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中的一些偏差——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为例
2012-04-02江苏省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4206彭琰清
江苏省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4206) 彭琰清
随着课改实践的逐步深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被教师广泛地运用。应该肯定,“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开展“合作与探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教学意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同样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运用起来差别很大,有的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就七年级地理上册中的“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课例,谈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中出现的一些偏差。
该课发给学生的学案中“导学问题”部分摘录如下:
1.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吗?请说出主要的几种语言名称。读课本第75页上的地图说出它们分布的地区。(注:反馈教学中学生回答顺利。)
2.汉语除了在我国使用之外,还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使用?对照书后“世界政治地图”,在图4.13中找出这些国家和地区。(注:反馈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提示下也基本顺利回答。)
3.你知道宗教是怎么产生的吗?你知道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是哪三大宗教吗?(注:反馈教学中学生回答顺利。)
4.根据老师所展示的图片,请说出它们分别信仰什么宗教?并说出这三种宗教的分布地区。(注:预习过程中没有提供图片,反馈教学中呈现英国人、阿拉伯人和泰国人的宗教信仰,因课本中也有这些图片,学生回答也较顺利。)
5.根据老师所展示的图片和投影,回答:这些建筑分别是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并说出它们的主要特点。(注:预习过程中没有提供图片,反馈教学中教师呈现一些寺庙等宗教建筑,学生参考课本中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景观”也能基本顺利回答。)
6.根据老师所给的几幅文化遗产的图片和投影,说出它们是哪种宗教留下的遗产,并说出任意一幅图的名称。(注:预习过程中没有提供图片,反馈教学中呈现龙门石窟、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图片,反馈提问中部分学生认识布达拉宫,而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没有学生认识。)
7.每年的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这是哪种宗教信仰者所过的节日?你能说出他们在这天的主要活动吗?请表演一个与之有关的节目。(注:反馈提问中前2小题绝大部分学生知道,第3小题在老师提示下也能说出一些,第4小题没有处理。)
8.读投影图片回答:这两幅图中所画人物与哪种宗教有关?请说出他们的姓名和生活时代,简述他们的主要贡献。(注:预习过程中没有提供图片,反馈教学中呈现鉴真东渡、唐僧西天取经图片。鉴真东渡没有学生知道,唐僧西天取经学生都知道。他们的生活时代较少人知道,而“简述他们的主要贡献”没有反馈。)
9.你能说出本地居民所信仰的宗教和宗教建筑吗?(注:反馈提问中学生知道佛教与寺庙、基督教与教堂等。)
10.除课文中所讲的宗教外,你还能说出其他宗教信仰吗?(注:反馈讨论中出现道教、天主教、喇嘛教、东正教等。)
11.附加题(抢答加分题):请说出三大宗教的经典著作。(注:反馈中有少数学生知道圣经,教师说出了金刚经和古兰经等。)
该课的组织教学形式: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本课的学习思路,首先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分别负责以上1——10道问题,要求按小组阅读课文、地图,并相互讨论,完成以上10个问题,时间为10分钟。然后教师按顺序提问以上问题,反馈学生自学的情况,各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在黑板上给每小组分别记分,回答正确者得满分10分,回答不完整视情况扣分,本小组不能完成的问题由其他小组抢答,并给抢答的小组加分。
按理说,这种组织教学的形式对初一学生来说很具有吸引力。有几个好表现的学生一听说可以记分就跃跃欲试。如果本课学习目标定位准确、问题设计合理、操作过程得当,完全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事实并不令人满意。笔者就以上“导学问题”的设计和操作过程存在的偏差分析如下:
一、过分追求“问题”的可探究性,导致“问题”的设计偏离了教学目标
关于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3)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从课标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并不高,教师可根据课标要求,再结合教材上的图文资料和现实生活,设计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即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初衷也确实如此,而且从以上“导学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思考的非常多,教材钻研的非常深入,既注重了基础知识,又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可以说是基础目标与发展性目标都兼顾到。问题在于:为了让每个问题更具有探究性,教师拓展得太广太深,有些问题需要充裕的时间准备。