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古“赞”义与“赞辞”考述

2012-04-02高明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孔颖达郑玄注疏

高明峰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赞”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文选》收录有“赞”体,选录了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并序》、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各一首;又另列“史述赞”、“史论”二体,分别以《汉书·述高纪赞》一首、《述成纪赞》一首、《述韩彭英卢吴传赞》一首与《后汉书·光武纪赞》一首为史述赞类,以班固《汉书·公孙弘传赞》、《后汉书·二十八将论》等八首为史论。其关系错综,欲明其故,需详考“赞”文之源流。

“赞”文研究,主要有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明吴纳《文章辨体序说·赞》、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赞》、近人刘师培《文心雕龙讲录二种》之《文心雕龙·颂赞篇》、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颂赞》、今人钟嘉芳《汉魏赞文研究》[1]、张立兵《论先秦两汉的颂、赞、铭、箴》[2]、李成荣《〈文选〉赞体文起源考辨》[3]39-41、李成荣《先唐赞体文研究》[4]、张立兵《赞的源流初探》[5]139-141等。各家观点时有出入,亦不乏疏失之处。笔者参考以上论著,详考上古“赞”字释义以及作为后世“赞”文渊源的“赞辞”。

“赞”,《说文》云:“赞,见也,从贝,从兟。”段玉裁注曰:“此以叠韵为训,疑当作所以见也,谓彼此相见必资赞者。士冠礼‘赞冠者’,士婚礼‘赞者’注皆曰:‘赞,佐也。’《周礼·大宰》注曰:‘赞,助也。’是则凡行礼必有赞,非独相见也。”“铉曰:‘兟音诜,进也。’锴曰:‘进见以贝为礼也。’”[6]280《玉篇》:“賛(赞),子旦切,佐也,遵也,助也,具也。”[7]584可见“赞”字本义当是“进见以贝为礼”,引申为“助也,佐也”。

考察有关文献发现,“赞”字释义又由“佐也”、“助也”进一步引申为“明也”、“告也”。

《周易·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王弼注:“赞,明也。”孔颖达正义:“赞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训为明。”[8]323

郑玄有《尚书赞》,关于其篇名题“赞”之原由,孔颖达云:“《易》有《序卦》,子夏作《诗序》,孔子亦作《尚书序》,故孔君因此作序名也。郑玄谓之赞者,以序不分散,避其序名,故谓之赞。赞者,明也,佐也。佐成序义,明以注解故也。”[9]1

《尚书·皋陶谟》载皋陶向禹陈古人九德,认为顺于古道,可致行。禹赞同并嘉许之,重其言以深戒帝。皋陶因而谦之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孔颖达正义引郑玄注云:“赞,明也。襄之言畅,言我未有所知,所思徒赞明帝德,畅我忠言而已。”[9]111

《书序》载:“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孔颖达正义:“礼有赞者,皆以言告人,故赞为告也。”[9]219-220

《尚书·皋陶谟》载皋陶因受禹嘉许后谦之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孔安国传云:“言我未有所知,未能思致于善,徒亦赞奏上古行事而言之。”[9]110

值得注意的是,上引《尚书·皋陶谟》“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一句,郑玄和孔安国分别训“赞”为“明也”、“告也”(即“赞奏”),故知此二义可互通。

刘勰《文心雕龙·颂赞》云“赞者,明也,助也”[10]338,刘师培《文心雕龙·颂赞篇》称“赞之训诂:(一)明也;(二)助也。本义惟此而已”[11]153,所言甚是,唯此二义并非“赞”字本义,皆是其引申义。

与“赞”相关的,是上古出现的大量“赞辞”。

《尚书大传》载乐正的赞辞:“舜为宾客,而禹为主人,乐正道赞曰:‘尚考大室之义,唐为虞宾,至今衍于四海;成禹之变,垂于万世之后。’于时,卿云聚,俊士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郑玄注:“舜既使禹摄天子之事,于祭祀避之宾客之位……乐正,乐官之长,《周礼》曰大司乐。”[12]27-28刘师培《文心雕龙·颂赞篇》认为“此为赞字见于古书之最早者。当为赞礼之赞,有助字之义,犹言相礼也”。[11]154这是祭祀时由乐正唱诵的赞辞,内容主要是赞颂舜仿效尧禅位于禹,在祭祀时避居宾位。形式上则采用四六句式,骈散兼行,“尚考大室之义”为单句,“唐为虞宾,至今衍于四海;成禹之变,垂于万世之后”则属偶句双行。

《尚书·顾命》载康王受册命后又祭祀先王:“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上宗(即大宗伯)曰:‘飨!’”孔安国注云:“祭必受福,赞王曰:‘飨福酒。’”然后太保又祭祀先王:“太保受同,降,盥以异同,秉璋以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哜,宅,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孔颖达正义云:“太保受同,降自东阶……祭讫,乃受福。祝酌同以授太保,宗人(小宗伯)赞太保曰:‘飨福酒。’”[9]513-514由此可知,因“祭必受福”,故“飨”(“飨福酒”)成为祭祀中固有的赞辞,唱诵赞辞的有大、小宗伯。

《仪礼·士冠礼》载加冠行礼时“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13]49-50这些祝辞(即赞辞)提出了冠者德行方面的严格要求,并表达了对其福寿的美好祝愿。形式上均为四言句,多两句一韵,通篇押韵,适于唱诵。

