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过程设计

2012-03-21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312353张文军

地理教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分异规律景观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312353) 张文军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过程设计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312353) 张文军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学习过“二十四节气歌”?

师:展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昨天(11月8日)是什么节气?

生:立冬!

创设学习情境,布置学习任务。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关于立冬节气介绍的录像片段,请仔细观察录像内容,并找出几句关键的话,本节课上课有用。

教师播放录像,学生认真倾听。

生甲: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

生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并不在同一日期进入冬季。

生丙:立冬日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

……

教师展示2009年全国入冬日期分布图(图1)及立冬日全国各地季节分布图(图2),提问学生,并指导如何读图,从而引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要素组成,它们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形成了上节课所学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各自然要素在区域分布上的差异,它们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植被或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镜子”,而植被又是自然带划分的主要标志,让我们通过“世界主要自然带分布图”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教师展示“世界主要自然带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使学生对各自然带名称有些大致的了解。

创设对比情境:教师展示“极地景观图”和“热带雨林景观图”,然后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图3),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地区景观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接着,教师继续对比展示“温带荒漠景观图”和“温带草原景观图”(图4),引出同一问题。展示图片“乞力马扎罗山景观图”,对比山麓和山顶的景观差异及思考原因。学生进行一小段时间的自主思考,逐步形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等基本概念。

图3

图4

师:上述差异性是在较大尺度下的分异规律,如果在较小尺度下,地理环境还存在地方性分异规律,相关内容在课本第82页有阐述。

设计学习任务,实施分组探究。

师:下面以4人为一小组就上述四个方面的地域差异规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各个小组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或两个分异规律进行探究,最后由一位同学上台讲述探究成果。

教师设计管理及提供帮助。

教师根据各组自行申请的主题,下发《分组讨论情况记录表》(表1)。教师穿插各组之间,积极参与组内讨论,及时进行必要的提示和补充。

表1 分组讨论情况记录

小组探究成果汇报,师生共同点评,最后达成一致。其中就垂直地带分异规律,教师采用案例式教学,提供材料,师生共同分析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并采用习题训练形式加以知识巩固。

师:同学们大多举例说明了某种分异规律下植被的变化、动物的变化、土壤的变化等,如在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中例举了沿海地区的“海鲜”和内陆地区的“骆驼”,在地方性分异规律中例举了坡度和坡向对土壤分布的影响,例举了沙漠中存在绿洲的现象。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各分异规律对人类生产生活方面造成的影响?

学生思考。

师启发引导:刚才录像中有句话——立冬日北方习惯吃饺子,那么南方端午节习惯吃什么?为什么南方包的是粽子,而北方包的是饺子?

生:两者做的原料不一样啊!

师:北方和南方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为什么?

生: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气候的差异导致南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不一样。

师:这就是自然地理分异规律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一个典型例子。

教师过渡:那么,我们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种分异规律,能有哪些应用呢?

创设学习情境,体现学以致用。

教师投影中国古诗文,小组合作探究其中包含的地理原理。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⑤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生思考,师逐句解释含义。

师:中国古诗文中的月份,指的是农历,所以其阳历要延后1~2个月,比如“胡天八月”,实际指阳历的9~10月。

学生回答。

生: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②④⑥,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①,属于垂直分异规律的是③,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⑤。

创设生活情境,体现学以致用。

师:小华计划暑假从上虞市出发外出旅游,设计了四条线路(图5),请问每条线路沿途看到的景观呈现何种分异规律?每条线路各需要特别准备哪些旅游用品?

展示旅游线路,组织小组讨论。

生丁:从上虞到A或D,沿途呈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越往北要带的衣服越多。

师评价:生丁对A和D线路沿途呈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回答是正确的。但由于是夏季,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北方普遍高温,所以服装差异不大,倒是要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用品。如果是冬季,生丁的回答则是正确的。

生戊:C线路沿途呈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越往内陆越干旱,旅游时要带足饮用水及防晒用品。

生己:B线路沿途自然地理环境先是差异不大,但后来由于青藏高原的出现,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异规律,要注意随带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物,以及带好必要的冬衣保暖,还要涂防晒霜等。

教师赞许及小结,然后展示各自然带景观图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生产生活图片,进一步提炼地理思想。

师:我们不仅要学以致用,还要学有所思。看了这些图片后,大家会有哪些想法?

生庚: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如此美丽,“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共同家园”。

生辛: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源,做到因地制宜”。

教师提升并总结: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规律,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刚才两位同学讲得非常有道理,用一句话总结,我们要认识地理规律,促使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表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逐渐认识和理解不同尺度下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不仅学以致用,而且学有所思。本课较好地体现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活动;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提供各种材料和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形成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课在知识技能上落实到位,过程方法讲求灵活多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注重培养和增强,因此,本课总体教学效果较好。

但是,由于本节内容容量较大,教师对部分课本内容没有时间作进一步阐述。又由于小组分组较多(共13组),各小组内学生讨论参与度差异较大,教师对有些组来不及鼓励和引导,同时留给小组代表发言的时间也不是很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由于高一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知之甚少,故部分学生对各地的自然环境不甚了解,以后可考虑事先下发世界地图等材料进行预习准备。

响到采光条件。如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东西向街道的建筑物为南北朝向,朝北的光照条件很差。南北向街道的建筑物为东西朝向,各有半天没有光照,且朝西的建筑物在夏季午后太阳西晒,非常炎热。

如果从总体上考虑居住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的日照条件,街道一般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为宜(0°为南北向90°为东西向)。

六、建议

1.合理规划,严把审批关。住建局、土地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住宅楼规划和设计一律不审批。

2.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关心民生,为老百姓办实事,从实际着想,从长远看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为老百姓营造一个环境优美、温馨舒适、造福民众的生活乐园,还百姓一缕灿烂阳光。

3.坚决制止开发商追求暴利的经营目的。对于开发商破坏环境,违反规定的做法,有关部门要严肃处理,决不能故息迁就。

4.增强维权意识。广大消费者要自觉维护自身权益,学习有关法规,对于开发商的违规做法,不讲诚信的不良行为,要理直气壮合情合理地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上级的同情和支持,使开发商的行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监督。

猜你喜欢

分异规律景观
景观别墅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重庆市臭氧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巧解规律
平泉县下营坊杂岩体分异演化及其成岩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