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结合导平、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疗效观察

2012-03-31胡艳明刘建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负极腰痛椎间盘

胡艳明,李 郡,刘建龙

(解放军第266医院 中医理疗科,河北 承德 067000)

2011年1月-2011年11月,笔者采用推拿结合导平、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疗效显著。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87例,女113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5.33岁。病程1 d~20年,平均2.98年。发病者中从事办公室工作54例,司机51例,体力劳动44例,经常上网、打牌及习惯一种姿势看电视37例,其余者从事不同职业。单纯腰痛34例,腰痛伴单下肢痛或麻木或痛麻125例,腰痛伴双下肢痛或麻木或痛麻36例,单纯下肢痛或麻木或痛麻5例;均经MRI或CT检查证实。单节段突出24例,L2~33例,L3~43例,L4~510例,L5~S18例。2节段突出66例,L2~3、L4~51例,L3~L537例,L4~S128例。3节段突出73例,L3~S164例,L1~L41例,L1~2、L4~S12例,L1~L3、L5~S11例,L2~L53例,L1~L3、L4~51例,L2~3、L4~S11例。多节段突出34例,L1~L3、L4~S11例,L1~L53例,L2~S118例,L1~ L4、L5~S11例,T12~L1、L2~S11例,L1~S18例,T12~S11例,T11~S11例。平均住院日:治疗组为18.45 d;对照组为23.5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组采用推拿治疗。1)按揉、点按法:沿背部、腰骶部棘上、棘旁竖脊肌和臀部及下肢(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部分足少阳胆经),术者用掌根、前臂、肘部自上而下按揉、点按,遇有压痛点、条索或硬结时,应着重点按。2)定点斜扳法:患者俯卧,术者用单或双拇指触摸病变部位偏歪棘突,用拇指固定,让患者面对术者侧卧位,嘱其弯腰,底面下肢伸直,上面下肢弯曲,术者一侧前臂(屈肘)置于患者肩前,另一侧前臂(屈肘)置于病人臀部,作脊柱纵向拉伸及相反方向的脊柱旋转,可听到弹响声。然后,调整患者体位,方法同上。隔日1次,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1)导平治疗:使用谢氏ZDL-401型导平治疗仪(南京导平仪器有限公司生产),①肾俞穴(负极),大肠俞(负极),环跳(正极)、殷门(正极)、风市(正极)。②殷门(负极),委中(负极),阳陵(正极),承山(正极),昆仑(正极)。③委中(负极),阳陵(负极),承山(正极),悬钟(正极),昆仑(正极)。上述3组穴位,由①开始,每组治疗5 d,每日1次,治疗10 min调整极性,每次20 min,此操作不易产生磁性反应,可提高疗效。2)针刺法:腰痛1~腰痛5穴,取患侧压痛点最为明显的腰痛穴直刺0.5~1.0寸,提插、捻转得气,让患者活动腰部,每15~20 min调整针感,留针1 h,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 院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2]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 °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84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63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87.0%。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纤维环韧性和弹性降低或椎间盘发育异常,在积累性损伤或急性创伤的作用下,可致椎间盘突出,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资料显示,单节段突出占12%,2节段及以上突出占88%。职业性质、不良生活习惯对患此病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单个脊柱功能单位经常受到异常应力的作用,使脊柱静力及动力结构受到破坏,而累及相邻脊柱功能单位,出现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部位多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部分足少阳胆经的分布区,按揉、点按上述区域软组织可起到松解的作用,减轻对神经末稍的刺激,松则痛减,推拿可以使患者体内的内源性镇痛物质β-内啡肽的含量增高。并可改善血供,加速炎症介质等排泄。定点斜扳法能调整腰椎体、小关节的位置,使其尽可能恢复原有的解剖形态,解除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恢复脊柱静力和动力平衡。导平治疗是利用高压低频脉冲电流作用在受累神经区域相应穴位上,电流可按指定方向循行,在体内形成强电流回路,调整机体生物电,使失衡的生物电恢复平衡,导平治疗具有类似推拿和针刺的作用。腰痛点属经外奇穴,全息生物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各个肢节系统都是整体的缩影,腰痛者在腰痛穴产生反应。针刺该穴刺激信号可以影响人体自动控制系统的人为干涉,向机体内输入调控信息,针刺和导平均可通过机体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功能发挥双向调整和镇痛作用。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费用。

[1]高树中.一针疗法[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6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3]胡艳明,王会秋,李郡,等.推拿结合超短波、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80.

[4]金观源,相嘉嘉,金雷.临床针灸反射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负极腰痛椎间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蠕虫状MoS2/C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职业腰痛早防治
负极材料LTO/G和LTO/Ag-G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分步电沉积法制备Cu-Sn-Sb合金负极材料
韩国三星开发出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