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法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病症
2012-03-31吴克明
蔡 竞,吴克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吴克明教授是中医妇科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医术精湛,学验俱丰,贯通中西。笔者有幸赴蓉,随师学习,受益颇深。在临证中,吴老师尤其擅长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新进展,治疗各种妇科疑难杂症。其中老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病症疗效颇佳,兹就老师对该类病症的认识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学习。
卵泡发育障碍是指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出障碍,散见于中医学之月经后期、月经稀发、闭经、月经先后不定期、不孕等病症中,相当于西医学的卵泡发育不良、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闭经、不孕症等。西医学认为此类疾病的病理机制为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自身免疫或代谢紊乱导致生殖内分泌功能低下和紊乱,临床上主要应用激素类药物替代、对抗和诱导治疗,但疗效不佳,停药后病情易反复,且应用此类药物子宫内膜与卵泡发育不同步,虽排卵率高,受孕率却较低。而中医学治疗该类病症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
1 肾与卵泡发育的关系
肾藏精,主生殖,是产生卵子和孕育胎儿的根本。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在女性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卵泡”;后天之精为人类后天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生化的精微物质。肾所藏之精即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微物质,先天之精靠后天之精滋养而发挥生理功能。肾气由肾精所化生,只有肾精充足,肾气才能旺盛,肾气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故天癸是“肾主生殖”的精微物质。同时肾中阳气亦由肾精所化生,肾精充盛,阳气内动,发育成熟的卵子在阳气的鼓动下而排出并且受孕。可见月经正常、卵子的成熟和排出是以肾精充盛而滋养、肾气旺盛而推动为前提条件的。若肾精不足,肾气虚弱,必然影响天癸的按期泌至、冲任的通盛,进而导致卵子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出。因此中医促卵泡发育及排卵皆从“肾虚”入手[1]。
2 肾与瘀血的关系
肾气乃肾精所化之气,概指肾的功能活动,肾精和肾气共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支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人的生殖能力。肾气不足,元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血滞为瘀。肾精为元阴,是人体阴精之根本,肾精亏虚,阴虚生内热,灼精炼液,使血液稠滞而成瘀。肾阳又称元阳,是人体阳气之根本,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血失温运,迟滞成瘀。可见无论是肾精不足还是肾中阴阳失衡,均可导致血瘀。瘀血既是肾虚的病理产物,又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妨碍肾精的化生,导致病情虚实夹杂,迁延难愈。
3 卵泡发育障碍的病机及治疗要点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多年的临证经验,导师认为,卵泡发育障碍性病症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精不足为发病基础,因虚致瘀,瘀阻冲任胞宫,卵子失濡,不能成熟排泌,为发病关键。故在治疗上以补肾填精为主,滋阴不忘助阳,阴阳双补,同时配伍适量的养血活血化瘀之品,标本同治,瘀祛而新生,可使肾精充足,任通冲盛,胞宫温蕴,卵熟即泌,如期而至。
4 新加归肾丸的组方依据及疗效机制
导师在临床上治疗月经稀发、月经过少、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等中,常运用补肾益精、养血活血的新加苁蓉菟丝丸酌情化裁,主要药物有补肾益精的菟丝子、肉苁蓉、干地黄、山茱萸、山药、覆盆子,养血活血的当归、茺蔚子、泽兰,温肾助阳的淫羊藿、巴戟天,疏肝理气的香附、路路通等。方中诸药相配,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可益精填髓,阴阳双补,使肾精充足,肾中阴阳平衡协调,且配有少量活血药养血活血调经,攻补兼施,通补共济。现代研究[2-3]证明,菟丝子的主要有效成分菟丝子黄酮能够促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高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性,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应激大鼠雌二醇、黄体酮的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垂体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菟丝子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能够参与体内多种免疫调节,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研究[4]表明卵巢动脉供血不足可能造成卵泡发育障碍。当归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养血,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卵巢血供,改善卵巢微环境,进而促使卵泡发育和排出。另有报道[5]指出补肾活血法联合热敏灸可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子宫内膜生长,提高临床受孕率。
在临床用药的基础上,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动物实验时进一步简化药物组成,命名为“新加归肾丸”,由菟丝子、肉苁蓉、干地黄、山茱萸、淫羊藿、当归、泽兰等药物组成,并以雷公藤多苷致卵泡发育障碍大鼠模型观察该方的药理作用机制,证明具有以下作用[6]:1)使模型大鼠一般情况明显改善,体质量增加,毛发光泽,动情周期基本恢复正常。2)使模型大鼠卵巢指数与子宫指数明显升高。3)使模型大鼠血清FSH、LH有下降趋势,血清E2与P水平明显升高,IGF-1水平明显降低。4)使模型大鼠卵巢组织ERβ、VEGF及Flk-1表达增加;各级卵泡数、成熟卵泡数/卵泡总数及黄体数明显增加;FSHR表达明显减弱;且卵巢血管壁变薄,管腔增宽。因此新加归肾丸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提高雌激素及其受体水平,增强卵巢局部血供,平衡生长因子的生成,改善卵巢微环境,进而促使卵泡正常发育、排出,改善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
综上所述,补肾活血之新加归肾丸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病症,切合病机,组方简练,标本同治,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1]具春花,金钟大.中医药促卵泡发育和排卵临床及实验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6(1):58-59.
[2]柯江维,王建,红赵宏.菟丝子黄酮对心理应激雌性大鼠海马—丘脑—垂体—卵巢轴性激素的影响[J].中草药,2006,37(1):90-92.
[3]李建平,王静,张跃文,等.菟丝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3):5-6.
[4]江红,张安兵,郭莉萍.卵巢动脉血流变化与卵泡发育不良的关系[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4):314-317.
[5]范培,梁瑞宁,徐小英,等.补肾活血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症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1):70-72.
[6]曹俊岩.雷公藤多苷致大鼠卵泡发育障碍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