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课异构“山地的形成”设计的比较和感悟

2012-04-02江苏省天一中学214101杨益芳

地理教学 2012年19期
关键词:山地探究活动

江苏省天一中学(214101) 杨益芳

同课异构“山地的形成”设计的比较和感悟

江苏省天一中学(214101) 杨益芳

自2001年起,我校每年秋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很大规模的同课异构活动。由于参加活动的老师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敢于创新教学方式,所以每次活动后的收获很多。2009年,我和江苏省常熟中学的邵俊峰老师,上海延安中学的华平生老师共同上了一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下面把这节课三个人不同的设计和自己的感悟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课题的选择

选择这一课,源于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困惑:一是教材中涉及很多地理专业术语和山脉,这些内容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和陌生,如何把这些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简洁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几遍教下来感觉很困难;二是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平原上,对山地的认识很少且有一些误解。课前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山地本身存在很多劣势,开发利用的价值不大。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山地开发的潜力,激发他们开发山地的热情,也促使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一课;三是平时上课感觉这节内容很难设计合适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异彩纷呈的导入

我的导入:首先给学生呈现10幅山地的图片,分别从山地的整体形态、山顶形状和山地纹理三个角度让学生感知山地形态的差别;接着出示四句诗让学生品味山地,四句诗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再接着给学生出示“中国地形图”,设问我国山地经济和人口分布比平原地区差的最根本原因(和人类开发利用山地的水平相关)?引导学生认识到山地开发的潜力所在;最后假定未来平原上不能再容纳更多的人,山地将成为人类新的集中居住地,如何来开发和利用山地(激发学生开发山地的热情)?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华老师的导入:首先从上海到无锡的行程谈起,感慨上海和无锡之间的交通非常方便;接着假设如果把中国的秦岭搬到上海和无锡之间,两地之间的道路如何修?说明山区修路常用的两种方法——修盘山公路和挖隧道,引导学生认识平原和山地交通方式的差别;再接着分析上海的佘山和无锡的惠山对两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山地自身价值和开发潜力;最后手绘几幅简笔画对比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山地形态认识的差别,得出结论:山地有一共性之处即高低不平,并追问导致山地高低不平的原因?转入到新课的学习。

邵老师的导入:首先呈现2009年12期的《中国国家地理》封面上的特别策划“奇路中国”和平原道路形状图,让学生感知两地交通建设难易程度的差别;接着分析案例——台湾岛的交通建设,总结山地交通建设的一般规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后以一幅漫画“成山的故事”,导入山地成因的学习。

比较三人的导入可发现:① 立意惊人一致,都是让学生认识到研究和学习山地的实际意义。但呈现方式又各不相同,我是通过比较我国山地和平原地区发展现状的差别来启发学生的;华老师是通过上海佘山和无锡惠山对两地经济的实际影响来启发学生的;邵老师是通过台湾岛道路建设的案例分析,总结山地交通建设的不易之处来启发学生的。② 注重学生学科视角的拓展。我选用了四句经典的诗句;华老师画了很美的素描图;邵老师引用了一幅寓意深刻的漫画。③ 拓展了导入的功能。邵老师通过台湾岛道路建设案例的分析,既让学生理解了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落实了“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影响”的课标要求,还节约了课堂时间,可谓“一石三鸟”。华老师手绘的素描图既拓展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又让学生找到了山地的共性之处——高低不平,帮学生点明了理解本节多种专业概念背后的关键所在;相比之下,我的导入功能比较单一。

三、各显神通的难点突破

本节内容的难点很多,其中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原因的分析这一难点的突破,两位老师可谓“各显神通”。

华老师的方法:首先自己和学生一起利用长条橡皮做小实验。两个手指挤压橡皮,让学生观察橡皮中间表层部位的变化,思考引发变化的原因,由此推想,背斜顶部岩性的坚硬度如何?接着告诉学生巫峡的地质构造是背斜,请学生思考背斜处形成峡谷的原因?在橡皮的帮助下,学生很快理解了背斜成谷的原因;接着华老师又绘制了板图,详细讲解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邵老师的方法:首先帮学生理清课本上的结论;接着设问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在弯曲状态下各受什么力的影响?接着请学生用一支粉笔演示背斜顶部在张力影响下的弯曲情况;接着出示一幅背斜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山顶处的裂缝,让学生想象此山在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外力作用下,顶部的形状会发生怎样变化?再接着,邵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褶皱图,让学生用黑板擦擦除背斜的相应部位,演示背斜顶部的侵蚀过程,再现自然界几千万年间才能出现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最后,出示了一幅自然界非常震撼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图片,让学生感知这种现象的实际存在。其中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时,闹了一些笑话,课堂气氛掀起了一个高潮。

