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2012-03-31何贵翔
康 欣,何贵翔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工作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重等因素的变化,早期先兆流产其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并且具有反复发生的危险。自然流产占妊娠总数的10%~15%,其中早期流产占80%以上。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成为目前妇科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先兆流产属于祖国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对于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的原因,古人有很多论述。《诸病源候论》首先指出引起胎动不安的原因有母体和胎元两方面,并提出论治原则:“若其母有疾以动胎,治母则胎安;若其胎有不牢固,致动以病母者,治胎则母瘥”。《妇人大全良方》在“胎动不安”“妊娠漏胎下血”等九个方论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外感病邪、饮食不节、房事过度、外伤、七情所伤及体质因素等几个原因均可以导致“冲任脉虚不能约制”。《格致余论·胎自堕论》:“血气虚损,不足荣养,其胎自堕”。《万氏女科》中云:“胎动不安,脾胃虚弱,不能管束其胎,气血素衰,不能滋养其胎”。朱丹溪和万全均认为母体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可使冲任亏虚,胎失所养而发为本病。《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凡胎热者,血易动,血动者,胎不安”,乃素体阴虚内热损伤胞络,导致胎动不安。《女科经纶》提出“女之肾脉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然亦有胎本不固,因房事不节,先漏血而胎堕者”,说明孕后房事不慎可耗伤肾精,致冲任损伤,胎元不固。王清任认为“瘀血”这一病理产物可使胎元失养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他在《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说》中写道“子宫内先有瘀血占其地……今又怀胎至两个月前后,将此方服三五付,或七八付,将子宫内瘀血化净……断不至再小产”。现代医家对此方面的阐述也较多。李婕[1]认为,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有脾肾亏虚、心肝郁火。其指出素体虚弱、起居不慎可造成脾胃虚弱,冲任不固,胎失所养;忧忿过度,可致心肝郁火,热扰胎动。张玉珍[2]提出了此病的常见病因病机有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和血瘀,病机既可单一,又可虚实错杂,常有脏腑、气血、经络同病。
2 治法
2.1 分型论治 吕连凤等[3]将胎漏、胎动不安分为肾虚血热型和脾肾两虚型,肾虚血热型治以固肾安胎,清热凉血,方药为覆盆子、桑寄生、菟丝子、杜仲、续断、白芍、黄芩、旱莲草、知母、竹茹。对脾肾两虚型治以健脾补肾安胎。方药:阿胶、党参、黄芪、白术、桑寄生、熟地黄、菟丝子、杜仲、续断、白芍。共治90例,总有效率为91.0%。杨淑珍等[4]将胎漏、胎动不安分为4型:脾肾不足型:治以健脾益气,固肾安胎。方选寿胎丸加减;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方选保阴煎加减;气血虚弱型:治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方选胎元饮加减;跌扑闪挫型:治以补益气血,安胎。方选圣愈汤加减。治疗86例,总治愈率为93%。笪红英[5]辨证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0例,分为4型:肾虚型:方用寿胎丸加味;气血虚弱型:用胎元饮加减;血热型:选保阴煎加味;血瘀型:选方当归芍药散加减。总有效率为92%。
2.2 古方治疗 刘春丽[6]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先兆流产,基本方:当归、茯苓、泽泻各10 g,川芎5 g,白芍、白术各12 g。随症加减,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96.7%。徐红梅[7]用寿胎丸加减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78例,分肾阴不足型和肾阳不足型治疗。肾阴不足型治以补肾固冲、清热止血安胎,药用寿胎丸主方外,再加生地黄、苎麻根、地榆炭、炒黄芩等药清热止血安胎;肾阳不足型治以温补脾肾、止血安胎,主用寿胎丸,加怀山药、党参、黄芪、艾叶炭等健脾安胎止血。结果有效率达94.9%。陈东海[8]认为先兆流产孕囊周围有液性暗区者乃有瘀血,瘀血不去,新血就不能供养胚胎,应该治以化瘀,其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活血化瘀安胎,治疗30例,总有效率86.6%。王春华等[9]用保阴煎加味治疗先兆流产65例,有效率为87.7%。
2.3 自拟方治疗 郭兴法[10]自拟参芪二麻汤(党参、生黄芪、苎麻根、炒白术、升麻、柴胡、制香附、炒白芍、炙甘草、炒当归、炙狗脊)结合辨证加减治疗先兆流产30例,治疗1个疗程,症状消失18例,2个疗程,症状消失者6例,3个疗程以上,症状消失4例,总有效率为93.3%。李爱梅等[11]自拟安胎散(黄芪、白术、茯苓、陈皮、生地黄、白芍、阿胶、黄芩、栀子、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甘草)。治疗先兆流产40例,总有效率97.5%。
2.4 中成药治疗 史佩琥等[12]用固肾安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2例,同时设立对照组黄体酮肌注102例。2组用药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洁[13]采用乐孕宁口服液(黄芪、党参、白术、续断、补骨脂、当归等)治疗先兆流产52例,总有效率89%。张淳[14]用孕康颗粒治疗早期先兆流产248例,其中208例患者症状消除,胎儿发育符合妊娠周数,有效率达84%。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熊翡[15]采用参芪胶艾汤(炒党参、炙黄芪、阿胶、艾叶炭、炒白芍、炙甘草、苎麻根、仙鹤草、炒杜仲)结合黄体酮肌注治疗先兆流产35例,同时设立对照组黄体酮肌注合用维生素E治疗23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瑾[16]用寿胎丸加减方内服结合黄体酮、HCG治疗先兆流产120例,总有效率为94.17%。
