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文化的理性思考※
2012-04-01吴胜锋
吴胜锋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文化的理性思考※
吴胜锋
自马克思主义创立开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其重要的使命之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像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绍和传播工作。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推进,同样需要借助于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谈到执政经验时,明确把“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文化关系的问题。本文力求从性质上区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大众的立场和态度等,同时兼论对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所理解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人民大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对人民大众群体特征和群体心理的了解。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还需要借助大众传媒和大众语言等手段和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人民大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时代它所涵盖的外延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了无产阶级和农民这样的劳动者群体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外,民族资产阶级和包括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在内的非劳动者群体也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和构成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人民群众除了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群体外,还包括新出现的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外资企业管理人员等为社会主义生产力作出贡献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表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掌握人民群众,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富有层次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在于,它始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来看,它却不是大众活动的自发的产物,人民大众也不能自觉地形成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工人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必须由无产阶级先锋队把这种科学理论体系从外面灌输进去。他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不同社会阶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和接受的自觉性程度也不尽相同。例如,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共产党员群体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人民群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他们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阶级意识的自觉性不高,因此他们既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型力量如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等,他们常常面临各种思潮的影响,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他们的意识形态阵地。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需要借助大众传媒和大众语言等手段和方式。要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迅速地被人民大众所接受和理解,必须借助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特别是要善于利用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和大众语言的形式。毛泽东就曾着重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问题,他说:“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去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3]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言语方式的差别,特别是要注意利用大众习惯和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必然会表现出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的特征,但决不能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同一般的大众文化等同起来,从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庸俗化的理解和处理。因为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在文化层次、理论形成过程、意识形态地位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
(一)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文化
作为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理论成果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特征,反映了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正确反映和认识基础之上,它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指明了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科学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既超越了传统的英雄史观,也摆脱了宿命论的影响,肯定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特别是它依据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第一次深刻地指出: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宰力量。因此,与其它形形色色的各种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一般来讲,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立,是一种在社会中居于从属地位的文化形态。在我国,大众文化的一般特征集中表现为多元性、流行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形成过程不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既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与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的创造性理论活动密不可分,两者缺一不可。作为理论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它不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自发形成的,社会生活自身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生的物质土壤;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物质世界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它离不开无产阶级中最为先进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们天才性的精神活动。正是因为如此,陶德麟先生在谈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时曾说:“理论都不是大众自发活动的产物,而是少数理论家精神劳作的产品。”[4]与之不同,大众文化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大众文化生产者这一群体,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更容易受无意识的支配。大众心理学权威、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指出:“群体之中的人只不过是尘沙中的一颗微粒,他们只能是任凭无意识的急潮吹拂席卷,把他们带到任何一个地方。”[5]因此,从大众文化的形成过程来看,它不是一种自觉的理论文化。在群体中,个体往往丧失个性和独立的意识,其行为通常受本能、暗示的支配,而且相互传染。
(三)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所处地位不同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人民大众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不再是被统治的阶级,因此我们不能把大众文化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与统治阶级文化相对立的被统治阶级的文化。尽管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在层次、形成过程、意识形态领域中所处地位不同,但两者并不相互矛盾,从根本上说它们是一致的,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客观反映,都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随着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在我国的逐步出现,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我国开始广泛传播,以后现代主义为理论预设的大众文化与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一)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本质及在中国的传播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已开始具有后现代主义的性质和特征。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蕴含了丰富的意义,它描述了当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的包含了生产方式、文化形态以及政治构建在内的社会形态转换的总体性内容。后现代主义的倡导者利奥塔常常又把后现代主义社会称为“计算机化的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物化意识。它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具有世俗化、商品化、娱乐化以及时尚化等特征。从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生成的前提和环境。而且从实践层面看,20世纪80年代末期,后现代主义倡导者詹明信等来到北京大学讲学,也极大地扩展了后现代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界的传播和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的日益密切,后现代主义思想已经从最初的部分知识群体广泛渗透到与大众文化相联的影视、戏剧、网络等领域,我国的大众文化开始明显地具有后现代主义的性质和特征。
(二)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否定性特征及批判
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与官方的主流文化以及学术界的精英文化相对立,蕴含着反叛主流文化的内在冲动。现实的情况是,尽管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包含着文化多元化的积极内容,倡导对话和融合的合理态度,但在其包装着多样性的华丽外表之下,却隐含着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对无政府自由主义的向往等消极和颓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显然,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包含的这种消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与我国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相背离的,其在大众群体中的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有效进行构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对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的消极内容和因素给予揭露和批判,也是当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隐含着拜物教的性质。商品化是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最重要的特征。迈入后现代主义社会后,技术理性的霸权进一步扩张,它不仅支配了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也同化了传统社会中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商品化。作为后现代主义社会意识反映的大众文化,不再是精神的创造性的产物,沦落到像其它商品一样,变成是按照统一的技术性标准和规格被设计和包装出来的物品,其目标不再是启迪思想,而是满足某种与生产相关的消费,隐含了拜物教的性质。与之相对,马克思主义富有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人的自由和解放”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旨和终极目标,正是在此意义上,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关心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及其意义,它既关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的衣食住行,也关注作为人的最高目标的真正的自由和解放。也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强烈的对人的现实生活幸福和自由的关注,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们神圣的使命和迫切的任务。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精神一方面使它超越了种种狭隘的物化意识,另一方面也内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的多元化内含了极端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在当代社会,后现代主义发起了“向一切同一性开战”的战斗檄文,并提出了“怎样都行”的响亮口号。后现代主义的多元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当代大众文化的潮流和趋势,传统大众文化中的简单性和齐一性特征逐渐淡化,丰富而风格各异的文化形式受到大众的热烈关注和追捧。但是,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的多元论却内含了极端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就连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倡导者们也不得不承认,后现代主义精神和方法侧重于解构与破坏,而不是建设和发展。与之相对应,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的多元化所包含的自由主义,其解构的消极意义更甚于建设的积极意义。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紧密联系、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群体中培养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则体现了我国民众在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活力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符合当前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和要求。
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的反本质主义、反权威主义隐含了无政府主义的政治立场。逃避与反抗是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重要特色。在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批评者们看来:“大众文化的创造与支配行为的结构有关,这种关系可以采取两种主要形式——抵制的或规避的形式。”[6]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例如摇滚、电子游戏、行为艺术等,它们都内在地包含着与社会规则进行对抗或逃避的意义,这些流行的大众文化也正是由于具有对抗或逃避社会规则的意义,才给那些参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带来快乐。从这种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的反本质主义和反权威主义隐含了无政府主义的政治立场。与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包含的无政府主义截然相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阶级性,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任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7]。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也就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立场,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服务于这一政治立场的。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8页。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4]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红旗文稿》2010年第2期。
[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戴光年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6][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规划课题《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2011-JKGHAD-0354)的成果。
(作者系河南洛阳师范学院马列部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