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明白茶研究进展
2012-04-01包焕盛
李 阳 包焕盛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丽水 323000)
惠明茶因产于景宁赤木山惠明寺旁而得名,赤木山土壤以酸性沙质黄壤土和香灰土为主,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由于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特殊,孕育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茶叶群体品种,当地分大叶茶、竹叶茶、多芽茶、白芽茶和白茶[1]。惠明白茶作为近年来新开发的特色类绿茶产品,主要定位于高端市场,其独特、优质的品性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对当地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逐渐成为茶农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惠明白茶的开发与产业化已经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本文就惠明白茶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扦插繁育、嫁接繁育及加工工艺等进行了综述,为促进惠明白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1 惠明白茶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本文所述惠明白茶是指由位于景宁惠明寺旁的惠明白茶千年孤本繁育而来。自该植株被发现和开发利用以来,景宁县农业、科协部门茶叶科技人员依据《茶树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标准和方法》的要求,对惠明白茶进行了植物学特征观察[2],认为惠明白茶主干不明显,属灌木型。随后,何卫中[3]连续三年采用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其进行了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认为惠明白茶发芽密度适中,百芽重49.4 g;叶为椭圆形,玉白色,少茸毛,平均叶长9.1 cm,叶宽3.3 cm,长宽比为3.3,上斜着生;叶色中绿,叶面平微隆,叶身稍内折,叶质中等硬度;平均叶脉数8.6对;叶缘微呈波状;叶齿密,较浅;叶基楔形,叶尖渐尖。盛花期在10月中下旬,持续约40天,茶花色白,花冠直径3 cm,花萼花瓣各5片,紫红色,无茸毛,雌雄蕊等高,花柱长1.42 cm,柱头三叉分枝,果较少,以球形和肾形为主,果皮薄;种子球形,棕褐色。
1.2 生物学特性
1.2.1 物候期 惠明白茶芽叶较大,肥厚,采摘期早,每年2月底至3月初开始萌芽,一芽一叶期在3月29日,一芽二叶期在4月5日前后[3]。3月底至5月中旬为芽头白化期,茶园基地芽叶光洁乳白,甚是壮观,特异的外观特征和内在品质使其成为高档名优茶中的佼佼者。王建林等[2]以安吉白茶、迎霜和鸠坑品种为对照,对惠明白茶物候期进行了观察,明确了其萌动期在2月底3月初,开采期始于3月底4月初,比安吉白茶提早开采4-6天。持白期较长,达50余天。从夏梢(一芽三叶期后)开始植株出现复绿和紫芽,到秋梢时几乎全是紫芽,花青素含量高,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夏秋茶利用率低。
1.2.2 抗逆性 在耐高温抗旱性方面,丽水市夏季扦插试验表明,惠明白茶抗高温干旱能力较强于安吉白茶,其种植适宜区域受高温光照影响制约率相对较小,较为适宜推广种植。柳蓓等[2,4]对惠明白茶等景宁多个白茶品系耐寒性和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惠明白茶耐寒性与群体种没有差异,而抗旱能力相对较强。与其他普通品种相比不管是在生化品质还是生理抗性方面惠明白茶都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5]。
2 品质性状
据多年检测,惠明白茶春茶一芽二叶氨基酸含量达到7.0%以上,是制作高档名优茶的理想原料。自上世纪80年代浙北发现“安吉白茶”后,小小一片茶叶,兴起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成为我国绿茶新的亮点,点燃了绿茶类中“白茶”品系开发的燎原之火。惠明白茶具有与安吉白茶相区别的典型特征,安吉白茶嫩芽其叶白,茎和叶脉叶碧绿,而惠明白茶嫩芽其叶、茎和叶脉均为黄白色,因此,感官评审时,其叶底明亮嫩白,不显绿,滋味鲜爽,浓香持久。以安吉白茶、鸠坑和迎霜为对照,对惠明白茶蒸青茶样进行生化检测,其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品种2~3倍,茶多酚却为对照品种的1/2,氨酚比更趋合理性[2-4]。梅鑫等[5]对惠明白茶春茶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经母本枝条扦插繁育而来的惠明白茶其特性优于母本,其可溶性糖、氨基酸和GCG均比母本高,而氨酚比较母本低,表明惠明白茶扦插植株内质比母本好。生化分析发现,惠明白茶内含物较为丰富,抗逆性酶活较高,SOD活性比鸠坑和安吉白茶高6.2% ~9.4%,表明它们可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同时,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含量和较低的氨酚比,克服了安吉白茶味鲜爽而内质不足的缺点。对不同嫁接时间的比较发现,春天嫁接比夏天嫁接更有利于茶叶内质的积累,各品质成分含量比在夏天嫁接提高了27.4% ~42.2%,但对抗逆性酶活没有显著影响。
3 遗传多样性研究