2.6 中药外治法 陆亚静[17]用菟丝子、山茱萸、女贞子、杜仲、桑寄生混合磨成粉,以水调湿做成小丸贴敷于足底涌泉穴结合肌注激素治疗先兆流产,104例中治愈99例,治愈率95.2%。黄歆[18]用定胎饮内服兼外敷治疗先兆流产30例,总有效率93.3%。外敷方法:用人参、当归、白芍、杜仲、熟地黄、白术、陈皮、炙甘草、黄芩、菟丝子、桑寄生、续断、艾叶、砂仁水煎服后药渣隔层消毒纱布敷贴在脐孔上,再用胶布固定即可。
2.7 心理疗法 先兆流产的发作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或者易激动等不良心理情绪。孕妇长期或者反复的精神紧张、烦躁、焦虑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子宫对交感神经活动的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宫缩,子宫小动脉痉挛,绒毛缺血,胎儿发育障碍,导致流产的发生[19]。心理疏导可消除或减轻孕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提高保胎效果。中医认为胎孕以血为用,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若思虑太过,耗伤心阴,阳气上浮,火热之邪扰动冲任,冲任不固而堕胎[20]。高月平[21]用补肾宁心法治疗先兆流产,总有效率达71.58%。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明显,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现代中医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本病,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的检测及治疗,已经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医多侧重于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从宏观上去研究探讨其病因病机,在基础及实验上研究较少,对于中药的作用机制、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及其远期疗效,缺少深入的研究。今后应加强相关的实验研究,对先兆流产患者经治疗后分娩的儿童进行远期随访,更进一步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作用机制及远期疗效,提高保胎的成功率。
[1]李婕.先兆流产治疗经验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177-178.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0-211.
[3]吕连凤,边文会,陈惠娟.辨证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9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6):384.
[4]杨淑珍,翟文炜.辨证治疗先兆流产86例[J].陕西中医,2008,29(3):269-270.
[5]笪红英.辨证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72-73.
[6]刘春丽.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先兆流产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4):33.
[7]徐红梅.寿胎丸辨证治疗先兆流产7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2):156.
[8]陈东海.桃红四物汤治疗先兆流产孕囊周围有液性暗区患者30例[J].中医杂志,2010,51(1):191-192.
[9]王春华,边志强.保阴煎加味治疗先兆流产6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8):31.
[10]郭兴法.参芪二麻汤治疗先兆流产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7):507.
[11]李爱梅,胡桂枝.自拟安胎散治疗先兆流产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5(6):161.
[12]史佩琥,董俊清,米梅艳.固肾安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J].河北医药,2011,33(1):139-140.
[13]陈洁.乐孕宁口服液治疗先兆流产52例[J].陕西中医,2006,27(6):670-671.
[14]张淳.孕康颗粒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0(2):55.
[15]熊翡.参芪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35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4):23.
[16]陈瑾.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20例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5):662-663.
[17]陆亚静.穴位贴敷治疗先兆流产104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3):176.
[18]黄歆.定胎饮内服兼外敷治疗先兆流产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7):50-51.
[19]黎荔,张森兰,石俏萍,等.心理咨询干预在孕早期先兆流产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108-110.
[20]周燕妮,苏玉明,孙世晓.浅谈心、肾与滑胎[J].中医药信息,2009,26(2):6-7.
[21]高月平.补肾宁心法治疗先兆流产95例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1995(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