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化”协调背景下的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

2012-04-07刘溢海

关键词:三化劳动力河南省

刘溢海

(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 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中原经济区建设】

“三化”协调背景下的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

刘溢海

(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 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存在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农村劳动力市民化成本高、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三方面的问题。可从转变观念、改革户籍制度、加速农民市民化等几个方面优化配置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

三化协调;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河南省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关系之中,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配置。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颁布实施,河南省农产品主产区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近70%的人口在农村。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来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大量成本低廉的青壮年劳动力,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助推工业化水平持续提升,从而创造产业协调发展、人口合理分布的局面,直接促进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1]

一、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河南统计年鉴2011》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乡村劳动力资源数为5 33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为4 915万人。乡村从业人员在不同产业间配置情况,第一产业从业人数2 698.45万人,第二产业1 350.30万人,第三产业865.92万人。

据158个县(区)农村住户调查结果进行推算,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1 843万人,其中,本地转移795.47万人,占43.2%;跨地域转移1 047.53万人,占56.8%。目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劳动力转移以男性为主,占70.2%,女性仅占29.8%。

二是转移劳动力以80后为主,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46.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中80后也占48.3%,远高于其他年代人数。80后作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其外出打工的动因已经由“经济型”逐步转为“生活型”,不仅要争取较高的经济收益,也希望能同时开阔视野、增加个人阅历、满足情感需求。

三是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分别占到63.6%和19.2%;而从劳动力转移率看,大专及以上的中青年人群转移率最高。

四是中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最快。随着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中部地区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工资待遇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选择了在离家较近的中小城市就业。

五是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方向。99.6%转移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其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总量的4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总量的50.6%,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六是转移东部地区仍然最多,2010年转移人数为524万,占跨域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的49.8%;转移到中部地区的达到498万人(其中省内457万人),占跨域转移就业总量的48.6%;转移到西部和其他地区的比例则很低。

七是在地级城市从业的最多。2010年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就业的占29.2%,在地级市就业的占44%,县级市占25.8%,建制镇及其他地区仅为8.2%。由于在大城市面临较高的就业门槛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成本,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愈来愈倾向于选择地级市、县级市等中小城市。

八是经亲属介绍转移的最多。据河南省地调队农产量与农村住户处的数据,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跨域转移的组织形式仍以亲属介绍为主,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占56.8%;其次是自发外出,占34.8%;靠中介组织介绍的占4.9%,靠政府组织的仅占3.5%。

九是转移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务工时间以半年以上为主,半年以下的占少数。2010年河南省1 843万外出务工人员中,务工时间6个月及以下的282.72万人,占15.34%;7-11个月的813.32万人,占44.13%;12个月及以上的746.97万人,占40.53%。与2009年相比,务工时间半年及半年以下的由23.94%下降到15.34%,下降了8.6个百分点,务工时间7-11个月的由36.2%上升到44.13%,上升了7.93个百分点,务工一年以上的由39.86%上升到40.53%,上升了0.6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频度有所降低,稳定性明显增强。

二、与“三化”协调发展中的问题

其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撑了工业总量低成本扩张,但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和东部沿海地区非农产业的持续积聚,在较长时期内保证了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廉价劳动力的长期有效供给。[2]廉价劳动力投入与资源投入相结合,推进了河南省工业总量的快速扩张,确保了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稳居第五。但产业结构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首先,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低。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偏重于传统种植业,第二产业表现为产业集聚区同构现象严重,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其次,工业主导产业产品附加值低。省统计局专题分析显示,河南省采掘工业、资源加工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9%;在全国产量排名靠前的工业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如煤、铝、纱、水泥等。再次,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省统计局专题分析显示,河南省只有煤炭和黑色金属冶炼两个行业的集中度达到了60%,其余行业都低于30%,尤其是纺织业和非金属矿物业一直低于10%。最后,产业结构效益差。一方面,河南省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的问题比较突出,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功能不足;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代价大,河南省工业总量居全国第5位,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国第2位,与广东省相比,河南省建设用地是广东省的近两倍,创造的GDP却仅为广东的1/2,效益仅仅是广东的1/3。

其二,农村劳动力市民化成本高,延缓河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包括河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非农产业积聚,在支撑当地产业集聚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得这类城市化的成本越来越高,当地政府为吸纳外来人口需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巨资。[3]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年对重庆、武汉、郑州和嘉兴四个城市的实地调研,一个典型的农民工(包括相应的抚养人口)市民化所需公共支出成本总共约8万元。低工资、低保障的农民工很难负担融入城市的高成本,从而抑制了农民市民化的人口城市化进程。河南省城市(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率为57.8%,而城镇化率仅39.5%,相差18.3个百分点,而且2010年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所以,与长期以来大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相比,城镇常住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的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存在浅度城市化问题。河南省作为我国劳动力输出大省,浅度城市化最大的副作用表现在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并没有带来农业人口的减少,这使得农业经营规模难以扩大,随着农户数量的增加更加细碎化。

