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本质观批判
——以中西伦理思想史为视域
2012-04-07刘宁
刘 宁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哲学研究】
道德本质观批判
——以中西伦理思想史为视域
刘 宁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道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对道德本质进行过深入探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董仲舒和王充认为人性可分为三等,李翱认为人的本性善而情感恶;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论证了利己主义道德观。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欠缺使得他们的道德观局限于抽象人性论的窠臼中。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超历史的。人类的利益诉求决定了人道精神是未来道德发展的基本取向。
道德;人性;利己主义;上层建筑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与敬畏:我们头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1]在康德看来,人内心恪守的道德律和浩瀚的星空一样,是神秘而伟大的力量,足以引起人类无限而永恒的敬畏。伦理道德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思想史上对人的道德本质的争论源远流长。笔者以中外伦理思想史为基本视域,通过梳理不同时期思想家们对道德的理解,以期对道德本质问题作出批判性的探索。
一、中国:人性与道德的争论——从孟子到李翱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是性善论的倡导者。他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善良的本性如果没有好的教化,也可能显现不出来,所以他特别重视教育。他自己也是教育成才的典范,“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和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他的道德观和孟子截然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3]271-272“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3]270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决定了人在道德上不可能是善良的,而是恶的。他从性恶论的立场出发,提出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5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教化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好的教育、好的环境,任由人的本性去张扬的话,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
西汉时期的大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认为人性有贪和仁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既不同于“性善论”,又不同于“性恶论”的“人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三等:“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三种人性分别体现了仁、贪、仁和贪的混合。董仲舒的“人性三品说”对后来思想家影响很大。
东汉思想家王充(公元27-97年)进一步发挥了董仲舒的人性三品论,认为人性可分为三种:极善、极恶、善恶相混。王充用酒的厚薄、水的清浊、玉石的纯驳来类比人性的善恶。他认为:酒可以分为醇厚的美酒和寡淡的劣酒;水也有清浊之分;有的玉石是纯净的美玉,而有的玉石驳杂不堪。同样道理,人与人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极善,有的人极恶,有的人善恶相混。像孟子和荀子一样,王充也非常重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对人的道德成长的重要作用。他借用荀子的《劝学》之喻说:“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沙入缁,不练自黑。”[4]23和荀子相比,王充更为明确地肯定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4]151
唐代的李翱(公元772-841年)试图从人性和情感相互分立的视角来揭示人的道德本质。一方面,他坚持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从本性上说都是善良的,因此人人都有成贤成圣的可能。另一方面,他又提出“情恶”论,认为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就在于善良的本性被邪恶的情感所迷惑了。当然,李翱并不是认为人所有的情感都是恶的,他只是说,人的某些情感如果把握不当,会造成恶果。不能不说,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现实生活中的因爱生恨,以及刑法领域的“激情犯罪说”,都是情感致恶的具体体现。
二、西方:利己主义伦理学的典范——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
爱尔维修(公元1715-1771年)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经验论,并把它运用于观察社会生活,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伦理学说。[5]80-81
“肉体感受性”是爱尔维修思想最为基本的概念。爱尔维修认为,肉体感受性不仅是全部精神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类道德活动的基础。“肉体的感受性乃是人的需要、感情、社会性、观念、判断、意志、行动的原则。”[6]499既然是这样,那么道德原则就不可能是先验和永恒不变的,而是具有相对性、可变性的。爱尔维修认为:“利益支配着我们的一切判断。”[6]457由于人们的利益关系是会发生改变的,人们的道德判断因此也一定会发生改变。
