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的价值取向
2012-04-01刘荣林
刘 荣 林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的价值取向
刘 荣 林
余三定当代学术史研究又一部力作《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以下简称《热点》)是一部适时而出的重要著作,全书近30万字,计二十章,对新时期学术界许多学术热点问题探赜索隐,深入研究,科学地归纳,努力探究其内在规律,值得充分肯定。
纵览全书,《热点》具有突出的由唯物史观从理念走向现实的价值取向。我们之所以如此结论,是因为余三定在《热点》中所显示出来的真实性、系统性及其对本质与规律的深刻揭示,充分显示出《热点》的学术价值。
众所周知,一个时期来,我国学术研究存在着不少违反学术规律的问题,比如出版物低水平重复、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利用权钱捞取职称、学术“注水”、学术评审腐败等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对此许多专家学者痛心疾首,扼腕嘘唏。余三定在《热点》中以冷静、严肃的态度和认真、科学的精神,站在社会、历史、时代和现实的高度,全面、认真、公正地从难以计数的资料中分析、归纳、和研究了学术腐败的内涵与外延、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整治学术腐败的对策等重要问题。
《热点》从宏观、概括和微观、具体等两个方面,通过大量详实的材料,认真分析和研究了造成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从宏观、概括角度讲,造成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一是与学术队伍的素质不高有关;二是外部条件助长了学术界的不正之风。《热点》进一步引用邓晓芒的话回答说:“造成学术腐败的原因,……主要是体制问题。学术不民主,就给不道德的人以可乘之机,有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无能为力的,结果是很难达到公正;反之在学术民主的情况下,即使有些人不讲道德,也会受到牵制。”[1](P42-43)而从微观、具体角度讲,《热点》认为有七个方面原因造成了学术的腐败:“一是巨大利益的诱惑……二是以往学术界的错误认识……三是当前学术体制的弊端……四是人文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易‘学术腐败’……五是学术界的功利心太强……六是与国家科研经费缺乏有关……七是科研监管机制的缺位……”[1](P42-43)是的,应该说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是非常客观公正的。并且《热点》在分析原因之前,对“学术腐败”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同时对学术腐败的“严重程度”也分别给予了深刻研究和辨析。正因为如此,所以《热点》也非常中肯而又准确地归纳和概括了“关于整治学术腐败的对策”:包括“学术界提出的对策”、“管理界提出的对策”和“其他对策”等等。[1](P42-43)
余三定和他的《热点》则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高度,对学术腐败问题则给予科学的批判和理论的回答,使我们有了真实、客观、具体、可感的深刻理性认知,同时也使每一位读者都会深刻体味到,学术研究及其发展,在理性层面上,会让我们感受到唯物史观从理念走向现实的可触性和真实性。
余三定和他的《热点》让唯物史观从理念走向现实另一个方面表现是它的系统性、序列性及其科学的论证。是的,我们应该认为只有系统性和序列性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而作为对学术的界定及研究,更是如此。从学术的内涵角度来说,它也深切地告诉我们:学术是指专门的系统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论证。从学术的这一含义,我们知道学术不仅是专门的学问,而且它更是系统的学问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论证。而历史唯物主义,也即唯物史观恰恰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毫无疑问,《热点》就是这样一部对于学术自身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科学论证的著作。
首先,它是专门的学问。《热点》是一部专门研究、探讨“学术”的内涵、外延特别是我国新时期来学术发展过程的专著,也即它是一部新时期来学术史研究的专著。在本书著者“代序”《当代学术史研究:新兴的学科》中,著者就提挈纲领的对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基本问题,给予了简洁、全面而深刻的回答。第一、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命题;第二、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历程的简要回顾;第三、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四、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未来展望等。[1](P1-10)就这四个方面,从纵的方面来看,按图索骥,我们能发现我国新时期来学术史研究与发展的历程。从横的方面来看,它们有着严密的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顺序。在如此纵横交织中,紧紧扣住学术和学术史的关键词和专门学问,展开了研究分析,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大家所关心的学术问题。
