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自强的华美乐章

2012-04-02王厚明

党政干部论坛 2012年8期
关键词:蛟龙飞天交会

王厚明

独立自强的华美乐章

王厚明

“神舟九号”圆满结束飞天使命,“蛟龙七号”成功完成海试任务,如果说上天书写了中国梦想的高度,那么入海则书写了中国梦想的深度。无论是深度还是高度,其背后都是中国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在国际舆论看来,神舟飞天、蛟龙入海正在成为中国“更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甚至有西方媒体将过去的这几天称为“中国历史性一周”,中国的大国地位和政治影响进一步深化。所见所闻国人为之惊喜,自豪之余更多的是激励。

独立自强需要满怀忧患。1992年,当中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世界航天大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经行进了30年。尽管当时我们已经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却几乎一切从零开始。特别是在西方对我实行高科技技术严密封锁的情形下,依赖进口和合作都只能是权宜之计,指望西方将核心技术推广于我只是一厢情愿。当卖掉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当全球13台根域名服务器有10台设置在美国,当国产发动机甚至无法承载超过50人的飞机……面对与美、俄等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我们等不得、慢不得,中国要赢得世界的尊重,必须要走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精彩。新时期的青年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在经济建设转型和加快国家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在单位建设中赢得一席之地,在组织群众中赢得尊重认可,就要始终心怀忧患,保持清醒头脑,常思精神斗志松没有,常查工作失误在哪里,常找短板不足有多少,常比实践差距大和小,切实认清差距,看到弱项,找到软肋,跳出自我满足的井底,走出平庸徘徊的怪圈,不等不靠,奋起直追。要敢与强手作对手,敢与尖子比高低,敢与先进争荣誉,用斗志凝气,用素质说话,用能力撑腰,以强劲的进取动力点亮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独立自强需要跨越发展。20年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飞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从自动交会对接到手动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成功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顺利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跨过美俄从单舱到多舱的40年历程,直接采用多人多舱的设计方案,轨道舱可留轨半年,继续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而“蛟龙号”也只用了10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同类型载人潜水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从部件数量比例而言,“蛟龙号”目前的国产化率已达到58.6%,即使国外不再卖给我们任何部件,我们的“蛟龙号”完全可以用国产部件替代,“蛟龙号”已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回望飞天探海之路,中国的载人航天、潜海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开始我们就站在了高起点上,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都是我国独立自主突破的。国人以高为追求,以严为标准,以新为起点,任务再重压不倒,技术再难挡不住,环境再苦摧不垮,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多重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阶段,每个人都应以强国富民为己任,精学高科技和信息化知识,努力在一专多能上强素质、求作为。

独立自强需要奋发图强。短短20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成为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而“蛟龙号”完成水下7000米的下潜也标志着中国具备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辉煌的背后,记录着无数航天人、海试人的奋进。这种奋进,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种奋进,是甘于寂寞的埋头苦干。航天人、海试人的实践启示我们,独立自主需要奋发图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每个人都必须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以崇高的追求和执着的信念,满怀创业建功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努力用青春和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人民”写在工作岗位。

猜你喜欢

蛟龙飞天交会
“织交会”打造大朗样板
飞天之梦
蛟龙出海
海底蛟龙093A畅想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2019年,水交会来了!
蛟龙,蛟龙!勇者无敌
蛟龙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