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宁县开展惠明茶良种化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2012-04-01叶昌松刘建平

茶叶 2012年1期
关键词:景宁茶树茶园

叶昌松 刘建平

(景宁县农业局 景宁 323500)

景宁地处浙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由于交通因素的制约,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少,为森林绿化提供了条件,全县境内山青水秀,溪流纵横,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贯穿境内,是国家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县。优越的环境气候条件,造就景宁县得天独厚的茶树生长环境。为了把优越的自然资源转化成山区农民的经济财富,景宁县科技人员深入乡村调查研究,认为山区农民要增收致富,就必须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做好高山文章,把传统的惠明茶产业优势与现代茶树良种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惠明茶良种新基地。为切实做强做大茶产业,景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惠明茶作为景宁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第一大产业培育提升,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树良种化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将惠明茶良种化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出台景政办发[2008]47号《加快惠明茶产业发展试行办法》,大力扶持发展惠明茶良种新基地,使景宁惠明茶生产得到快速转型升级与发展。

1 良种化工作取得的成效

1.1 良种茶园面积逐年扩大,品种结构更趋合理

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46000亩,以赤木山系鹤溪镇和澄照乡一带为主;沿溪两岸的大均乡、梧桐乡、标溪乡、雁溪乡、毛洋乡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县按照惠明茶品种改良工作部署,引进了适制惠明茶的迎霜、龙井长叶、浙农113、139、龙井43等品种,根据茶园海拔高度,合理搭配早芽种乌牛早、浙农117等茶树良种。全县累计种植良种茶园面积31006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7.4%。

1.2 惠明白茶(景宁品种)繁育推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景宁县茶区气候独特,自然变异的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群体品种中发现7株变异白茶单株,为了开发利用,农业及科技部门对优选单株开展了形态特征、发育特性、抗高温干旱性能等因子进行调查观察,并进行了生化指标检测,从中选出了景白1号、景白2号优良单株进行推广。对优选白茶进行嫁接及扦插繁育,采用获国家专利的“劈接罩袋增湿法”嫁接技术,使嫁接成活率从10%提高到90%以上,解决了惠明白茶(景宁品种)的繁育难题,同时,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扦插繁育技术不断完善,走向成熟,扦插成活率达80%以上。近年来,面积成培增长,特别是去冬今春全县新增面积达400余亩,是前十年的面积总和的2倍,惠明白茶基地总面积达到了1000亩,惠明白茶已全面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

1.3 建立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培育一批育苗专业户

过去,景宁县茶农缺茶苗扦插育苗技术,发展新茶园,苗木依靠外县调入,影响了种植成活率。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县农业局实施茶苗繁育自给工程。第一阶段,从2001至2004年,实施订单育苗,做到统一指导技术、统一调配品种、统一收购安排种植,主要解决茶农缺经验、缺技术,农户不敢育苗的问题。第二阶段,2005年至2010年,建立母本园基地和育苗基地,在交通方便的澄照乡三石、东升、金丘、四格等村建成了50亩育苗基地,培育了洪明清、徐建荣、夏亿南、潘汉龙等一批户均年育苗量在100-200万株的专业户,并在三石小余山村建立固定的30多亩迎霜、乌牛早、龙井长叶等品种的母本园基地。通过农技人员的指导,提高了育苗成活率和出圃率,实现从订单育苗到专业户自主育苗的转变,茶树良种育苗走上了规模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1.4 全县新区农户发展惠明茶良种基地热情高涨

景宁县沿溪两岸乡镇的大均乡伏叶村、梧桐乡的高演村、标溪乡的石角坦村、雁溪乡的黄桐村、石梯村,毛洋乡的库下村农户,在县农业局,当地乡政府的引导下,选中以茶富农项目,在本村“村官”及能人的带领下,农户纷纷集资新造良种茶园基地。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上述村先后发展无性系迎霜、乌牛早、龙井长叶等良种茶园基地3000余亩。目前梧桐乡高演村、标溪乡石角坦村基地已进入盛产期,两个村的茶叶单项年产值达200多万元,户均收入达15000元,成为景宁县新兴的惠明茶生产专业村。良种良法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了惠明茶产业的提升,增加了茶农收入,激发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全县良种茶园从过去政府规划动员农户发展转变成农民自主整地开垦、自行调苗种植,提高新造基地质量,扩大了规模,全县每年递增良种茶园基地2500-3000亩。

