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10年:中国产业竞争力透视
2012-04-02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 李 莉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弹指一挥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十年了!回想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关于“狼来了”的论调尤为突出,各界普遍担心一些敏感产业领域受到冲击,各种利弊争论十分激烈。但十年过去,许多担忧并未成为现实,一些数量模型的预测结果也早已为人淡忘,而中国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却成为一个客观事实。如何看待这种结果,如何清醒评估入世的影响,是面对入世下一个十年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入世十年中国产业竞争力评估的若干观点
围绕入世十年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舆论界、学术界展开了各种分析和作了不少判断,大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入世归因论。这种观点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持高度肯定态度,并将其主要原因归结为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开放竞争效应,特别是开放激发了市场微观主体的内在活力,使得中国企业在“与狼共舞”中得到锤炼,提高了竞争力,典型代表是中国的汽车、家电等行业。
二是融入世界论。这种观点强调中国通过入世锁定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发展路径,使得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化,在新世纪承接了发达国家新一轮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从而依托自身优势获取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产业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典型代表是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通讯等行业。
三是保护扶持论。这种观点认为一些产业之所以没有受到开放冲击,主要是入世时对相关行业设定了过渡期或例外条款,在一些敏感领域对外资进入增加了股比限制或地域门槛,还在世贸组织规则范围内出台了大量的扶持调整政策,从而有效避免了相关行业在与外资竞争中陷入不利地位,给相关产业调整留出了必要的时间空间。典型代表是粮棉油糖等农业行业,汽车、石化等部分制造业,以及银行、保险、电信等服务业。
四是开放过度论。这种观点对入世以来中国产业竞争力评估持否定态度,认为国内一些敏感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一些核心领域被外资控制,即使在汽车、电子等规模扩张迅速的产业领域,也整体处于产业链条低端,核心零部件和研发设计均掌握在他人手里,并未形成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甚至有观点认为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市场换技术”是失败的,加入世贸组织需要更多反思和总结。
上述观点,各有论据、各有侧重,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事实上,中国入世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均属一系列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四个视角透视入世十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开放带来的巨大竞争效应是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内在因素
加入世贸组织前,中国的对外开放总体处在单方面、以试点为特征、有限范围和领域的政策性开放阶段,许多领域仍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国有经济占据较大比重。加入世贸组织,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阶段。从产业角度来说,主要是通过外贸经营权改革,实施国民待遇,改组和改造国有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措施,促进了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的形成。2001年到2010年,我国外贸总额中的国有企业比重从43%降至20%,外资企业从51%升至55%,民营等其它经营者则从6%上升至25%。
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贸易摩擦中经历了艰难调适,经受住了多种严峻考验,特别是“人”的因素和潜能被大大地激发,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人力资源通过在国内外企业之间流动,也带动了大量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流动,在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等服务业领域,国内企业在竞争压力下学习借鉴外资的先进管理模式,加快了业务创新,改善了服务质量。这些企业的管理架构、内部治理和经营理念的变化,都已具有了明显的国际化管理理念的特征,正成长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本土跨国企业的主力军。
(二)劳动力优势和国内大市场是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
我国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典型的大国经济特征:一是丰富的低廉劳动力储备,二是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三是容量巨大的国内市场。这三个因素是大部分国家产业发展所不具备的、我国独有的显著优势。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9.8%,削减了大量非关税壁垒,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这在客观上为我国发挥上述优势创造了条件。
这给我父亲长了脸,歪嘴的次数一多,人居然可以坐起来,虽口齿不清,也能表达出个大概。春节祭祖,族亲婚娶,他硬要去呢。用轮椅推到祠堂,我站前排、坐上席,他挤在人堆里。我心里蛮别扭,他倒是开心得很。我当校长那年,几次喝喜酒,都被请入上席首座,真是受宠若惊呀,面对族长和那些老成,忐忑不安,一餐饭要掉好几次筷子,李打油干脆抓一把筷子放在我背后的供案上。我父亲每每看到这个细节,嘴就跑到耳朵家去了。
从国内纺织、家具、轻工、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许多产业的发展路径看,大致都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利用劳动力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二是依托内需和外需市场,形成了显著的规模效应;三是依托产业集聚效应向上下游延伸,提高了整体行业竞争力。以汽车产业为例,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进口关税大幅度下降,许多研究都预测进口会大量增加,冲击国内市场。但中国不仅没有出现汽车进口激增的情况,国内汽车产量也从2001年的230万辆增加至2010年的1827万辆,跃居世界第一;汽车出口也出现飞跃式增长。2010年整车出口量达到57万辆,且主要是自主品牌汽车。
(三)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入发展是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外部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十年,是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十年。我国加入《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后,实行了信息技术产品进口零关税,从而跟上了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浪潮。一大批国内电子信息企业在与国际产业和市场融合过程中,通过为外资企业配套、服务、共同研发等途径,锻炼和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实力。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步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其中华为和中兴通讯已跻身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前五强,海外销售占到总收入的70%。
