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虫草菌粉和复方α-酮酸联用对腹膜透析患者MIA综合征的影响

2012-03-27孙福云孔令茹王海涛

河北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百令腹膜颈动脉

孙福云 孔令茹 王海涛

近年来,维持腹膜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改善。人们对维持透析患者并发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广泛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动脉MIA综合征硬化综合征)。炎症可导致营养不良和动脉硬化,营养不良和动脉硬化 又加重炎性反应[1]。国内外对于MIA综合征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终末期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及动脉硬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指标的研究方面;认为应用反应炎症、营养不良、动脉硬化指标来评价三者的关系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2,3],但对药物治疗MIA综合征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对虫草菌和复方α-酮酸联合应用对腹联透析患者MIA综合征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09年3至9月年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对符合标准的102例患者进行编号,再用抽签的方法分为治疗组(n=53),对照组(n=49)。治疗组,其中男31例,女性2例,其中慢性肾炎38例,糖尿病肾病16例,多囊肾3例,小血管炎2例,高血压肾损害3例,狼疮性肾炎1例;对照组患者49名,男33例,女16例,其中慢性肾炎30例,糖尿病肾病15例,多囊肾3例,狼疮性肾炎1例。2组治疗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应用百特公司生产的腹膜透析液治疗,每天透析3~4次。排除标准:感染、服用糖皮质激素,急性冠脉综合征、肿瘤、脑血管意外,停用药物。

表1 治疗前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治疗前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

?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常规进行腹膜透析及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改善骨代谢障碍治疗;治疗组患者坚持服用百令胶囊(虫草菌粉)和开同(复方α-酮酸)半年,百令胶囊由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胶囊剂,0.5 mg/粒,1.0 mg/次,3 次/d;开同由费森尤斯卡比公司生产,630 mg/片,2片/次,3次/d;所有患者均经过营养师指导,采用低蛋白饮食,未应用其他氨基酸类药物;对照组患者均经过营养师指导,采用低蛋白饮食,未应用其他氨基酸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所有受试者在入组时及入组观察6个月时两个时间点,选择清晨透析前抽取空腹不抗凝静脉血5 ml,于30 min内3 000 r/min离心6 min,分离血清后,-20℃保存待测。

1.3.1 实验室检查:白介素-10(IL-10)、IL-6采用ELISA方法测定(正常值<40 pg/ml),试剂盒购于美国RB试剂公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正常值 <3 mg/L),试剂盒购于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做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尿素氮(BUN)、肌酐(Cr)。

1.3.2 超声测定:所有受试者在入组时及入组观察6个月时两个时间点,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由一位超声科医师采用盲法检测。该项目用philipsIU22超声仪完成。受测者取仰卧位,从近端到远端再到分叉处扫描双侧颈总动脉。在距离分叉处10 mm处测定颈动脉IMT三次,并取平均值。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标准,颈动脉IMT厚度定义为颈总动脉IMT≥1.0 mm 及(或)颈动脉分叉 IMT≥1.2 mm;粥样斑块定义为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管腔(回声可不均匀或伴声影),厚度≥1.3 mm;IMT增厚及(或)粥样斑块形成为颈动脉粥样硬化。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营养学和炎性指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营养学指标Alb、Hg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炎症指标HS-CRP、IL-10、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各项营养学和炎症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营养学指标Alb、Hgb水平高于对照组,炎症指标HS-CRP、IL-10、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而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2组营养学和炎性指标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2组营养学和炎性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治疗组比较,#P <0.01

?

2.2 2组颈动脉超声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指标:颈总动脉IMT、颈动脉分叉IMT及斑块形成例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指标分别比较,颈总动脉IMT和颈动脉分叉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形成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颈总动脉IMT和颈动脉分叉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形成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情况比较mm,±s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情况比较mm,±s

注:与治疗后比较,*P <0.01;与 B 组比较,#P <0.01

?