比较两位老师难点突破的方法可以发现:有两处共性:① 利用相应的教具和图片创设情景,启迪学生思维;② 设计了操作性强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再从两位老师设计的精致度上看,有三处不同:① 教具选择,“长条橡皮”比“粉笔”更能准确演示背斜和向斜的弯曲;② 成因分析,学生在黑板上的擦图再现的过程比老师的画图讲解印象更深;③ 突破难点的环节,邵老师比华老师多了三个,一个是开头先理清书上结论的要点,一个是中间呈现一幅背斜山顶部裂缝的图片,一个是最后用实际自然界的地貌景观图验证书上的结论。可见,邵老师突破难点的过程更加细腻、周密、到位。

我的方法:先播放一段“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动画,接着让学生观察背斜和向斜处地貌的变化情况,最后要学生说出引起该变化的成因。整个动画播放的时间大概半分钟,而且我只给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动画后,让学生独立思考了大约一分钟,就直接叫学生回答问题。结果是学生对背斜和向斜处地貌的变化能准确回答,而成因的分析并不到位。和他们比较我突破难点的方法有些简单,没有设计出真正有效的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形成原因的来龙去脉。

四、彰显功力的探究活动设计

新课程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节课中三人探究活动的设计水平差异很大。

华老师设计的探究活动只有一个:叫学生画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剖面示意图。在学生动手画之前,他自己先示范性地画出了褶皱山的剖面示意图,把其他两个留给学生去发挥。其中,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来画,其他同学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的方式呈现出来。

华老师设计的探究活动对我的启发主要有以下三点:① 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 用画图的方式检验学生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比做填空或选择题更到位,更有效;③“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是地理学习必备的一项技能。

邵老师设计的探究活动有三个:① 关于背斜、向斜判别的探究;② 关于背斜、向斜地表形态的探究;③ 关于褶曲处能否修建隧道的探究。三个探究活动中第一个较简单,由学生自主完成;第二个探究活动在难点突破中已有描述,这里不再赘述;第三个探究对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因为学生对拱形结构和地下水的运动状况认识不够。邵老师在探究前给学生看了一幅日本“纸桥”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座纸桥不易倒塌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判断修隧道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处?主要考虑哪些因素?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回答得非常到位。

邵老师设计的探究对我触动最深的是:“纸桥”选择的别具匠心。我在讲这个知识点时,用的是课本上活动题的图,那幅图比较抽象,且之前我没有对学生做一些必要的解读,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答案。所以,当自己的教学资源比教材资源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应该大胆替换。

我设计的探究活动有四个:① 假设你是一名地质学家,建议在图中甲乙褶曲中何处寻找地下水、石油和开凿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理由?② 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试分析在该地修建一大型水库的可行性?③ 如果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你会怎样区分褶皱山和断块山?④ 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可投资开发山地哪些资源?在开发资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和他们比较,我设计的探究活动主要的不足有:① 探究设计偏难,如第三个探究,没有专业的地质、地理知识作支撑,是很难做到的;② 探究设计偏烦,第一个探究,让学生在同一幅图上完成三个选择,比较繁琐且难度很大;③ 探究设计实效较小,如第二个,学生只能泛泛而谈,没有较深层次的认识;④ 探究设计操作性不强,四个探究设计更像是四个问答题。

五、几点感悟

1.一节课中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真正的探究活动至少应有三个环节,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到实际中去验证问题,要完成这些环节,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讨论分析、实际求证,有些甚至要等到积累的知识逐渐丰厚后才能着手探究。所以在课堂上应主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发现问题,提供探究的步骤、方法——知道如何实施探究,真正的实践过程可让学生课后进行。如本节内容中背斜处找石油、天然气、向斜处找地下水,这样的探究活动必须有一定地质学基础知识,否则,探究过程就是形式主义。

2.课前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很重要。在我们所上的三节课中,老师都没有真正了解学情,而是把课本上的所有知识都一一讲解。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就会的知识老师在重复,占用了课堂的时间,学生不能理解的难点知识,因为课堂时间所剩不多,老师还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透彻的分析。这样一节课下来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懂的知识老师在重复啰嗦,学生不懂的知识老师又没有深入分析,最后学生对一些规律、结论的理解,还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完成。久而久之,学习就变成了纯粹记忆的过程,没有感悟和发现的乐趣,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3.呵护学生朴素的回答,保持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学生用自己“原生态”的语言回答后,老师往往把他们的话进行“深加工”,加工成“标准化”答案,并让学生记下这些“标准答案”,让他们以后回答此类问题也就用这个“标准”答案。如果长时间这样做,至少会带来两个弊端。一是课上学生不积极思考。学生逐渐会发现不论自己怎么说总说不到老师的标准答案,反正一会儿老师会给标准答案,就慢慢等吧。这样课堂就演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学生成了“旁观者”。二是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用一个所谓“标准的答案”禁锢学生的想法,势必会弱化学生的求异、发散思维能力,没有这两种思维能力作支撑,学生何来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山地探究活动
山地草甸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