以上所列均为仪式赞辞。它们是整个仪式的组成部分,由专门之人即“赞者”负责唱诵。《书序》载:“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孔颖达正义云:“礼有赞者,皆以言告人,故赞为告也。”[9]219-220《仪礼注疏》“宰自右少退,赞命”一句下郑玄注云:“赞,佐也。”《尚书正义》载:“益赞于禹曰……”孔安国传云:“赞,佐也。”孔颖达正义曰:“《礼》有赞佐,是助祭之人,故赞为佐也。”[9]99-100“赞者”在仪式中的作用是佐助仪式的完成,主要任务是以言告人,即唱诵赞辞。除祭祀外,“赞者”还出现在诸如冠礼、昏礼、朝觐礼等各类仪式场合中。《仪礼·士冠礼》、《仪礼·士昏礼》均详细记载“赞者”如何导引仪式完成,朝觐会同亦离不开摈、相(即赞礼者)①《仪礼注疏·觐礼》多次提到“摈”,其“啬夫承命,告于天子”下郑玄注云:“啬夫,盖司空之属也。为末摈,承命于侯氏。下介传而上,上摈以告于天子。天子见公,摈者五人;见侯伯,摈者四人;见子男,摈者三人。皆宗伯为上摈。”《周礼注疏·大宗伯》载:“朝觐会同,则为上相。”郑玄注云:“相,诏王礼也。出接宾曰摈,入诏礼曰相。相者五人,卿为上摈。”。上引祭祀之礼中乐正、宗伯担当“赞者”角色。此外担当“赞者”角色的还有“大宰”、“小宰”等。《周礼注疏》载大宰“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赞玉几、玉爵。大朝觐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大丧,赞赠玉、含玉。作大事,则戒于百官,赞王命。王眡治朝,则赞听治;眡四方之听朝,亦如之”,小宰“凡祭祀,赞玉币爵之事、祼将之事。凡宾客,赞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14]48-51;61-63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祝”。《说文》:“祝,祭主赞词者。”[6]6《周礼注疏·大祝》载:“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郑玄引郑众注云:“顺祝,顺丰年也。年祝,求永贞也。吉祝,祈福祥也。化祝,弭灾兵也。瑞祝,逆时雨、宁风旱也。筴祝,远罪疾也。”[14]658据此可知赞辞内容之丰富。

上古赞辞除仪式赞辞外,还有非仪式赞辞。

《尚书·大禹谟》载苗民叛乱,舜命禹领兵征讨,益劝告禹修德致远的赞辞:“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9]99

《书序》载:“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孔颖达正义云:“伊陟辅相太戊,于亳都之内,有不善之祥,桑穀二木共生于朝。朝非生木之处,是为不善之征。伊陟以此桑穀之事告于巫咸,史录其事,作《咸乂》四篇。‘乂’训治也,言所以致妖,须治理之,故名篇为《咸乂》也。伊陟不先告太戊而告巫咸者,《君奭》云:‘在太戊,时则有若巫咸乂王家。’则咸是贤臣,能治王事,大臣见怪而惧,先共议论而后以告君。下篇序云:‘太戊赞于伊陟。’明先告于巫咸而后告太戊。”至于如何治理以除妖,则如皇甫谧所云:“太戊问于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事有阙。’白帝修德。太戊退而占之曰:‘桑穀野木而不合生于朝,意者朝亡乎?’太戊惧,修先王之政,明养老之礼,三年而远方重译而至七十六国。”[9]219-220伊陟所言“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事有阙”等可视为其赞太戊之辞。

《尚书·皋陶谟》篇题后孔安国传云:“谟,谋也。皋陶为帝舜谋。”[9]102在正文中皋陶向禹陈古人九德,认为顺于古道,可致行。皋陶以信实践行古人之德来为帝王谋划谏言。

上引赞辞均与治国理政有关。《周礼注疏》载大宰“王眡治朝,则赞听治”,郑玄注云:“治朝在路门外,群臣治事之朝。王视之,则助王平断。”[14]51大臣有为君王谋划、平断的职责,上引益、伊陟、皋陶进赞,均在履行这一职责。因为是谋划、平断之言,要言之成理,故这些赞辞篇幅较长,且用散体,带有议论成分,显示出与仪式赞辞不同的面貌。

要之,上古“赞辞”在各种仪式及治国理政中经常出现。它们成了后世赞文的最早源头。这些赞辞在形式上有散句,有骈句,有韵语。仪式赞辞为骈句或韵语,篇幅短小,以合唱诵之需;非仪式赞辞则多为散句,且篇幅较长。赞辞内容则与应用场合密切相关,或称颂,或祝福,或劝勉,或议论。

[1]钟嘉芳.汉魏赞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

[2]张立兵.论先秦两汉的颂、赞、铭、箴[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

[3]李成荣.《文选》赞体文起源考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4).

[4]李成荣.先唐赞体文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5]张立兵.赞的源流初探[J].文学遗产,2008(5).

[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7]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陈彭年,吴锐,丘雍,等,重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8]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孔安国,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刘勰,詹锳.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刘师培.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M].陈引驰,编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2]伏胜.尚书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郑玄,贾公彦.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孔颖达郑玄注疏
从官场到书房
一代通儒郑玄
郑玄“文王受命”问题考论
孔颖达论为政之道中的道德因素
郑玄:做官不如读书
硕师鸿儒孔颖达传略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清代浦镗《周易注疏正字》“卢本”发覆
衡水历史名人孔颖达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