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渗透
2012-03-28姜宁
姜 宁
(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追求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纲要》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史诗,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历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所以,《纲要》课程应承担起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责任。
一、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时代要求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忘记历史的民族便是无根的民族,而无根的民族是无法竞存于世界的。然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逐渐呈现出淡化倾向。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高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努力把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信息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的改革终将不断深入,进程也会不断加快,迎接严峻挑战,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势在必行。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综合国力的灵魂所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凝聚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使青年学生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2.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千百年来,民族精神像一条精神纽带,把全国各族人民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维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民族强。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精神状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具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意志和信心,进而促使青年学生把个人的发展同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把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化为立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3.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进报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教育是保证,对个人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其中民族精神的培养,给予个人成长成才以强大的精神动力。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改造他们的思想,坚定他们的信仰,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永葆进取之心,把他们塑造成为具有远大的宏图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创造者。因此,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挖掘《纲要》课程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历史记载着一个民族发展的痕迹,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生动的振奋民族精神的抗争史和奋斗史,在《纲要》课程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民族精神内容,它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因此,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加强民族精神培养教育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展国耻教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自1840年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帝国主义的铁蹄就踏遍了中华大地。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6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逼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通过揭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在侵略过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大学生透彻地了解中华民族遭受侵略的屈辱历史,认识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对人民的压迫历史。我们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国耻教育,目的是“知耻而后勇”,激发大学生奋发图强的斗志和立志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爱国激情,树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奋斗的坚定信念。
2.开展艰苦奋斗教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历史。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从陈独秀的“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嘉兴南湖的“红船会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不断在抗争,不断在奋斗。纵观中国的历史,从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都充分证明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壮大与兴旺及与艰苦奋斗的密切联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我们在《纲要》课程教学中要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观念,使他们能坚定地抵制腐败,磨炼甘于奉献的意志,培养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品格。
3.开展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决定着一个人的奋斗方向和价值取向。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实现共产党的领导和最终选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通过中国近代各阶级的救国实践,使青年学生明白:由于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的局限性,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的救国方案都不能取得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将中华民族解救出来,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在《纲要》课程教学中要进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创新《纲要》课程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
1.明确《纲要》课程的教学方向,突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龚自珍曾说的“亡人国必先亡其史”,强调了历史教育在国家兴衰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一门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近现代史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素材,我们不能只限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灌输,更为重要的是发挥《纲要》课程的民族精神培养的优势,进行国家前途命运、理想信念和责任使命的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激发报效祖国的志向。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纲要》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改变历史教育定位不准确的状况,将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紧密联系起来。
2.丰富《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针对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主题的转换,民族精神也会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它不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因此,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高校教师要立足《纲要》教材,深入挖掘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过程中民族精神培养的史学素材,延展教学内容,领会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把握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特点,突破知识的讲授局限于近现代这一时间段,或是局限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没有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也没有将中华民族精神置于世界的范畴去思考和传承的限制。《纲要》课程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继承和重复,更为重要的是对民族精神弘扬和创新,要激励青年学生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3.创新《纲要》课程的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在民族精神培养过程中,如果采取单纯灌输、说教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削弱教育效果,创新《纲要》课程教学方法十分必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上,教师不仅要再现事件的经过,还要将事件变得鲜活,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图、文、声、像相融的特点外,在版式的设计上要简洁、明了,使复杂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形象易懂,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实践教学法的运用上,要摆脱利用纪念日、参观纪念馆等惯例活动的束缚,广泛挖掘大学生身边的乡土红色资源,如地方史志、地方革命英雄等,使学生零距离接触鲜活生动、直观真实的历史,亲身体验中华民族不断奋斗的历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1] 赵爱伦.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肩负的重要任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70.
[2] 唐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J].教学研究,2010(6):36.
[3] 何建华,吴小龙.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