其次,是成系列的学问。余三定的《热点》不仅是一部关于当代学术和学术史研究的专门学科论著,而且更是一部成系统、成序列的当代学术和学术史研究的专著。其不仅每编每章是成系统和成序列的,这从余三定《热点》代序中,可窥一斑,而且就全书而言更具有强烈的系统性和序列性。《热点》正文部分共分两大层次,一是宏观扫描;二是个案论析。其各有十章内容,都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序列性。就宏观扫描的十章而言,分别是“回眸中国新时期学术发展”、“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关于反对学术腐败的讨论”、“关于学术评价的讨论”、“关于研究生教育的讨论”和“关于‘学术大师’的讨论”以及《〈光明日报·理论周刊>本世纪最初三年评述》 《〈人民日报>·〈走向繁荣·哲学社会科学60年>专栏评述》等,就很系统、很全面地把有关新时期重要学术热点的内涵与外延,过去、现在、未来和发展的历程等阐述的清清楚楚,其不仅系统、序列,而且切中肯綮,深入腠理,是关于当代学术发展进行科学论证的一部学术史专著。《热点》的第二大层次个案论析,则是第一大层次的补充和延伸,分别对胡绳、许诺、叶朗、郑欣淼、陈平原等著名学者的学术研究及治学精神予以解析,以真实反映和归纳这些专家、学者、大师的学术成就和严谨、严肃、严密的治学经历,从而来证明或说明什么叫学术的“规范”,使得两大部分一张一弛,统筹兼顾,融为一体,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因而《热点》实实在在是一部新颖独特的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思维方式,把唯物史观的理念与学术研究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具有探索性的著作。
第三,是本质与规律的揭示。当然让唯物史观从观念走向现实,最根本的还是本质与规律的揭示。所谓本质就是存在于事物内部,并通过外部形式表现出来的根本性质;所谓规律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热点》致力于深刻揭示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的本质与规律。《热点》所关注的当代学术史研究领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新兴的研究领域或学科”。著者从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深入研究了“当代学术史研究”命题的界定。《热点》首先给我们归纳和概括了“当代学术史研究”的时代背景,然后用很大的篇幅对“当代学术史研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和科学界定。余三定在《热点》中认为:“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当代学术史’概念做一个简要的辨析。……李学勤在他主编的Ⅱ卷本的《中国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总序’中写道:‘研究学术的历史,从历史角度看学术,这就是学术史。’张立文在他主编的6卷本《中国学术通史》 (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总序’中写道:‘通过考镜源流、分源别派,历史地呈现其学术延续的血脉和趋势。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两位学者的文字表述虽有不同,但其内在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笔者认为,‘学术史’就是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即研究过往学术发展的历程。学者是研究学术的,学者作学术研究时,学者是主体,学术研究的对象是客体;但是在学术史的视野之下,学者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对象,即学者的研究背景、研究活动、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成为了研究对象,甚至学者的治学经历和生平也成为了研究对象,这个时候,学者就由研究主体变成了研究客体。简言之,学术史就是学术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分析和研究,从而寻找出学术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来。”而“‘当代’则是一个时间概念,具体说是指1949年至今(当然1949年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因为学术的发展往往表现出连贯性,“当代”与此前的“现代”之间有着多方面的承续性)。由此可见,‘当代学术史’有一个大致时间上的起点,但暂时还不能确定时间上的止点,其还是处在动态的、开放的发展过程中。”这就很深刻揭示出“当代学术史研究”根本性质以及与其他史学研究的根本区别点,也就是深刻揭示了“当代学术史研究”这一事物的本质。
至于说《热点》规律的揭示,无论从全书而言,还是从其每个章节来说,都有深刻规律的展示。比如《热点》在第十三章《叶朗前期治学侧记》中,从四个方面(包括一、宏观的战略眼光;二、扎实的战术步骤;三、开拓创新的基本原则;四、理论、历史、时代三者贯通)[1](188-193)来研究和抽象出叶朗的治学精神和方法。这就是叶朗治学的成功经验、规律,同时也是其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时可以学习、借鉴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肯定地说《热点》深刻揭示了某些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也是《热点》让唯物史观从理念走向现实的最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我们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思维模式的国度,但是由于急功近利以及实用主义和许多腐朽东西使然,使我们许多人不讲客观性和辩证法。如《热点》中所揭露出来的学术腐败等一样。《热点》不断强化实证的方法,充分地引经据典,运用大量详实的材料,以实际的证明和确凿的验证,也即运用大量详实的材料,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现实服务,为《热点》所研究和阐述的学术、学术史、当代学术史研究及发展和科学论证服务。一部现实性、新颖性、理论性和规律性的专著《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就这样诞生了,它的学术价值会更加日益突出。
[1] 余三定.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