对植物种性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群体遗传背景和种性特征,对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标记被广泛应用于物种遗传背景的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对惠明白茶遗传多样性研究还比较少,对该茶树植株与当地及现有名茶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了解不多。只有乔婷婷等[6]利用EST-SSR技术对浙江省茶树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其中将来自丽水的惠明群体种的4个品系与其他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进行了比较,惠明群体多样性最低,种间差异不大,其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9,多态性信息量0.24,为低度多态性,遗传背景比较单一。在群体亲缘关系中,惠明群体种与德清、举岩、紫笋以及天台等地方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相似度只有0.78。这也间接说明了惠明白茶遗传背景较为单一,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遗传多样性不丰富,种性不易发生变异。
4 扦插繁育
扦插是茶树种苗无性化繁育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惠明白茶亩产效益达万元以上的情境下,当地茶叶科技工作者、茶企以及茶农都积极研究惠明白茶扦插繁育技术,以期能对其进行规模化种植。但前期研究过程中惠明白茶无性扦插繁殖不易生根,成活率极低,成活后芽叶生长也非常缓慢,繁殖速度慢,且受扦插果穗数量的影响,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所以,惠明白茶一直以来只孤身一株,繁殖后代和规模开发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为此,景宁县科技开发部、浙江奇尔茶叶有限公司等单位和茶企对此做了大量工作并获得了成功。
刘建平[7]自1994年就开始对惠明白茶进行扦插繁育研究,经过8年扦插繁育,繁殖了上千株白茶茶苗。研究发现,扦插季节、扦插枝条的选择、苗床地理位置、温湿度等是白茶苗扦插成活的关键因子。秋冬季节气温适宜,果穗叶面水分蒸发较慢,为扦插苗生根提供了较长的时间空间,迎合了老化白茶插穗伤口愈合、发根需要较长时间的特点,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扦插成活率。同时,苗床选择在海拔500 m左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均利于插穗发根。刘饶等[8]研究认为,在种苗扦插繁育时,适宜浓度的BA能提高惠明白茶扦插成活率,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其生根,NAA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苗的生根作用不大;扦插时间以夏季为好,扦插部位不影响成活率。以1/2普通苗床土+1/2黄沙为基质比全部用黄心土做基质扦插成活率高。柳蓓等[9]采取不同扦插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惠明白茶扦插苗进行处理后进行扦插繁育研究发现,透气又保水的基质能提高扦插成活率。NAA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扦插苗生根作用不大,适宜浓度的IBA能提高惠明白茶扦插成活率10%以上,但高浓度则会抑制生根。扦插季节对惠明白茶成活率影响较大,夏季嫩枝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而扦插部位则几乎不影响成活率,这与刘饶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
吉庆勇等[10]将长效控释肥(N2,P2O55%,K2O 12%,Mg 1.0%,S 5.0%,Cu 0.05%,Fe 0.25%,Mn 0.05%,Zn 0.05%)以2.5% ~4.5%的比例添加在扦插基质(松鳞60% ~65%,泥炭30% ~35%,珍珠岩5%)中,在为插穗持续、均衡补充营养成分的同时,能显著(P<0.01)提高插穗生根率,增加了生根数、根长,促进插穗萌芽,缩短生根时间,使惠明白茶插穗扦插生根过程叶绿素、可溶性糖、总氮、核酸等生化成分含量增加。姚宏等[11]以珍珠岩为扦插基质,结合了“自动间隙喷雾装置”分别在冬季和夏季对惠明白茶进行了扦插繁育研究,通过自动喷雾装置增加喷雾次数对扦插苗进行保湿,使冬季和夏季扦插成活率分别达80.26%和93%,一方面大大节省了人力和劳动成本,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扦插成活率。
5 嫁接繁育
茶树嫁接繁殖,是近年研究成功的茶树品种更新、良种快速繁育和茶园改造的一项快捷新技术。一般当年嫁接成活后,第二年就可以打顶或少量投产,具有繁殖速度快,回收期短、见效快等特点。目前,嫁接繁育被作为主要技术方法应用于惠明白茶茶园改造上。毛明周等[12]在对惠明白茶嫁接研究中认为,惠明白茶的嫁接时间主要取决于接穗的成熟度,以果穗枝稍三分之二以上呈红褐色时嫁接为佳。在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削法、砧木嫁接部位的选择、形成层的对接、及嫁接后覆泥土保水保湿等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重要技术关键。嫁接3个月后,应及时去除砧木基部新芽,并连续进行两年,以保证嫁接纯度。刘饶等[13]以20年树龄的鸠坑品种为砧木,分别在2006年秋季和2007年春、夏季对惠明白茶进行了套罩嫁接研究,认为夏季进行套罩嫁接成活率与保存率最高,达72% ~94%,春秋季成活率均达80%左右,但在保存率方面以秋季最低。研究还发现,春季嫁接的白茶,能提早郁闭,次年春季就可少量采摘,比夏季嫁接能提早一年进入采摘期。
近年来,浙江奇尔茶业公司联合浙大等高等科研院校,创造了“罩袋增湿法”嫁接技术,加快了惠明白茶产业化进程,使其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目前该公司用于惠明白茶种植基地800亩,已投产面积为200亩,经济效益显著。
