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思维方法在“地球运动”教学中的运用

2012-03-22河南省洛阳市第十九中学471000王安周

地理教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纬度规律太阳

河南省洛阳市第十九中学(471000) 王安周

浅谈数学思维方法在“地球运动”教学中的运用

河南省洛阳市第十九中学(471000) 王安周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体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地理学是一门相对综合的学科,对相关政史、理化知识要求较高,而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相对薄弱,相关的政史、理化知识储量不足,导致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主动性不够。高中地理开篇之作“地球运动”知识相对抽象、枯燥、难懂,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但又是后续自然、人文、区域等学习的基础。因此,利用归纳演绎、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维方法,结合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探讨地球运动基本规律和原理。

一、经纬网构建

经纬网的侧视图、俯视图绘制是教学的难点,若通过演示和简单绘图相结合,则会事半功倍。若将圆形经过垂直投影变化则为一条线段,长短正好为圆形的直径(图1),这样就把二维的曲线转化为一维的线段,降低了空间维数。按照此原理,巧妙地把三维的立体图经过垂直投影转化为二维平面图。在极地俯视图上,经线表现为由极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线段,纬线为一系列同心圆圈(图2)。

图1 圆形垂直投影图

图2 极地俯视图

地球仪为地球的微缩模型,初学者对投影变化知之甚少,经纬网平面图绘制的关键是垂直投影转化过程。通过实验模拟的方法,演示在手电筒的垂直照射下,曲线的影子为直线,或直接照射经纬网的立体模型,观察投影效果会更好。若能通过逆向思维把二维平面图想象为实体的三维空间图,则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验操作简单,但对于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绘图能力意义深远。

二、时区的中央经线及范围

初学者对经线、经度、经度的递变规律等较难掌握,特别是中央经线的学习,涉及时区归属及范围计算。经过数形结合、图文转化,将区时图绘制成表1,采用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总结时区的分布范围和中央经线分布规律。

表1 不同时区中央经线和范围

地理数字是地理事物“量”的表征,能定量化反映地理事实。由表1可知,中央经线为:0°、15°、30°……180°,通过归纳演绎可知,中央经线为15°n(n为时区数)。各时区跨度介于15°n-7.5°~15°n+7.5°,但并非所有的时区跨度都是15°,东12区和西12区跨度均为7.5°,两者合二为一称作东西十二区,跨15°。

三、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探究

初学者对太阳直射点概念和移动规律,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但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之中。借用研究假设方法,先假设条件,然后实验验证,最后达到正确的结论。通过实验模拟探究,让学生发现、思考、推理,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实验一:地球仪地轴水平横放,固定粉笔垂直放于地球仪表面,拨动地球仪自转一周,记录留下痕迹;多次重复上述操作且更换粉笔颜色,观察留下的笔迹。表明地球仅自转,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为平行于纬线圈的一系列圆圈(图3)。

实验二:在桌面上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摆放一个地球仪(北端指向北极星),中间放个发光的小灯泡(灯泡的高度与地球仪的中心在同一平面),观察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的地球仪被灯泡垂直照亮的纬度。表明地球仅公转,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为类似正弦曲线,范围介于23.5°S~23.5°N(图4)。

图3 仅公转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

图4 仅自转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

最后学生联想:地球既公转又自转,太阳直射点真实运动轨迹为螺旋上升(北半球冬至到夏至)或下降的曲线(形状类似螺丝或弹簧)。

四、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初学者受思维方式影响,对昼夜长短有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分析能力。采用实验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法,探讨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的成因。

表2 北半球不同节气的昼长

地理数字能反映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并能揭示其分布规律。经过图文转化将图5转化成表2,通过地理数字来探讨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由表2可知,赤道上不同季节昼夜等长、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长均为12时;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大于12时,昼长夜短,冬半年则昼短夜长;20°N冬至、春分、夏至昼长分别为11时、12时、13时,20°N夏至、秋分、冬至昼长分别为13时、12时、11时,数值变化表明北半球各地,冬至→夏至昼渐长夜渐短、夏至→冬至昼渐短夜渐长,且夏至至长、冬至至短;夏至日,0°~60°N昼长由12时增大到18时,说明北半球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相反;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有纬度大小和太阳直射点纬度,即昼夜长短因纬度而不同,随季节而变化,同一纬度具有相同的昼夜长短,同纬度的南北半昼夜情况相反。

图6 四季与五带划分

表3 五带划分依据

五、四季与五带划分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使得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形成四季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通过图文转化,将图6转化为表3。五带划分的依据:有无太阳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表3)。有太阳直射的区域,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量总量最多划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一年中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最少为寒带;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为温带;根据温带和寒带所处的半球又划分为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带范围与黄赤交角有关,若黄赤夹角变小,则热带和温带范围变小,寒带变大。

六、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H)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处较多,如楼间距计算、房屋朝向、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最宜倾角等,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及其应用是教学重难点。根据定义,正午太阳高度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H≤90°),经过图图、图文转化,将图7转绘成简图8,来探讨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图8 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

由图8可知,春/秋分日,赤道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两极地区为0°,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由赤道(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同为45°、0°的纬度分布均有两个,推理可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具有对称性,对称轴为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距对称轴的纬度距离相等;0°、45°N、90°N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90°、45°、0°,表明其变化是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纬度每远离中心1°则正午太阳高度相应递减1°,推导出(公式中H1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α表示所求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差);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仅有纬度,因此同一纬线具有相同正午太阳高度。

教学中重视地理知识形成过程,是现代教学论的基本主张。数学思维方法在地球运动教学中的探索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使得地理课堂贴近学生实际,唤起合作与探究的欲望,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图文转化,用地理数字揭示深刻的地理规律和原理,使教学内容变得浅显易懂、形象直观,利于学生判读理解,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地理学科素养,符合建构主义理论。采用数学的归纳演绎、数形结合等方法,重视知识的生成,使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学生把握规律和原理。整个教学过程更加规范、科学、流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彰显地理学科的魅力。

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项目编号:L11120310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纬度规律太阳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纬度
太阳几点睡觉
巧解规律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
常用纬度差异极值符号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