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注意细节地理课堂有效
2012-04-02湖南省耒阳市湖南省耒阳市一中421800周文玉
湖南省耒阳市湖南省耒阳市一中(421800) 周文玉
教海拾贝
教学注意细节地理课堂有效
湖南省耒阳市湖南省耒阳市一中(421800) 周文玉
细微之处见精神,此话一点不假。小小细节,有时甚至可能攸关整堂课教学的有效性。
区域地理的教学,其起点或者说出发点是这个区域的位置。区域的地理位置伴随该区域教学过程的始终。正因为如此,教师仅仅在一堂课的开头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是不够的,黑板上应该一直保留有相应的板图!比如,讲授“海南岛”,有必要在黑板上简要标注出海南岛的经纬度位置:画一条20°N的纬线,一条110°E的经线。举手之劳,却能有效避免教师讲授时“空对空”的困境,使得知识传授变得实实在在。因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随时可引导学生联系该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的由来。
自然地理的教学要十分关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从联系的视角看问题的意识。比如,讲授“日本”,日本的地形多山,日本的地质环境为多火山、地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地形与地质这二者联系起来,明确地形成一种成因上的因果关系:日本地处两大板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壳运动使得它地形起伏大,同时使得火山、地震多发。学生深受触动,他们会说:对呀,两者之间是有这么一种关联性。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去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让知识由分散、零碎走向形成“知识串”、“知识链”。
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有很多种,教师讲解时常采取举实例说明的方法。一次课堂教学,教师举例说:非洲西南端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最南只分布至不足35°S,而根据地带性规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可以分布至接近40°S的纬度,这就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影响因素为海陆分布。应该说,例子举得很经典,可惜的是教师仅仅凭借语言进行描述,结果是不少学生觉得似懂非懂。我想,教师讲解时如果能在黑板上以示意图的形式绘制出来,效果应该会好很多:勾勒出非洲南端的陆地轮廓,标注35°S纬线和20°E经线。这样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直观、具体、一目了然。既能增加学生的探究空间,又强化了对具体知识的认识,知识的掌握变得有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