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体检者抽血晕针综合征的护理对策分析

2012-03-31彭少容

当代医学 2012年20期
关键词:综合征护理人员血管

彭少容

晕针为临床护理和健康体检工作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管抑制性的一种晕厥,主要原因是因为血管的迷走神经反射而导致血管的扩张,进而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出现降低,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降低而导致的一种暂时、广泛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出现的晕厥[1-2]。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会出现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9例抽血晕针综合征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9例抽血晕针综合征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9例,男女比例2.22:1;年龄最小的17岁,年龄最大的47岁,平均年龄为(33.13±1.32)岁。

1.2 方法

1.2.1 抽血前,首先询问患者的病史和既往是否出现过抽血晕针综合征等。将重点高危人群单独列出,对高危人群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各种途径使患者的精神放松,并在抽血前、抽血中、抽血后密切的观察患者情绪变化。

1.2.2 对于轻度晕针的患者,应该迅速拔除针头,并且将患者搀扶到空气流通的位置,将其双腿抬高,头部位置放低,患者在静卧片刻后基本可以恢复。对于重度晕针患者,在去针后应该保持平卧姿势,如果患者的症状还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氧气吸入[3],注意保暖,并迅速的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对症治疗。

2 结果

在29例抽血晕针综合征患者中,抽血前有晕针先兆的6例(20.69%),抽血中出现晕针15例(51.72%),在拔针后出现晕针8例(27.59%);轻度26例,重度3例;出现头晕27例(93.10%),眼前发黑16例(55.17%),面色苍白11例(37.93%),出汗7例(24.14%),恶心呕吐5例(17.24%),意识丧失1例(3.34%),抽搐1例(3.34%),血压下降3例(10.34%)。轻度、重度晕针经给予有效护理后,数分钟恢复正常,没有后遗症。没有完成抽血的经护理人员心理护理指导后,顺利完成抽血。

3 讨论

3.1 晕针综合征原因 主要由于心理因素,出现晕针综合征的患者一般对抽血相关知识的了解比较少,部分会认为抽血会对自己身体造成损伤,存在惧怕和焦虑的不良情绪,神经上会高度紧张,由于神经反射会导致小血管的广泛扩张,出现血压下降,因为脑供血不足而导致晕针综合征的发生。本组发生抽血晕针综合征的患者中,初次体检发生抽血综合征的患者大多是因为其心理适应性比较差,经过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可配合完成抽血;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年龄上的原因,经临床实践我们发现,不同的年龄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有比较大的区别[4],部分中青年因为体质比较瘦弱,同时心理反应比较敏感,对疼痛的敏感度比较高,在进行抽血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加大了对疼痛的感受,感觉在抽血时痛觉剧烈,很容易发生晕针综合征,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3.13±1.32)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还有就是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如果护理人员的抽血穿刺技术不熟练,就会因为在拔针时或者在拔针后由于按压不当,而造成局部疼痛的刺激加重而增加患者心理上的紧张、惧怕。

3.2 护理对策 首先要重视对健康体检者抽血环境上的布置,抽血室内要采光良好,布置温馨、空气新鲜、布局设施合理、气氛轻松。可通过一些鲜花的布置,温馨的色调让患者减轻抽血时恐惧的心理,避免抽血晕针综合征的发生;做好消毒、卫生防护,通过严谨的抽血操作,使患者感觉放心,打消其害怕交叉感染的心理,积极配合抽血操作;抽血护士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使用温和的话语向患者耐心讲解相关问题,并始终给予患者鼓励和心理支持;重视对抽血晕针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相关人员要在进行抽血操作前,向重点患者讲解健康体检抽血的主要目的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出现紧张的心理,要注意转移体检者注意力,可以让其适当的休息,通过环境适应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后,再进行抽血,如果出现临床反应严重的可指导进行深呼吸和听音乐来缓解紧张情绪;同时要重视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充分了解即将检查的项目和处理抽血晕针综合征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进行准备,避免体检前的劳累;加强操作的细节护理,在患者抽血完毕后,使用无菌棉签在穿刺点进行3~5min的局部按压止血[5],禁止揉,避免造成患者的皮下血肿,在进行抽血时要动作轻柔、技术精湛、操作娴熟,在穿刺时尽量选择一些直、粗并且弹性好的静脉血管,争取一次成功,避免穿刺失败。

3.3 其他 在临床上要注意区别抽血晕针综合征和低血糖的临床反应,因为健康体检基本都是进行空腹抽血,很容易出现低血糖,所以在患者出现了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等临床症状时要先进行血糖检测,诊断是否出现了低血糖,避免因为误诊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静脉穿刺的水平,因为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护理人员的操作是否熟练直接影响着患者晕针综合征的发生率,熟练的抽血技术可有效减轻体检者心理上的压力,有效降低抽血晕针综合征的发生率。因此,要求护士一定要操作规范,穿刺准确,熟练掌握无痛技术,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利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和角度,争取一次成功,避免由于反复进针而使患者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负担;重视心理护理,使健康体检者处于一个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通过语言疏导、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克服紧张的心理,配合完成抽血检查;如果体检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晕针综合征的表现,要及时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严重的要及时通知医生,等待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1]柳小平,乐永芳.健康体检抽血时晕针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9):231-232.

[2]陈玉芳,冯欢,李蔷薇,等.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当代医学,2011,17(7):120-121.

[3]闫作惠,姜黎昱,王菊.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护理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摘,2011,20(z4):265-265.

[4]陈玉芳,冯欢,李蔷薇,等.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当代杂志,2011,17(7):120-121.

[5]刘肖肖.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4):224-225.

猜你喜欢

综合征护理人员血管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考前综合征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血管
你的血管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