6 无菌增殖
茶树组培快繁技术已逐渐达到实用化阶段,Sarathchandra et al.[14]以田间植株的茎节为外植体,1年中从50个外植体得到了36153个小植株。印度Tata茶叶有限公司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培育出了大量高产优质茶树,田间移栽成活率很高。外植体的选择是茶树乃至植物组织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汪一婷等[15]对惠明白茶无菌增殖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在外植体选择上以春季采自温室或田间萌发的新梢污染率较低、萌芽率和最终的接种成功率均较高。在外植体选取部位上,顶芽外植体污染率大大高于带腋芽的茎段,两者的萌芽率差不多,但最终的接种成功率以带腋芽的茎段为高,因此,带腋芽茎段是茶树适宜的外植体材料。在组培苗增殖培养时,B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提高增殖率,高浓度(≥10 mg/L)虽可促进腋芽分化和生长,但组培苗短矮且纤细。
7 加工技术
惠明白茶自发现之始,当地茶农和茶叶科技工作者就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探索,总结制定的惠明白茶加工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摊放、理条杀青、摊凉、初坯制作、冷却回潮、毛火辉干、复火辉干、足火烘干等9个步骤[16]。在鲜叶采摘方面,要注意采摘天气、嫩度和方法,以清明至谷雨时期内阴天采摘为宜,以一芽一二叶为好,以拇指和食指夹采为宜,不能掐采。
惠明白茶为扁形茶,具有四大独特品质。其一,干茶呈金黄色,色泽明艳,富有光泽,实为茶中之奇特。其二,香高持久,两次冲泡后香气尚存,干茶闻之香气浓烈芬芳。其三,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冲泡,外观芽叶洁白如玉,朵朵白茶直立杯中,慢慢下沉,立于杯底,极具观赏价值。其四,滋味鲜爽,回味甘甜。
8 展望
景宁惠明白茶品性特异,集观赏、饮用等为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当地茶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惠明白茶尚处于规模化、产业化的初期阶段,现有栽培面积较小,覆盖面较窄,其种苗繁育和茶园嫁接改造劳动力成本较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该茶树材料研究较少,多集中在种苗繁育方面,室内基础研究更是甚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白化机理、遗传背景、栽培、加工和深加工等方面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惠明白茶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的研究。
1 庄晚芳,唐庆忠,唐力新,陈文怀,王家斌.中国名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115-116.
2 王建林,朱解荣,严少华,刘建平.景宁白茶品种资源调查与种质分析研究.茶叶科学技术,2003,4:14-16.
3 何卫中.景宁惠明白茶的繁育技术及其生物学性状稳定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9:10-12.
4 柳蓓,叶丽敏,朱焕明,刘饶,王建林,刘慧平.景宁白茶品系性状品质比较研究.茶叶,2010,36(3):156-158.
5 梅鑫,屠幼英,吴锡金,等.景宁白茶春茶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5(5):549-556.
6 乔婷婷,马春雷,周炎花,姚明哲,刘饶,陈亮.浙江省茶树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EST-SSR分析.作物学报,2010,36(5):744-753.
7 刘建平.珍稀品种——景宁县“惠明白茶”繁育技术.蚕桑茶叶通讯,2003,1:13-14.
8 刘饶,朱焕明,刘慧平,吴锡金,毛昌会,叶有奇.白玉仙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茶叶,2010,36(1):19-20,18.
9 柳蓓,朱焕明,叶丽敏,刘饶,刘慧平,吴锡金.景宁白茶短穗扦插技术研究.蚕桑茶叶通讯,2010,3:31-33.
10 吉庆勇,何卫中.长效控释肥对惠明白茶扦插生根的影响.茶叶,2009,35(4):211-214.
11 姚宏,华金渭.景宁惠明白茶扦插繁殖研究.蚕桑茶叶通讯,2010,4:32-33.
12 毛明周,骆耀平,吴锡金,胡伟平.景宁“白玉仙茶”嫁接繁殖技术.茶叶,2005,31(2):113-114.
13 刘饶,吴锡金,毛卫东,刘慧平.景宁白茶套罩嫁接法试验.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56-14157.
14 Sarathchandra T.M.and Upali P.D.and Arlpragasam P.V.Progress towards the commercial propagation of tea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Sri Lanka Journal of Tea Science,1990,59(2):62-64.
15 汪一婷,徐刚,陈义,吴春艳,蓝石花.建立景宁白茶无菌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蚕桑茶叶通讯,2005,3:23-25.
16 刘建平,蒋春兰,王建林.景宁县惠明白茶加工技术初探.中国茶叶加工,2003,4: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