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探析
2012-04-01陈家鼎
陈家鼎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2]后世医家为延续这一思想,唐代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代朱丹溪提出“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清代叶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金匮要略》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强调既病防变的重要意义[3]。这些都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内容。
1 “治未病”思想应用于亚健康人群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主要表现为失眠、心烦、易怒、疲劳、出汗、手脚心发热等,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而美国经过20年研究,发现90%的人通过健康管理和教育,能把医药费降低10%。这些数据足可见“治未病”这一思想有多重要。
1.1 防病重在顾护脾胃 防治疾病重在脾胃的保养:中医理论讲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津液、精气的生化之源;脾胃健壮与否,可同时影响食物及药物的消化吸收,这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所以,凡治病宜先从脾胃入手,特别是重病、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若不加强脾胃的护理保养,则气血津液生化失源,疾病难以痊愈。
1.2 重视理疗保健防病 针灸防病古来有之,即在无病或发病前预先针灸激发经络之气,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延年之目的。应用范围包括中老年保健灸、冬夏保健灸、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疲劳综合征、反复感冒等。“伏九贴敷”疗法是天灸的一种,此法基于“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中医理论,秉承未病先防的思想而产生,具有疏通经络、拔毒导痰,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4-5]。
1.3 重养神,调七情 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其中“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现代人可以通过调七情以养神,如恬静淡泊以保神、愉悦自得以守神、顺应四时以畅神、顺志节志以和神、养性移情以怡神等方法来调养自身的精神状态,从而达到治未病保健康的目的。
1.4 顺应自然以培正气 《素问·刺法论》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除内养正气,同时须防范“客气邪风”。《黄帝内经》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即人必须适应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阳气生发的春夏季节,顺应春生夏长之势,养护人体阳气;在阴气收敛的秋冬季节,顺应秋收冬藏之势,积蓄人体阴精。
2 “治未病”思想应用于慢性病人群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艾滋病等慢性病疾患近年来出现年轻化趋势,慢性病多数难以治愈,一旦形成,则需终生治疗。一般而言,导致慢性病的各种危险因素都是可干预的。“上工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贯理念,而现代所讲“预防为主”的思想则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工作重点[6-8]。
2.1 “治未病”思想在恶性肿瘤病防治中的运用 被称为“癌症”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在各个阶段采取相应措施防治恶性肿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指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邪气”指致癌因素,包括吸烟,食物中的亚硝胺类化合物、黄曲霉毒素以及精神刺激等。中医药治疗肿瘤能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可用于配合放、化疗或手术前后治疗。另外,探索肿瘤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点找出规律,针对肿瘤高发区、高危人群等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控方法,普及民众自我保健意识,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观念,将对早期发现无症状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根治性治疗后的肿瘤患者,应提倡坚持服用中药,巩固稳定机体阴阳平衡功能,减少复发,这是决定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9]。
2.2 “治未病”思想在冠心病防治中的运用 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西医的干预治疗都是针对患病人群,而对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提前干预,可以减少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如何预防冠心病、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显得极其重要。据医学统计,冠心病好发于35岁以上男性;有慢性病家族遗传史者;有肥胖、三高代谢综合征倾向者;有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者;精神抑郁或高压者;口服避孕药或更年期妇女等人群。因此,这类易患人群要特别重视从饮食、情志、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中医“治未病”研究发现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冠心病的主要体质表现,尤其是痰湿体质更易患冠心病,因此这类体质的人群可通过体质调养如调饮食或服用健脾化痰方加以预防。对于愈后防复,可通过巩固治疗效果以防止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复发[10-11]。
2.3 “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防治中的运用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之后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临床上对糖尿病最高层次的干预为糖耐量异常(IGT)的干预,缘于此期尚不能确诊为糖尿病,但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在重点人群中尤其是肥胖超重人群,应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以筛查糖尿病,一旦发现有糖耐量降低(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其发展为糖尿病。西医对于IGT患者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主,但这种方式长期执行存在困难。因此,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开展中医药干预IGT的研究,对降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已经确诊为糖尿病,则须通过服药控制血糖以防止并发证的发生[12-15]。
2.4 “治未病”思想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运用 艾滋病病毒的感染途径是性接触、血路传播、母婴传播。既然明确了传播途径,只要做到不与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发生性行为,慎用血液制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坚决抵制毒品等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艾滋病的。倘若被感染,尤其是在潜伏期,不应坐以待毙。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对不同的个体给与恰当的中医药治疗或艾灸疗法以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发病期的患者,可以进行辨证分型确立治疗原则,这也符合中医治未病既病防变的理论思想[16]。
3 结语
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其思想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强调“治未病”,并不是忽视“治已病”。“治未病”与“治已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治未病”是“治已病”的更高境界,可以减轻“治已病”的压力;“治已病”是对致病机制和诊疗手段的探索,可以有效指导“治未病”。
如果我们能很好的领会“治未病”思想的精神内涵,使其与现代养生保健相结合,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会对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周少林,林汉芳.“治未病”思想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146.
[2]李雪苓,韩宁林,陈双萍,等.《内经》“治未病”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85-486.
[3]陈民,马丽,曲丽丽.浅谈“治未病”与老年保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1):65.
[4]刘瑶.艾灸“治未病”的临床意义[C].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804.
[5]米继强.未病先防与三伏贴[C].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2009:178.
[6]赵艳莉.祖国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对肿瘤防治现状的启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6):21.
[7]贺鹏,张玉英,席孝贤.浅谈未病先防与免疫的相关性[J].现代中医药,2008,28(3):6.
[8]江琪,王国玮.“治未病”思想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1,30(2):123-124.
[9]贾立群.“治未病”在恶性肿瘤预防中的作用和意义[J].北京中医药,2008,27(6):410.
[10]宋银枝,尹建平.从“治未病”探讨冠心病的预防治疗[J].中医药导报,2010,16(5):27.
[11]李成香.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冠心病防治的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9):87.
[12]巩琪.“治未病”与糖尿病前期状态社区干预[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934.
[13]吴铁,段长伟,李德坤.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防治中的运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353-354.
[14]关崧,彭继升,张波.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谈中医对糖耐量减低的干预[J].河北中医,2009,31(2):216.
[15]张蕾,赖鹏斌.以“治未病”理念指导糖尿病的防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
[16]韩兆峰,段翠萍.“治未病”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指导作用[J].中国中医药,200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