3 讨论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很多患者得以长期存活,因而,其相关并发症的研究也就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腹膜透析患者MIA的发生率高达20%[4],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过程中透出液蛋白丢失、慢性的细菌或病毒感染、肿瘤,以及由腹膜暴露于增塑剂而激发的慢性炎症都容易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和微炎症常相互并存并互为因果,一方面营养不良可导致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而增加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使机体反复持续的感染而导致微炎症状态的慢性存在;另一方面,微炎症通过细胞因子引起肌肉蛋白质代谢增加,导致机体消瘦和低蛋白血症。大量研究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是一个血管受损伤后的炎性反应过程,炎性反应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5]。而超敏CRP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它是在感染或炎性因素刺激下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浆CRP浓度增加不但与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反应程度相关,还是心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诊断早期动脉硬化的标志之一,也是维持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良好预测因子[6,7]。

随着人们对MIA综合征的认识不断深入,如何阻断MIA综合征这一恶性循环的链条,有效地改善或逆转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的预后,成为摆在临床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由于MIA综合征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有效的方法能彻底防止其发生,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尽可能简捷的治疗方式,延缓其进展,改善患者的存活时间和生存质量。

虫草菌粉是由冬虫夏草菌种经低温发酵而成,通过实验测定,百令胶囊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因子调控机制,通过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双向混合培养,结果显示:百令胶囊具有抗炎作用。并通过抑制前炎性因子表达,来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同时能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及氨基酸利用,促进正氮平衡,改善营养情况[8,9]。

同时,人体试验还表明,百令胶囊可以使蛋白质合成速度明显升高,促进蛋白质合成及正氮平衡,改善营养状况[6]。

复方α-酮酸含必需氨基酸及酮基类似物,能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提供所缺乏的必需氨基酸,还可在慢肾衰患者体内结合含氮的代谢废物,形成新的氨基酸。从而降低含氮代谢废物在体内的蓄积。减少胃肠道反应和微炎性状态[10]。

由于经济的原因,也出于联合用药的考虑,以上两种药物治疗的剂量,都是最小治疗量。我们试图观察,通过两种药物的小剂量联合应用,能否达到阻断MIA综合征的作用。

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虫草菌粉和复方α-酮酸小剂量联合应用于尿毒症维持腹膜透析患者,既可以明显改善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营养不良,还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进程,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这就有效地阻断了患者MIA综合征这一尿毒症患者恶性循环的链条,降低尿毒症患者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仅如此,随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医疗费用也随之大幅下降,这对全社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 叶云洁,倪兆慧,钱家麒,等.终末期肾病微炎症状态和动脉硬化的关系.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173-176.

2 Kalanthar-Zadeh K,Ikizler TA,Block G,et al.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complex syndrome in dialysis patients:causes and consequences.Am J Kidney Dis,2003,42:846-881.

3 Szeto CC,Chow KM,Lam CW,et al.Peritoneal albumin excretion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cardiorascular events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Perit Dial Imt,2005,25:445-452.

4 董捷,范敏华,齐慧敏,等.腹透患者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1-65.

5 Malatino LS,Mallamaci F,Bemedetto FA,et al.Hepatocytefrowth factor predicts survival and relates to inflammation an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in end – stage renal disease.Am J Kidney Dis,2000,36:945-952.

6 董捷,王海燕.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病的关系.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317-321

7 Teplan B,Schuck O,Horauova M,et al.Effect of a keto acid-amino branched-china amino acid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on a low protein diet.klin Wchenschr,2000,112:876-881.

8 程威英,是俊风,蒋更加.百令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10:39.

9 王苏娅,孟雪芹,陈江华,等.人工培养高冬虫夏草(百令胶囊)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因子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调控机制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52-153.

10 Nishizawa Y,Shoji T,Maekawa K,et al.Intima-media thickmess of catotid artery predicts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hemodialylsis patients.AmJ Kidney Dis,2003,41:s76-s79.

猜你喜欢

百令腹膜颈动脉
百令胶囊对支气管哮喘小鼠的治疗效果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百令胶囊对腹透患者腹透液中TGF-β1、VEGF水平的影响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百令胶囊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浆IL-6、TNF-α、TGF-β1影响的实验研究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百令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