其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流向城镇地区非农产业部门的农村劳动力,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这部分劳动力是农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或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的劳动力;[4]他们从农业部门的流出,直接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即期人力资本水平。不仅如此,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生产要素会自发地向生产效率更高、回报更高的部门和产业流动,所以,农村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向城镇非农产业配置是一种要素主体自发配置的市场化行为;伴随这种农业部门生产要素的持续流出,农村人力资本要素的回报水平进一步降低,农村新增劳动力对适用于农业生产的专用型人力资本水平的积累也大大降低。长期来看,这不利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适用性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课题组分析发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城市化水平偏低,农村就业人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21%;在农业部门就业比例较高,在工业部门就业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在服务业部门就业比例偏低;河南省的外资利用程度较全国偏低,农村劳动力在外资企业就业比例偏低,在个体和私营企业部门就业比例亦偏低。正因为如此,省委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本课题针对优化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为河南省政府提出以下系统性的政策建议。

第一,更新观念,实现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优化“配置”的观念转变。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或服务业部门就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这是“转移”。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应使在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与在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持平,使劳动力根据自身的资金、技术水平自由择业,消除城乡差异。[5]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力促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充分就业。这既是我们实现“三化”协调的约束条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目标。

第二,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

河南作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发展新型城镇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目标,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并非户籍制度本身,而是要剥离嵌入户籍制度之中的二元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不断弱化直至最后消除城市户口的附加利益,使劳动力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保险政策、社会福利等与户口完全脱钩,逐步过渡到国际通行的登记户口制。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同时加强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和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相应配套措施的改革。[6]

第三,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

我国长期受人多地少这一基本国情制约,因此解决农民就业必须依靠两条路径: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二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异地转移。[7]政府应关注区域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完善相关制度,破除城乡壁垒,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逐步释放农区的人口压力;要创新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的社会保障、住房等制度安排,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机制,妥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社会问题,健全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农民市民化让渡的发展空间和创造的发展条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展农业功能,强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强化农区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8]

其四,依托一、二、三产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合理配置。

首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一方面,强化政策支持,健全和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通过产业化路径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在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田水利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率,进而提升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水平。[9]其次,加强产业集聚区的整体规划,实现新型工业化,提高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加强各级政府和各区域间的协调,促进各区域间相互开放,形成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的环境;共同解决跨区域的交通、通信、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的问题,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竞争优选或政府推动,促进区域间产业分工、合作,形成产业集聚区,提高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后,积极引导服务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与工业相比,服务业(金融业除外)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性要小得多,且吸纳就业能力强。政府可以通过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并在注册登记、资质认定、项目审批、融资及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其国有企业所享有的同等待遇,引导、支持其发展,从而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10]

第五,实施职业技能义务培训,提升区域内人力资本水平。

实现农村劳动力在三产之间的合理配置,前提是提高其素质。除了积极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之外,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转移,应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实施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经济中整体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有利于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技术创新,直接带来生产率的增长,这也是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

[1]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8):1-10.

[2]蔡昉,王美艳,曲钥.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9,(8):5-16.

[3]郭熙保,黄灿.刘易斯模型、劳动力异质性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J].河南社会科学,2010,(2):64-68.

[4]洪银兴.三农现代化途径研究[J].经济学家,2009,(1):12-18.

[5]韩俊.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J].中国国情国力,2011,(5):4-7.

[6]侯东民,王德文,白南生,等.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J].人口研究,2009,(3):32-47.

[7]尹成杰.关于“三化同步”推进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8-12.

[8]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学:季刊,2011,10(2):691-708.

[9]FORSLID R,OTTAVIANO G.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2(2):229-240.

[10]FUJITA M,P KRUGMAN,VENABLES A.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9.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the Context of“Three Coordination”

LIU Yi-hai

(School of Economics,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

The transfer of labor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of Henan Province conflictswith“Three Coordination”,These problemsmainly are salient problem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high costs of urbaniz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and the limited level of human capital in rural areas.Some suggestions are advanced about optimizing rural labor force:updating their ideas,reforming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etc.

“Three Coordination”;labor force transfer;rural labor force;Henan Province

F320.2

A

1672-3910(2012)05-0031-04

2012-06-10

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2011B198)

作者简介:刘溢海(1964-),男,河南伊川人。教授,博士,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三化劳动力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