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
2012-03-27侯秀月
侯秀月
疱疹性口腔炎为儿科常见病,主要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起病急,多发于6岁以下儿童,特别是6个月~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表现为发热、流涎、疼痛、拒食、哭闹不安,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由于疱疹溃破后易合并细菌感染,笔者在常规应用青霉素抗炎、喜炎平抗病毒静脉滴注的基础上,局部应用利巴韦林喷剂对疱疹性口腔炎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门诊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72例,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年龄8个月~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男19例,女17例;8个月~2岁21例,2~3岁10例,3~6岁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8个月~2岁22例,2~3岁11例,3~6岁3例。患儿均有发热,体温38~39℃。有较明显口腔疱疹或溃疡,伴有流涎、拒食。部分患儿口角、唇周皮肤也发生水疱,甚至累及软腭和咽部。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青霉素30 U·kg-1·d-1,喜炎平5 mg·kg-1·d-1,水溶性维生素 1 支,静脉滴注,1 次/d,连用3~5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局部用利巴韦林喷剂,4次/d,高热不退、中毒症状明显者加用地塞米松 0.3~0.5 mg·kg-1·d-1,静脉滴注,连用 3 d。观察 2 组热退、主动进食、疱疹消退时间。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2 d内体温恢复正常,饮食好转,疱疹缩小,无溃疡形成;有效:4 d内体温恢复正常,饮食好转,疱疹缩小并逐渐消失,无溃疡形成;无效:治疗5 d以上体温不能恢复正常,疱疹不愈,形成溃疡。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36,例(%)
2.2 2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在热退、主动进食、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n=36,d,±s
表2 2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n=36,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
2.3 不良反应 2组患儿1周后复查,外周白细胞计数均正常,未见骨髓抑制征象出现。
3 讨论
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患儿常表现为发热、流涎、进食困难或拒食,齿龈、舌、唇内、颊黏膜等处出现疱疹。疱疹溃破后易合并细菌感染。因为患儿疼痛、拒食,又加上患儿发热,反复使用退热药物,使患儿出汗及蒸发的水份增多,常处于半脱水状态,血液黏稠度增高,影响机体散热及免疫功能的发挥。常规采用青霉素抗炎、喜炎平抗病毒、水溶性维生素静脉滴注、适当静脉补充体液,改善机体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加利巴韦林喷剂局部用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利巴韦林为一种强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MP)脱氧酶抑制剂,可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因而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包括DNA、RNA病毒),对疱疹病毒有防治作用。一般是静脉滴注或口服等给药方式全身用药,容易产生胃肠部不适等并发症,或者抑制骨髓白细胞生成等不良反应[2]。其作用机制为药物进入细胞内,被腺苷激酶磷酸化形成单磷酸,干扰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活性影响鸟苷酸合成,从而阻断DNA和RNA病毒复制,病毒唑三磷酸可抑制DNA聚合酶活性,并可直接作用于RNA抑制蛋白质合成,达到抗病毒作用。应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3]。笔者将此方法应用于疱疹性口腔炎,观察到患儿应用此药后在热退时间、主动进食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表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利巴韦林喷剂可以使得药物均匀弥散于整个口腔和咽喉,起到局部抗病毒治疗,且药液分布均匀,易于吸收,作用迅速,能较快地促进炎症消散、创面愈合,对口腔局部病损创面能产生更有效的药物治疗作用,并可避免全身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4],安全可靠。临床观察发现,利巴韦林喷剂无色无味,患儿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1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2 陈朝晖,李然.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进展.河北医药,2003,25:773.
3 沈婷.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33.
4 申小保.药物雾化疗法治疗疱疹性口腔炎120例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