这十年也是服务业全球化与外包迅猛发展的十年,在服务业信息化、现代化基础上,大量生产性服务业从传统制造业中分离出来,逐步形成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既相互分工又紧密融合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国依托较强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在岸和离岸外包,成为全球第二大离岸服务外包目的地市场。2001年到2010年,我国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2%提高到4.6%,服务出口总额的世界排名从第12上升到第4位;服务进口从2.6%提高到5.5%,服务进口世界排名从第10位上升到第3位。
(四)独特的体制特色是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制度保障
这种体制优势在加入世贸组织应对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学习培训和法律法规清理活动。自1999年开始,中央政府部门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与之相关联的全国性培训、宣传工作广泛进行,使得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反不正当竞争、透明度等市场经济原则和规则意识等,逐步渗入政府的执政理念和企业群体的经营观念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二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各地方、各部门、各领域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推出了大量结构调整政策,充分发挥出积极效应。例如在农业补贴领域,我们不仅有权使用不受限制的“绿箱”补贴,而且获得了对农业提供占农业生产总值8.5%的“黄箱”补贴权利。十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以及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三、换一个视角审视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背后的隐忧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中国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也积累下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其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发展路径依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两难。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并通过国内快速工业化扩张,积累起了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金融危机前,这种生产能力主要通过国际市场得到有效释放。但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长期积累的产能通过国际市场释放的空间在进一步缩小,国内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如何继续通过国际大市场消化这些产能、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势头,同时加快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提高经济内生性持续发展动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破解的难题。
其二,一定程度上锁定了“产业分工地位”与提升价值链条的两难。在近年来深入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获取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一方面受所处的工业化现代化阶段决定,整体上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位置。发达国家由于控制了高附加值的品牌、研发、设计等前期高端生产流程,以及物流、销售和市场开发等后期服务环节,占据了较高的利润空间;中国则由于承担低附加值的中期生产加工,虽然获取了大量贸易顺差,但真实获益微薄。如何谋求在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框架下,通过竞争与合作不断培育动态比较优势,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人才、智力等方面的差距,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的目标,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
其三,一定程度上固化了“既得利益格局”与激发内生增长活力的两难。我国在“复关”和“入世”谈判过程中,一直不断深化外贸、价格、税收、汇率等领域的改革,加入世贸组织后,则进一步完善了行政许可、反垄断等重大领域的规制,这些都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但近年来,国内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的动力有所减弱,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垄断行业改革相对滞后,服务业领域准入限制仍然较多,资源能源和环境等价格形成机制尚未理顺,特别是一些垄断部门的实力增强后更趋于自我保护,对政策决策的影响加大。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国内结构的调整,也客观上造成了市场竞争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如何破除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完善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是新形势下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内在要求。
四、对下一个十年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第一,继续以开放促竞争,激发微观主体的内在活力。不仅注重对外开放,更应注重对内开放,通过放开一些领域对内资的限制,进一步打破垄断和保护,着力营造更加公平和透明的市场环境,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准入机会,激发经济的内生性增长潜力。
第二,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为企业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撑。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承接大型工程项目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电力、通讯、铁路等大型成套设备的显著竞争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大市场的积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内需市场规模的日益增大,企业应充分依靠内需降低成本、完成积累、实现创新,走内外需并重发展的路径。
第三,推动引进来、走出去协调发展,培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既要在吸引外资的同时,积极引进其搭载的各种软要素,也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走出去”软硬环境,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质资源,吸引优秀人才,引进先进智力,不断提高整合全球优势要素的能力。
第四,促进产业分工与融合,以服务业发展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紧紧抓住新一轮以服务业为代表的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依托我国巨大生产制造能力派生出来的服务需求,加快推动服务外包、物流仓储、创业咨询、金融保险、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分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