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林下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12-03-26黎茂彪林玉武蔡国群

自然保护地 2012年1期
关键词:毛竹林玉竹天宝

黎茂彪 林玉武 蔡国群

(1福建省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永安 366000;2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局 366000)

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保护区管理与研究实践的焦点是促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1]。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实验区可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015.38 hm2,其中:国有林地 4698.85hm2,占 42.65%,集体林地6316.53hm2,占57.35%,针对集体林地资源多,在实验区林下试验栽培经济植物,探索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利用技术。2007年7月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药用植物调查,在查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林下药用植物栽培试验。

1 自然环境概况

福建省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中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31′–117°33.5′,北纬 25°55′–25°58′,气候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区内千米以上山峰22座,最低海拔580m,天宝岩主峰 1604.8m,海拔梯度大,具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区核心区面积3401.56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30.88%。缓冲区面积为2678.92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32%。实验区面积为 4934.9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4.80%,实验区面积大,且多处于村庄周边,坡度较为平缓,适宜林下种植试验与经营管理。

2 实验区优势树种与林分状况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有林地面积按优势树种分:杉木林面积127.3 hm2,占实验区面积的2.6 %;马尾松林面积1459.5 hm2,占29.6%;阔叶林面积1 020.4 hm2,占20.6%;毛竹面积2327.7hm2,占47.2%(见表1)。

实验区林地中,郁闭度≤0.29的林分面积94.6 hm2,占实验区面积的 1.9%;郁闭度0.30–0.59的林分面积345.9 hm2,占7.0%;郁闭度 0.6–0.79的林分面积 537.9hm2;占10.9%,郁闭度>0.8的林分面积1628.8 hm2,占33%(见表2)。

表1 实验区有林地面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

表2 实验区林分面积按郁闭度统计表

3 主要试验栽培药用植物及生长情况

3.1 草珊瑚栽培与生长

草珊瑚为金粟兰科草珊瑚属多年生常绿半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选择南面坡向,下坡位较阴湿的林下套种,林分郁闭度不得过高或过小,以0.7上下为宜[2]。试验种植地选择永安市青水乡龙头村龙头谷小溪两旁的阔叶林下,林分郁闭度0.7。2008年4月上旬种植,选择健壮草珊瑚实生苗,苗高12cm以上,株行距30 cm×40cm,亩种植密度3 000株左右,种植当年6月及9月各除草松土1次。结合6月松土,每株施复合肥0.2kg,第二、三年视杂草生长情况,在5–6月除草1次。

通过三年草珊瑚生长调查,种植第一年平均每株分孽5杆,平均生长高度36.8cm,平均杆径0.15cm;第二年平均每株(丛)分孽8.8杆,平均生长高度41.4cm,平均杆径0.18cm;第三年平均每株分孽11.1杆,平均生长高度52.6cm,平均杆径0.19cm,基本全面复盖林地(见表3)。

表3 草珊瑚栽培生长情况调查表

3.2 多花黄精栽培与生长

多花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广泛生长于天宝岩各类型立地的毛竹与阔叶林中,在阴湿肥沃土壤生长肥大,其萌芽再生能力强,特别适合山坡下部毛竹林林下种植。试验种植地选择永安市青水乡龙头村后山毛竹林,郁闭度为0.8,2008年3月下旬种植,沿等高线开设种植沟种植,沟深5cm,沟距40cm,沟内每20cm种植一个当年生块径,种后复土2–3cm,亩种植密度5000株左右,管理以正常毛竹经营措施。

通过三年多花黄精生长调查,多花黄精种植当年地下根径平均鲜重12.9g,种植第二年地下根径平均鲜重19.2g,种植第三年地下根径平均鲜重18.2g(见表4)。

表4 多花黄精栽培生长情况调查表

3.3 玉竹栽培与生长

玉竹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耐阴湿,高产栽培玉竹忌强光直射与多风,宜选择郁闭度0.5以下,微酸性沙质壤土、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新造林的林地内种植。天宝岩玉竹种植试验地位于永安市西洋镇桂溪村郭公村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内,为郁闭度0.4-0.5的阔叶林下。2007年11月从浙江省盘安县购种苗种植,林地清理后,开设种植沟,沟距30cm,沟深30cm,亩施100斤钙镁磷基肥,均匀放入种植沟内,回土2/3表土,将玉竹根状茎芽头部分切成长约 3–7cm为一段,在回土后沟底按株距7cm纵向排列,芽头朝一个方向,略向上放好,再将开另一行沟的土盖在上面。种植当年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可以用锄头锄草松土,但不宜过深),秋季玉竹倒苗后,复盖稻草7cm左右,第二、三年4月初亩撒施复合肥60kg,5月、7月各拔除一次。

经过玉竹三年生长调查,种植当年调查样方内玉竹根径平均新生长74条,最长新根径达16cm,平均根径鲜重550g;种植第二年调查样方内玉竹根径平均新生长199.7条,最长新根径达34cm,平均根径鲜重1323.6g;种植第三年调查样方内玉竹根径平均新生长339.6条,最长新根径达36cm,平均根径鲜重1635g(见表5)。

表5 玉竹栽培生长情况调查表

4 结论与探讨

通过草珊瑚、多花黄精及玉竹种植试验,草珊瑚种植株三年平均分孽24.9杆,第三年生长高度达到 52.6cm,已可进行地面杆径采收;多花黄精三年平均每株地下径生长50.3g,折亩产约251.5kg;玉竹三年调查样方平均地下根径生长量3 508.6g,折亩产量2335kg。药用植物试验栽培的生长及产量表现较好,以目前市场药材收购价计算,多花黄精亩产值在1 300元以上,玉竹亩产值1万以上,可以考虑在相同类型生态公益林中扩大试种,以求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更多的试验数据支持。

天宝岩实验区中毛竹林占该区的 47.17%,随着社区竹农毛竹林集约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成为菜园式经营模式,土层裸露,生态效能明显下降,水土保持能力削弱。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已查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66科 519属 823种[4],根据张家贤等毛竹林下野生药用植物调查,天然毛竹林下有野生药用植物195种,其中蕨类植物39种,裸子植物 2种,被子植物154种[5],根据野生植物自身所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筛选多花黄精等不妨碍毛竹林冬春笋经营、自身又不怕挖掘等适生性强的药用植物种类,在毛竹林下栽培推广,在改变毛竹林林下生态环境,探索出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变野生为家种,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多层次的立体生态结构[6],通过非木质利用试点,进一步探索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发展相协调的经营模式,为农民就业增收开拓门路[7],使生态公益林原本在农民眼里毫无利用价值的林地拥有了实实在在的现金价值,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1] 林鹏,张宜辉等.自然保护区群网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 (1):67–73

[2] 詹旋常.生态公益林下套种草珊瑚影响因素初步分析.林业勘察设计(福建),2008(2):179–182

[3] 秦卫华.物华天宝—记福建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果资源.生命世界,2009(12):56–59

[4] 黎茂彪. 天宝岩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的探讨.华东森林经理,2009,23(3):41–43

[5] 张家贤,周 伟. 毛竹林下植被及药用植物调查研究.竹类研究,1989 (1):34–37

[6] 汤庚国,周晓白.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主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中国野生植物,1992 (2):29–31

[7] 曹碧凤,蔡国群.永安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林业经济,2009(4):27–29.

猜你喜欢

毛竹林玉竹天宝
大连天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天宝桥》国画
封育年限对毛竹林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
安吉践行“两山”的毛竹林碳汇研究*
编竹篓
天宝三载发生了什么?
天宝流浪记
玉竹多糖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
玉竹(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