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任务型导学单”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2012-04-02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26151王志勇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26151) 王志勇
用“任务型导学单”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26151) 王志勇
一、“任务型导学单”的体例结构
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双休日任务型导学单设置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周内容回顾与重现。由两个小部分构成,一是知识结构的建构,教师列出结构提纲,学生根据结构提纲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二是重难点知识再现,把课堂上重要或者比较难懂的内容呈现在讲义上,避免学生阅读教材时疏漏或者抓不住重点。
第二部分是典型问题及措施。由两个小部分构成,一是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二是典型错题重现及解析,这是在课堂练习或配课练习中错误率较高的题,让学生原题重做或稍加变式并配解析。
第三部分是配课训练。由于下周有新的内容,因此配课练习的答案及解析一般由课代表公布,同组互批合作解疑,不能解决的问题交老师在下周上课时解疑。
第四部分是疑难反馈。由学科代表把学生反应较难的问题集中反馈到教师处,由老师课上解决。
二、“任务型导学单”的编制过程
一般在星期四晚前完成这项工作。
首先,整理本周所上新课的内容,梳理本周所授内容中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反思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最好从新的角度来分析,注意思路、方法的引领,不能就事论事,就知识论知识,应该告诉学生怎么纠正不正确或者说不完整的认识,也就是理清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
其次,梳理平时收集和整理的错题,分析这些题目错误的原因,并给这些题进行解析,最好不要与课堂讲解时的思路相同,因为有些学生运用上课老师分析的思路已经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了,因此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解析,否则学生还是看不懂,白白浪费时间。
再次,根据本周新授内容和典型错误选择配课训练题,题目的量一般不要太大,一般以15分左右为宜,选择题10个左右,综合题一个就可以了;预测这些题目中哪些可能存在问题,给这些问题附答案和解析。
最后,上述这些工作完成后,把样稿给备课组长或者审阅人进行审稿,准确无误后印制发给学生使用。
三、“任务型导学单”的特征
真实性:编制内容是本周所学的内容,是学习内容的真实再现,没有其他与本周内容无关的知识,更不是随意编制一点内容或者以练习来替代。
针对性:编制内容不是本周所有内容的罗列,突出本周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而是本周教学内容中学生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分析和练习巩固。
基础性:导学单编制的内容是本周上课的基础知识,它不是补充新知识,不是增加上课的新材料或者背景,不是对上课知识的拓宽和加深。
自主性:导学单是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制而成,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是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展开的,不需要老师讲解灌输,完成这样一份内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
选择性:内容虽然全体学生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学生通过知识结构的回顾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就可以忽略重点知识再现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所列出的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也可以不仔细学习老师给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果配课训练中的内容都正确了,也可以不看其中的解析内容。
四、实施后的几点反思
提高认识:有些老师认为这又是一个花架子,费神劳命,学生好不容易可以有一点自主学习的时间又要进行规划安排;另外还有些老师认为这些材料编制后,学生根本是不看的,他们只在乎把后面的题目做完了就行,因此编制这些没用,还不如给一张练习卷有用。其实编制双休日“任务型导学单”是针对学生双休日在家时间较长、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低、自觉性相对较差,而家长、社会期望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的补救措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觉性比较强以后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另外,如果双休日给一张练习卷学生做,讲评的时间没有,做了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适量的题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又能及时核对答案。主要问题分析、错题分析及配课训练中有关题目的解析必须要有而且要分析到位,不能以为这些内容上课已经分析很仔细了,再写就是浪费时间、浪费讲义的空间等等。因为没有这些分析,学生有些不理解的内容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这些不理解的问题往往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又没有把老师分析的方法和内容记录下来,必须详细分析。准确定位:双休日“任务型导学单”是对本周内容的回顾、问题的分析和适量的练习,不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拓展和加深。重难点知识重现应该是学生错误较多、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另外,学生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应该与同一备课组内的其他老师协商一致,定位要准确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集思广益达到最优化。设置的配课训练应该是围绕本周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起巩固强化作用。
强化落实:双休日“任务型导学单”由于前半部分内容是知识的回顾、分析和复习,要依靠学生自觉,对一些不自觉的学生通过“兵查兵、兵督兵”的形式加强督促。对一些学生通过合作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要在下次课重点分析,不能答案核对一下就结束。为了防止学生懈怠要抽足量的作业进行批改,最好给顺应性评语,这样效果才会好。
合理安排:各部分所需时间要合理安排,不能有些环节时间花多而有些环节时间不够,做到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