于甲语言中没有与之匹配或相当的乙语言对等词时,这种空缺现象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很常见,译者应在翻译中作出动态的顺应,选择最佳的语言、交际、文化对等的译文。

(三)顺应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双文化甚至比双语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2]文化差异对国内新闻外宣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接受其承载的社会信息,而话语承载的信息丰富而庞杂,因而翻译时必须进行文化信息调整。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则新闻标题的英文翻译:

美国《时代周刊》另则新闻标题:

例6:China's Me Generation (Time, Jul. 26, 2007)

该文作者说明中国80后一代是Me Generation,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对社会的独特的见解,更自我,有主见,Me Generation符合中国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情境语境。

例7:Whereas the so-called Lost Generation that grew up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ften struggled to finish high school,today around a quarter of Chinese in their 20s have attended college. (Time, Jul. 26, 2007)

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迷惘”的一代人,往往只勉强念完高中,而今天有大约1/4的中国人在20岁左右就进入了大学。

The Lost Generation即“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的一代人。虽说中国的“文革”不具有同样的文化背景,但传递了类似的文化意象,因此,译者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充分考虑读者的立场,动态顺应原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语言的翻译实际上是文化的翻译,新闻报道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绝不是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简单转换,这是一项极具专业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但又并非绝对的自由。译者在文化专有项翻译活动中具有文本和文化构建的能动性。Verschueren语境顺应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任何语言使用都要做出动态顺应。语用纵观顺应论对两种语言之间特殊的交际的翻译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解释力,对新闻报道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新闻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1]张南峰.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评介[J].中国翻译,2004,(1):18−23.

[2][比利时]维索尔伦(Verschueren).语用学新解[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1999:55-56.

[3]钱冠连.语用学诠释[M].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5]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19-24.

[6]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8-14.

[7]杨能武.阐释、接受与在创造的循环[A].耿龙明.翻译论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24.

[8] 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 & 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s, 1990.

[9]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试[M].北京: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52.

[10]端木义万.新编美英报刊阅读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1.

[11]吴长安.现代汉语数范畴说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5.

[12]Nida.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82.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News Report and Translator’s Dynam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ZHANG Li-hong1CHEN You-liang2
(English College,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Hunan Changsha 410007,China)

As a significant vehicle for foreign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on,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 specific item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egibility and readability of news report, culture-specific items are often used, which embodies the positive role of textu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n the part of the translator when translation. By applying Verschueren’s pragmatic Adaptation Theory,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problems in news report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news translation. Under its framework, language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variability, negotiability and adaptability.By the angle of Adaptation Theory, the translator makes dynamic choices and adopts flexible strategies from possible ter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news report to ensure that foreign audience can have correct and delighted acceptance of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news report;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specific items; Adaptation Theory;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H059

A

1673-2219(2012)05-0160-04

2011-09-21

湖南省哲社科学成果项目(1011077B);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1C0303);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项目(XYS11S08)的阶段性成果。

张丽红(1976-),女,湖南益阳人,翻译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陈友良(1952-),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与翻译。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