爱尔维修认为:“自然从我们幼年起就铭刻在我们心里的唯一情感,是对我们自己的爱。这种以肉体的感受性为基础的爱,是人人共有的。不管人们的教育多么不同,这种情感在他们身上永远都一样: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人们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爱自己甚于爱别人的。”[6]501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爱尔维修所说的人的道德本质是什么了,那就是建立在肉体感受性基础上的“自爱”,即自利、利己。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这种“利己”的本性。
这里,爱尔维修给出了一个悖论性的解答。他一方面否认有先验的、永恒不变的道德原则,另一方面又认为建立在肉体感受性基础上的“利己”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悖论在爱尔维修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论证中表现更为突出。
在爱尔维修看来,人性的确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他说:“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6]467-468由此,他得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环境的产物。他所说的环境,指的不是自然环境,也不是创造社会经济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而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教育状况等等。“人们在一种自由的统治之下,是坦率的,忠诚的,勤奋的,人道的;在一种专制的统治之下,则是卑鄙的,欺诈的,恶劣的,没有天才也没有勇气的,他们性格上的这种区别,乃是这两种统治下所受教育不同的结果。”[6]539
坦率、忠诚、勤奋、人道,卑鄙、欺诈、恶劣,等等,这些都是人的道德品性。在爱尔维修看来,这些道德品性都是由法律制度决定的。他的理论逻辑是:人的品性由环境决定,是环境造就的,而最重要最基本的环境就是法律环境。所以他才断言:“法律造成一切。”[6]538法律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他的回答是:“必须有天才,才能用好法律代替坏法律。”[6]549
人是环境的产物,爱尔维修的这一论断无疑是深刻的。作为对动物界生物遗传方式的超越,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形成特定的时代背景,或者说时代环境。同一环境中的个人虽然保留丰富的个性特征,但谁都无法否认他们具有环境所造就的很多共通的东西,特别是在习俗、世界观和价值观领域表现最为明显。
但是,爱尔维修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困境:一方面,他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着人;另一方面,环境又要人来决定。在他看来,环境决定人,是因为环境改变着人的理念,而环境的改变同样要借助于天才的“理念”。说到底,是理念决定着理念,理念改变着理念。
缺乏科学的实践观,是爱尔维修陷入理论困境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时指出:“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7]爱尔维修“周围的感性世界”被简化得几乎就剩下法律了,而且还是和“工业与社会状况”近乎绝缘的法律。爱尔维修的理论分析始终局限在上层建筑领域之内,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是在他的分析视野之外的。
如果说爱尔维修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那么费尔巴哈(公元1804-1872年)则是在19世纪的德国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在伦理学领域,费尔巴哈把批判基督教的神学道德观作为其道德哲学的逻辑起点。费尔巴哈认为,基督教道德是由上帝的观念做支撑的,而上帝只不过是人的理性建立的幻象。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类的概念的客观化。上帝是人类依赖感的产物。[5]362-365“宗教的想象力是根植于依赖感之中。”[8]699“想象力乃是宗教的主要工具”。[8]697人之所以要借助于想象力把自己的类本质异化成为各种神灵,是因为人依赖这些神灵。在费尔巴哈看来,这种依赖是利己主义的表现,“没有利己主义,也就没有依赖感”。[8]580“人崇拜的神灵所以有种种不同,只因为他们给予人的福利有种种不同。”[8]553应该说,费尔巴哈看到了宗教产生的物质生活根源,只是他的理解过于肤浅了。诚然,所谓的利己主义和福利追求是和人们的物质利益密切相关的,然而仅仅把宗教的根源追溯到利己主义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利己主义如果不被纳入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作具体分析,也只能是抽象的人性论,因为利己主义决不是超现实超历史的永恒人性的体现。
事实上费尔巴哈确实把利己主义看作是永恒的道德基础了。既然利己主义是永恒的,那么建立在永恒的利己主义本性基础上的类似于“依赖感”的宗教感情也总是存在的。我们知道,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矛头一开始就是直指基督教的,问题是,批倒了基督教,但永恒的宗教感情仍然存在,怎么办呢?费尔巴哈是这样解决的:关于神的宗教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关于人的“爱”的宗教。这也正是费尔巴哈的目的所在。他说:“我的著作以及我的讲演的目的,都在于使人从神学家变成人学家,从爱神者变为爱人者,从彼世的候补者变为现世的研究者,从天上和地上的君主和贵族的宗教的和政治的奴仆,变为地上的自由和自觉的公民。”[8]525这样,关于“爱”的宗教诞生了。
在费尔巴哈那里,“爱”是由利己主义引申出的概念。“爱便是希望别人幸福,使别人幸福,从而也就是承认别人的利己主义是合法的东西。”[9]如果说他对利己主义的诠释已经走向了抽象的人性论,那么这个“爱”的概念更是一种超越历史、超越现实物质生活基础的人性论。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概念便是“爱”。他说:“我们必须拿对人的爱当作唯一的真正的宗教,来代替对神的爱。”[8]786“爱”的宗教的设想的确是美好的,但又是缺乏现实的根基的。
三、结论与评价