1.5 良种化推进了惠明茶产业经济的大幅度提升

随着全县良种化工作的开展,惠明茶产品质量与产量的提高,使全县茶产业实现了产销两旺,惠明茶在北京、南京等大中城市销量逐年递增,全县茶叶产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2011年,全县年产茶1665吨,总产值达1685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919吨,产值13819万元,近年来茶叶产量,产值增幅均在20%左右。

1.6 惠明茶品牌声誉日渐提高

随着惠明茶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无性系茶树良种优势得到了发挥,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县惠明茶参加国内各类名茶评比活动,均荣获金奖。2004年、2009年两次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惠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还荣获中华老字号等殊荣。从而提升了景宁县惠明茶的知名度和荣誉度。

2 实施茶树良种化工作的措施

景宁县茶树无性系良种化工作能取得上述成果,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2.1 建立机构,强化领导

为加强茶树良种化工作,景宁县已建立茶树良种化工作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对全县茶树良种化工作实行宏观领导,对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领导小组下设茶树良种化办公室,农业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与茶叶科合署办公,负责茶树良种化日常工作,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培训和推广。

2.2 制订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为了加快惠明茶良种化工作,景宁县制订了《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明确发展目标,同时配套出台了《景宁县加快惠明茶产业发展试行办法》景政办法[2008]47号文件,每年安排2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良种茶园基地及种子种苗繁育工程,对开发良种新基地,换种改植老茶园,培育良种苗圃等项目给予大力扶持。

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惠明茶产业化发展补充意见》,进一步加大了产业扶持力度,对新造基地1亩以上亩补助300元,少数民族、低收入农户每亩增加补助100元,连片基地由原来200亩以上每亩补助500元改为100亩以上每亩补助500元,惠明白茶(景宁品种)每亩补助从600元提高到1000元。

2.3 制订地方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

2007年根据《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地方标准》与产业发展要求,制定了《惠明茶苗木技术规范》、《惠明茶茶园建设规范》、《惠明茶施肥用药操作规程》等技术规程,并结合生产,编辑惠明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手册,发放到千家万户,要求农户按照标准营造高标准良种新茶园。同时,良种基地开发实现规模化,2006-2007年在省厅的支持下,在鹤溪镇包凤村建成了1000亩惠明茶中心示范基地,2009年在鹤溪余山村、澄照乡三石村,由景宁县惠明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奇尔茶业有限公司实施建成了千亩惠明茶、惠明白茶高效基地。并在雁溪村黄桐村、毛洋乡库下村等建成连片面积200亩以上标准化良种茶园。

2.4 加强科技培训

为了普及推广茶树良种良法栽培技术,农业局茶叶科、科教站等职能部门合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利用景宁农业信息,畲乡报及乡(镇)村黑板报等平台大力推广良种化茶园整地、种植管理等新技术,并组织茶农进行定期学习,每年发放科普资料1万余份,培训专业技术骨干人员6000余人次。

3 今后工作思路

3.1 建成惠明茶良种茶园现代农业园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发展契机,在景宁县鹤溪镇余山、包凤、惠明寺、赤木山村及澄照乡三石村建成5000亩良种化惠明茶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内新建四大功能区,即惠明白茶(景宁品种)良种化工程示范基地功能区、惠明茶高效生态良种茶园基地功能区、良种茶园设施化技术示范基地功能区、惠明茶清洁化加工核心示范功能区等,推进惠明茶产业转型升级。

3.2 开展惠明白茶品种(景宁品种)认定工作

在澄照乡际头村、四格村,鹤溪镇九重阳村、旱塔村建成5个试验小区基地。进一步全面开展不同海拔地区的惠明白茶(景宁品种)的生物学特征,茶树抗性观察及品质对比、检测工作,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品种认定工作。

3.3 做大规模,做强产业

茶产业是畲乡最具市场竞争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茶叶要增效、茶农要增收,实行规模化开发种植是关键,今后景宁县将按照茶产业发展规划,新建一批生态标准良种新茶园,以茶叶生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体,引领当地茶农,巩固发展敕木山峰周围惠明茶主产区,在自然条件好、交通方便的瓯江沿溪两岸乡镇大力开拓新产区,在宜茶大田、缓坡山地建造连片良种茶园基地,做大做强惠明茶产业。

猜你喜欢

景宁茶树茶园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