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于创新,更好服务于试点学校

2012-03-22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水学校协调中心200062余国培

地理教学 2012年20期
关键词:昆山乡土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水学校协调中心(200062) 梁 艳 余国培

勇于创新,更好服务于试点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水学校协调中心(200062) 梁 艳 余国培

《长江水学校》项目从第二阶段开始,我中心的试点学校从8所增加到15所,区域也从上海扩大到安徽、江苏和浙江。为应对这一变化,我们针对试点学校的管理与培训等,在方式上做了些改变,成效显著。

1. 强化管理职责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发挥各区域的特色和协调区域间的差异,在学会的支持下,将上海地区的7所学校与上海以外的8所学校分为2个次区域。为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由各次区域的负责老师分别与学会签订任务合同,做到2个次区域分别由专人进行联系。这样,二个次区域的负责老师及相关人员对自身的职责更为明确,便于加强中心和试点学校间的联系,也方便各学校与中心间的沟通。同时,我们鼓励次区域间、学校与学校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如暑假期间,上海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学生到浙江舟山,与朱家尖小学进行交流。同学们还在海边、沙滩上游戏,观赏日出与日落。对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这是感受大自然的难得机会。城乡学生间的互动,也深化了两地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项目的深化开展。

2. 深化与各学校的交流

长江水学校的开展不仅是为了保护我们共有的长江,也是落实新一轮课改的推手。为深化对各试点学校的了解,学习各校的特色并做到相互交流,中心与学会会同一些学校的代表对项目学校进行了调研,了解各校已有的经验、开展活动的要求,以及各校在管理与教学上的经验。苏州新苏师范附小长期以来开展环境教育和以绿色环保立校的经验、南师大附小名师斯霞前辈的教育思想、南京汉江路小学以水为校训的理念、苏州科技学院的师生带领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上海华坪小学节水节电的措施等,大家都感触很深。这不仅对各学校开展水学校项目活动,而且对学校的综合管理与教学等均有很大的启示。

3.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与交流

为使培训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2011年的培训中,我们除了像以往一样集中在华东师大以讲课、交流与参观为主外,还深入到试点学校开展培训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1)能直接面对试点学校更多的师生

以往在上海培训时,由于经费与教师工作安排等原因,上海以外的学校一般仅能有二位老师参与培训活动。而本年度,学会、中心人员与试点学校的代表到各学校开展活动时,学校都会有30-40位师生参与活动,这样一方面能在学校中引起对长江水学校项目的重视,同时也能有更多的师生直面项目的活动,在1-2天的活动中也起到学校间相互交流的作用。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

(2)培训活动扩大到家长与周围更多的学校

各学校都很重视培训活动,不仅在时间与人员上做了安排,还在周边社区开展宣传,力争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培训活动中来。在舟山朱家尖小学开展培训活动期间,不仅该校的全体老师积极参与,朱家尖中学的部分老师也一起参与了培训,这样便通过一所试点学校,扩大到使整个地区都能参加到长江水学校的项目活动中来,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在南京两所学校活动时,有十多位家长参与了培训活动,他们与教师们共同互动,已分不出谁是教师谁是家长。通过培训,也使家长们了解到孩子在学校参加长江水学校项目活动的内容与意义,使水学校项目能得到家长们的进一步支持。

我们在深入开展长江水学校活动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培训的内容还不够丰富、缺乏不同地区间的针对性、与各校师生的互动较少等,我们力争在本年度的培训中有所改进。

(责任编校:徐基华)

图1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最终目标

经过昆山人18年的开拓创新,快速发展,昆山终于从苏州最穷的农业县变成全国的百强县,吸引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以此为情境设疑激趣,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依次解决问题,生成地理原理——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探究3:借助微笑曲线,说明昆山为何要从“昆山制造”走向“昆山创造”、“昆山服务”?

资料一:“产业微笑曲线”表明: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聚集在两端即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附加值最低。

图2 产业微笑曲线

资料二:从“昆山制造”到“昆山创造”、“昆山服务”

电子信息产业更是开发区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在外界眼中风光无限:300多家IT企业落户区内,总投资超过40亿美元,形成配套功能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2007年,区内电子信息产业共完成工业产值1650亿元,占整个开发区工业产值的64%。

但对开发区人来说,这些大头产业只集中在零部件生产或整机加工,真正的核心部件生产则并没有涉及;区内企业就像“高级技术代工”,生产出成品,却没有拥有电脑芯片、液晶显示面板生产技术、软件设计知识产权等最重要的部分。

2004年,昆山开发区开始规划建设光电产业园,成立于2005年的龙腾光电成为其中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第五代薄膜液晶显示面板,还成立江苏省(龙腾)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专门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教师提问:借助材料和微笑曲线图说明昆山早期和后期产业变化及其原因?

