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2-03-22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315500胡锋光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315500) 胡锋光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315500) 胡锋光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地理高考命题中,往往只作为系统地理的基础或背景被涉及。教学中,如何合理把握区域地理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仍按部就班地进行传统式的教学,从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一一阐述,面面俱到、机械单一、缺乏新意,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这也有悖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的“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系统合作的能力”的根本要求。因此,教师应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就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问题教学法的特点与功能
“问题教学”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探求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充分处于一种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学习状态。问题教学法有如下特点:
1.启发性与探究性
问题教学法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探究性,使问题具有教学价值。因为其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便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景性与实践性
不同的问题应该在不同的情景下被提出,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和体验中生成知识和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3.综合性与拓展性
凡涉及初浅、单一知识的问题往往很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践探究能力,然而,具有综合性与拓展性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掌握新知识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而且能够充分享受合作性探究和创造性学习的快乐,时时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成功的愉悦。
二、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流程与环节
1.把握重点,创设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问题”。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主要与所设问题的优劣相关。区域地理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教师可创设的教学问题也很多。但是,由于受教学时间和课堂容量的制约,教师对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进行精选。在具体设计和选择每一章节的问题时,应该考虑它们是否紧扣考纲体现的主干知识,是否突出某一区域的特征知识,是否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设问方式是否贴近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设问方式,等等。例如,根据上述的原则,在“欧洲和德国”这节课中,结合相关的图示和文字材料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为典型的地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②对比德国北部平原地区和南部河谷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产生的不同农业地域类型?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侧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试分析其原因?④阐述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优越区位条件?⑤判断欧洲人口自然增长属于何种增长模式,并尝试分析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如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所处环境以及学习兴趣等,以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安排活动,探究问题
有了问题之后,便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然而,问题的解决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的。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核心的讨论、分析和探究过程,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也将是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究者、发现者的过程。
例如,在讲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尝试分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这一气候特征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如果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不给予解题方法上的指导,那么学生很容易产生答非所问、顾此失彼、以偏概全或张冠李戴等现象。这种“粗放型”的问题教学模式,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收效甚微。如果用“集约型”的教学模式来探究这一问题,即先让学生谈谈分析问题的角度或思路;然后由师生共同补充完善,明确探究的方向;最后具体组织安排活动展开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经过这样的反复操练,逐渐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从而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最终让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为提高。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绝不能搞包办代替,以致让学生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灵魂。
3.整合知识,拓展问题
问题解决以后,教师应该再让学生利用参考答案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提炼、归纳、整合,形成知识结构模型。例如,在解决“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试分析长江内河航运发达的优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问题之后,应该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内河航运条件的评价模式(如下表),从而拓展了该问题的知识面,以便在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可明确分析思路和答题方向,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评价要素评价参考方向或指标自然条件地势落差地势落差大,则航运不便。径流流量径流量大,水位深,则通航能力强。气候冰期结冰期长的河流航运价值较低。人文条件经济水平河流途径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均可以通过影响河流航运的货源和客源流量而影响航运的经济效益。人口城市水运网络配套设施完善的水运网络有利于提高河流航运的价值。
4.联系知识,生成问题
从设问的方式来看,问题教学法可分为“我问你”式和“你问我”式两种。这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能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前者以教师思维为主体,突出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主动思考的情况下掌握本节课的新知识。后者则主要根据问题本身的关联知识延伸拓展,还给学生一个思维开拓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然生成新的问题,增强知识模块的广度和深度。
其中“你问我”式问题教学法具体表现为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纵向主要指有关问题上、下游知识的联系;横向则主要指有关问题同类知识的比较与联系。例如,在讲“南亚和印度”时,解答完“分析恒河三角洲地区洪涝灾害尤其严重的原因?”问题之后,部分学生就会紧接着发问:“洪涝灾害一般在我国哪些地区,什么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危害有哪些?”“洪涝灾害如何能有效预防?”等等,这些便是问题的纵向联系。也有部分学生会提到“那么干旱、寒潮、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又如何呢?”这些便是问题的横向联系。通过这样对知识纵向与横向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加立体和全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美国哈佛大学就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养成善问、敢问的好习惯。如果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就能够培养他们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活跃开放、积极创新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问题教学法还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应注重探究过程
在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评价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得出的探究结论,不注重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内心感受和困惑。新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最重要的是过程性目标,因为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有了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
2.应规范问题答案
地理高考的能力目标中就有这样要求:即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主观题的答案最终都要用文字或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学生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规范问题的答案,养成一种反复推敲、规范答题的好习惯。主观题答题的基本要求是清楚、准确、简明、完整、有序。答题时应注意的事项有:不要用现象解释现象;不能用原理代替分析;不能用概括代替具体;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不能用臆断代替规范等。例如,在回答“为什么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地方?”时,许多学生回答只是简单地描述了“落差大,流量大”。这种以概括代替具体的回答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结合西南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来分析落差大和流量大的具体原因。
3.应注意预习巩固
要想全面、系统地掌握区域地理的知识,在解决课堂上提出的几个典型问题外,还应该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通过预习提纲(包括填充、填图等方式)来打基础,做好知识铺垫工作;课后通过同步练习来巩固重难点知识,讲究与系统地理知识的紧密联系。如果学生能做到课前自主预习——课中问题探讨——课后知识巩固,那么,区域地理知识应该可以将它学得更全面、更有效。这样,既能更好地为系统地理服务,又能为地理高考作好充分的保障。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必须因学科、情境、内容、教师和学生等因素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以避免教学方法走向教条化。所以,“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