如果这种设计是用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开展研究性学习尚可,但作为新课教学则不切实际,结果超出课本的内容几乎都无法顺利完成。如:第6小题呈现出的龙门石窟、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学生几乎都不认识(据了解,历史课本中有,但尚未学到);第7小题中“请表演一个与之相关的节目”就没有处理;第8小题中鉴真和尚东渡学生都不知道(历史课本中也有,也尚未学到),而“简述他们的主要贡献”问题太大,简直可以单列一个课题来讨论,因此课堂上也没有作处理;第10小题“除课文中所讲到的宗教外,你还能说出其他宗教信仰吗?”在反馈讨论中出现了道教、天主教、喇嘛教、东正教等等,有的只是三大宗教的演变或分支,有的教师自己也搞不清楚,不如不讨论;最后的附加题中,三大宗教的经典著作学生很少知道,不如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去学习。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11道“导学问题”中,从第1——5小题为止,本课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落实,而且难度小,教学活动进展顺利,教学用时也较短。而从第6——11小题都属于拓展性知识,问题难度较大,耗时较长,也就是说,本课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拓展性知识上。在这些拓展性问题中,笔者认为最有价值的是第9小题“你能说出本地居民所信仰的宗教和宗教建筑吗?”当然提法还可以更严谨、更通俗一些,如“你知道当地有哪些宗教建筑和宗教信仰吗?”(这个类似于课本上的活动题“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收集有关宗教的报导,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这个问题上,有的教师上课处理得就很好,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后,就提出类似的问题,如:让学生举例说明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有学生反映:“我奶奶信佛,经常到庙里去烧香”,“邻居婆婆信基督教,要到教堂做礼拜”,好多学生知道普陀山、九华山等著名的佛教名山,经常有人去旅游、烧香等等。通过这些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讨论,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宗教文化,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由于该课的一些导学问题设计的过难,而且导学问题中第4、第5、第6、第8小题都需要根据图片资料来完成,而教师并没有在学案中提供相应的图片资料,学生无从下手,这都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过分追求课堂活跃的形式,导致部分学生个体学习效果下降
这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预习的有效性不高
首先,分工预习的办法本身并不利于学生学习。把10个问题分给10个小组预习,然后开始反馈讨论,每个学生对其他小组的问题乃至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并不熟悉,有时候比没有预习更难进入角色。因为有人已经准备好了,老师一提问马上就有人回答,没有作预习准备的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甚至还没有反映过来就算通过了,变成别人学完了就等于自己也学完了,这显然有些荒谬。
其次,当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老师说明本课的学习要求后,开始预习10分钟。而学案中第4、第5、第6、第8小题都需要根据图片资料来完成,但教师并没有在学案中提供相应的图片资料,而是在过后的反馈提问过程中才提供这些资料。也就是说,在预习的10分钟里,第4、第5、第6、第8小组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要干什么,要即将面临怎样的问题,白白地浪费了10分钟时间。
2.记分的公平性较差
按教师的说法,回答完全正确给10分,回答不完整的视情况扣分。首先是每小题的难度差异很大,开始几小题较容易,各小组都得了满分,往后的问题难度越来越大,各组都很难得高分;其次是对学生回答不完整的教师就看情况打分,得8分、6分、5分不等,打分的随意性较大。教师的主要目的好象是在完成一个个问题,有时甚至忘了给学生记分。因此,学生情绪大受影响,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差,遇到后面的问题又越来越难,经常只是固定的几个学生在回答,各组分值相差很大。
3.学生主动参与面较小
分工学习就把学生固定到某一块知识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面较小,而各小组派出的代表也就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在后面的难题抢答中,始终都是这几个活跃分子在表现,大部分学生是在观看。加上教师记分的随意性较大、问题难度又较高,整节课越往后越冷淡。而且本人注意到,有的活跃分子可能并不是平时学习认真的学生,在他们的抢答过程中,有些学生流露出不屑的表情,或冷眼旁观。同时,得分高的学生(小组)教师并没有给予相应的奖励,所以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也不断下降。
由此可见,“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要取得成功,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如“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紧扣教学目标,“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过程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等等。个体学习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全体,在教学形式与效果两者中,应该首先考虑到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然后考虑采取何种操作过程进行落实。凡此种种,只有考虑周到,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