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上神经阻滞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管期的应用
2012-03-27姜景卫鲁华荣毛桂琴李春明何利方
姜景卫,鲁华荣,毛桂琴,李 亭,李春明,何利方
喉上神经阻滞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管期的应用
姜景卫,鲁华荣,毛桂琴,李 亭,李春明,何利方
喉上神经阻滞;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管期
麻醉苏醒期气管拔管等操作,对咽喉和气管部位感受器的机械刺激可引发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明显兴奋及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使循环表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尤其是并存高血压患者。我院于2006年6月—2010年8月,对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高血压患者,在麻醉后气管拔管前行喉上神经阻滞,以预防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56~71岁,平均6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I组)及对照组(Ⅱ组),每组3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静注咪哒唑仑0.04mg/kg、芬太尼4 g/k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行麻醉诱导插管。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持续泵入丙泊酚6 mg/(kg·h)及吸入七氟烷1%~2%维持麻醉。根据需要单次追加芬太尼0.1 mg和/或维库溴铵2 mg。气管导管充气囊外涂抹2%利多卡因凝胶。符合拔管指征时,Ⅰ组以1%利多卡因行喉上神经阻滞[1],每侧用量3mL。Ⅱ组常规处理。5min后吸痰,8min拔除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吸痰前(T0)、吸痰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5 min(T4)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改变。
2 结果
两组吸痰前SBP、DBP及HR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吸痰前、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 min各时段的SBP、DBP与HR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段的SBP、DBP及HR较吸痰前及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1。
3 讨论
LC是一种比较安全、疗效确切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瘢痕少、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3]。LC多采用插管全麻,气管拔管期间由于麻醉减浅,气管导管刺激可引起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对并存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在拔管期间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此,此类患者如何安全度过拔管期显得非常重要。预防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告很多[4],本研究采用拔管前行喉上神经(为迷走神经支配喉部分支)阻滞,使血流动力学状况相对平稳,取得了良好效果。因喉上神经阻滞能有效地阻滞分布于会厌谷、会厌、声门后部的声门裂的上、下方及口咽、小部分喉咽及杓状软骨前面等处的黏膜。本组LC时间均小于100 min,术后气管导管囊外涂抹的2%利多卡因凝胶对减少气管黏膜刺激也有一定作用。从而能有效减少拔管对气道的刺激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拔管前后SBP、DBP及HR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拔管前后SBP、DBP及HR变化(±s)
注:与Ⅰ组同时点相比较,aP<0.05
T0 T1 T2 T3 T4 SBP DBP HR组别Ⅰ组Ⅱ组Ⅰ组Ⅱ组Ⅰ组Ⅱ组134.7±7.5 135.2±7.4 78.2±7.9 78.3±7.8 73.7±4.8 72.9±5.1 133.9±7.3 154.9±8.5a77.8±8.0 98.1±7.7a73.1±4.8 92.8±5.3a134.8±6.9 161.2±8.0a78.1±7.4 99.1±6.9a73.9±4.3 98.1±5.1a132.3±6.5 163.0±8.1a75.9±8.1 90.1±8.3a71.2±5.1 90.9±5.3a133.5±6.4 158.6±7.9a76.1±7.9 89.5±7.4a71.3±4.9 85.8±5.1a
[1]张静,程庆春.乌拉地尔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副反应临床观察[J].淮海药学,2009,27(4):317-318.
[2]任永乐.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18):567-568.
[3]刘溪涛,刘俊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2(7):231-232.
[4]王敏.艾司洛尔对全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7,29(10):1112-1113.
(收稿:2011-02-12 修回:2011-04-26)
(责任编辑 李文硕)
R614.4
A
1007-6948(2012)01-0089-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2.01.035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山 3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