上述中外思想家关于人的道德本质的探讨,有不少合理的成分。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受社会历史观的制约,他们对人的道德本质的揭示基本上局限在人性论的层面,虽然有若干唯物主义倾向,但基本上还是在上层建筑的范畴内兜圈子。他们虽然看到了人类道德变动性和相对性的一面,但是又不理解这种相对性来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往往从人自身的主观选择出发去理解。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荷马史诗》记载的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被称作“荷马时代”。《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分为《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奥德赛》中记载:大英雄奥德修斯回到家乡之后,下令杀死了十二名年轻的女奴隶,理由是她们曾经对他不敬,和别人私通。奥德修斯处死了她们之后,仍然理所当然地顶着神圣的大英雄的光环,继续受到人们的尊重。[10]奥德修斯的举动是罪恶的,不人道的,但也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道德所接受的。
我们认为,人的道德本质是什么,人在本性上是善的还是恶的,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个问题是无法说清楚的。争论这个问题,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陷入难以厘清的争论的泥潭中,类似于康德所揭示的二律背反。说到底,争论人的道德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或者相信人的本性是恶的,这仅仅在于个人的取舍,不具有人际通约性,或者说,无法建立起令人信服的主体际性。
道德的标准是人定的,不同的时代,人们会订立不同的道德标准。为什么原始的部落中,会出现吃掉俘虏的现象呢,因为原始人不认为吃掉俘虏是不道德的事情,至少他们那个时候的道德标准是允许这样做的,原始人也没有能力去树立更为人道的道德标准,这就是人类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性问题。不仅原始人脱离不了历史局限性,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被打上自己时代的烙印。
既然道德的标准是人订立的,那么我们就不要苦苦追问人的道德本质是什么,而是要关注人会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从先验论的层面上看待人和人类社会,才能把人世间的善与恶当作具体的社会现实来思考和判断。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本来就潜在地蕴含着多种可能性,当一个人做了好事和善事,他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果他做了坏事恶事,那就是坏人恶人;如果一个人既做了好事善事,又做了坏事恶事,那么他身上的善和恶都是具体地存在着,而不能理解为他的本性就是善恶相混的。
人类社会道德标准的变化,体现为一个人道化的发展历程。就是说,人类会越来越尊重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人的人格尊严以及人的合理合法的财产,等等。这些对人来说,又体现为切身的权益或权利,而对这些权益和权利的尊重,就是人道精神的表征。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人的这些权益和权利的尊重,是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的,这也是我们要坚持人道主义精神的原因所在。
[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20.
[2]孟轲.孟子:告子上[M]//四书五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94.
[3]安小兰.荀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王充,颜之推.论衡颜氏家训[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5]冒从虎,张庆荣,王勤田.欧洲哲学通史:下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
[8]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9]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249.
[10]荷马.荷马史诗:奥德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419-420.
Criticism on the Essence of M orality——A Horizon in the History of Ethics
LIU Ning
(School of Marxism,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3,China)
Morality is an eternal topic to human beings,and Chinese and foreign thinkers have given their indepth exploration to the essence ofmorality.Mencius thinks that human nature is good,Xun Zi thinks that human nature is evil,Dong Zhongshu and Wang Chong think that human nature has three levels,Li Ao thinks that human nature is good but human emotion is evil.Helvetius and Feuerbach demonstrate egoism moraliti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ese thinkers’views aboutmorality belong to abstract ideas about human nature because of absence ofmaterialism practice.Morality is a superstructure based on certain economic basis,it’s not abstractor beyond history but concrete and realistic.Humanitarian spirit is fundamental orientation of future morality decided by interest appeal of human beings.
morality;human nature;egoism;superstructure
B821
A
1672-3910(2012)05-0053-04
2012-02-20
刘宁(1975-),男,河南社旗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价值哲学和社会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