学生思考后分析:一个产品的生产要经历设计、加工和市场营销等环节。昆山早期经济落后,只能利用廉价劳动力、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优势,从事附加值比较低的加工制造业;随着昆山经济实力增强、生产成本的提高,昆山开始注重研发和销售等活动,产业面临着由加工制造升级到研发环节,原有的加工制造型企业由于成本提高不得不外迁。

教师总结:昆山要持续发展,必须从“昆山制造”走向“昆山创造”、“昆山服务”,进行产业升级,昆山的产业升级被形象地称作“腾笼换鸟”,“腾笼”是向外迁移附加值比较低的加工制造业,“换鸟”就是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并启发学生思考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可能造成的影响。

探究4:扮演生活角色,合作探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角色分配:①角色扮演的依据是学案中材料三、材料四和本课已学知识。研读材料、思考、分组讨论。②发言一定要符合扮演的特定角色。

根据学生的自由选择,将学生分为官员组、专业环保人员组、农民工组、企业老总组等。如苏北连云港招商局局长(宣传本地优势);苏北连云港环保局官员;连云港外出的农民工;昆山市长;迁移企业董事长;江苏省省长;教师为主持人。各角色组分别从不同的角色出发,讨论产业转移对不同区域造成的影响。教师深入小组指导:确定组长,交流重要内容,要求农民工用抒情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感受与看法。

设计意图: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对苏南苏北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刻、直观得体验产业转移的影响。

角色扮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合作探究后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和感受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造成的影响。在情境体验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很好地让学生体验地理知识的逻辑生成,而且培养学生以“体验—思考—行动”为逻辑顺序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促使学生考虑问题更加贴切、系统和全面;提高学生对复杂价值矛盾的判断能力;而且鼓励学生参与家乡建设,为家乡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新兴产业总是在发达地区诞生,不断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实现了世界范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昆山的发展和再发展就处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经历了工业化和正在探索着产业的成功转型,最后回归课本,将视野放大一些,应用于课本的国际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亚是世界上国际产业转移最明显的地区。以此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原理应用能力,最终达到理论升华。

本节课以昆山发展为明线,设计了一个回顾昆山之路,总结经验,传承昆山精神,以期把昆山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层层递进,一气呵成,使地理知识生活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善于在生活中从地理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归纳、分析、综合、地理观察等地理方法和读图、析图能力;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和时刻关注社会的意识。

三、乡土案例运用反思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本节课通过直观、生动的昆山发展使学生倍感亲切,容易激发其思考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归纳、提炼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成功实现了由“教乡土案例”向“用乡土案例教”的转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生活的信念,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不过在运用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教学时,笔者认为案例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乡土地理案例替换要有典型性:源于生活中的乡土地理案例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身边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身边的案例必须是在全国大背景下的典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鲜明的地域性。例如本课选择代表东部经济区的苏南(昆山)工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非常符合我国工业化的时空分布。苏南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功典范,而昆山又是苏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区。笔者认为昆山产业转型升级成功与否,也代表了同时期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产业转型特征,不仅具有典型性,还具有普遍性。

2. 乡土地理案例补充要有实效性:在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案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书本中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同时也学会了灵活运用和学以致用,充分体现课堂的短时高效性。本文以身边案例探究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维持学生注意的稳定性,由感性“实践”到理性认识,最后又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应用,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达成三维目标。本课通过感性探究和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生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产业转移造成的影响,最后将此原理应用于世界产业转移。

3. 乡土地理案例选取要有时代性:乡土案例在选编、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要适时和有效,能很好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品质,具备时代的烙印。

4. 乡土地理案例替换要有可迁移性:依附于某一案例中的特定地理知识并不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换句话来说,案例中的知识点本身不要求学生掌握。关键是学生通过分析教师提供的案例,可以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其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学生运用所获得的这些知识和能力,可以分析与其相似的案例。本课由近及远,由区域到全球,实现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总之,乡土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身边的感性到理性,并将理性运用于感性,不仅使学生学到终生受益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以家乡的发展作为主线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为未来家乡建设储备后备人才。

[1]杨代虎.中美地理课程标准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张修前.“群落的结构”两种教学设计的比较研究[J].生物学教学,2011(2).

[3]樊杰,王宏远,陶岸君,徐建红.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J].地理学报,2009(2).

(责任编校:杨静)

猜你喜欢

昆山乡土案例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江南“鱼米之乡”——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