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文论与翻译研究关键词之互文性

2012-03-20

外国语文 2012年1期
关键词:互文互文性译文

陈 盼

(四川外语学院 研究生部,重庆 400031)

1.互文性的概念及其内涵

互文性概念最早是由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的。对互文性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说。以吉拉尔·热奈为代表的狭义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与它所暗涉、引用、改写、借鉴或戏仿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以罗兰·巴特和朱莉娅·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广义互文性则强调它是“一部作品在某个文化的话语空间中的参与,一个文本与各种语言或某个文化的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该文本与为它表达出该文化的种种可能性的那些文本之间的关系”(王瑾,2005)。

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结构的非确定性,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它文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它文本的相互作用中,相互衍生、相互暗指、相互包含,同时互文性理论体现了文本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因此,从文论角度来说互文性理论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对文本的改写,这是指任何作者在写作时都是在对别的文本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改写。一个作家先前读过的文本会影响到他在创作中的想象、观点和技巧等。而他在写作过程中又会对这些文本进行修正和改写,这就体现了一种互文关系。(陈丞,2009)

第二层含义是对文本的完成,这是从读者角度出发的。里法代尔认为:每位读者都具有按照一个文本的“恰当的”互文性解码,对此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做出反应和要求的语言和文化能力。读者在阅读一个文本时会运用他的阅历、智力等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因此任何读者在阅读时,都会受到自己时代、社会、文化或家庭背景的影响,并将其带入自己在阅读中形成的独特的阅读模式。(程锡麟,1996)

第三层含义是对文本的阐释。这是从阐释者的角度出发的。对文本的阐释要求阐释者以更高的水平,自觉地运用互文性的知识对文本进行理解和解释,即对文本的阐释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本完全、彻底的理解之上。对文本的阐释包括表达作者放入未尽之意,以及从具体细节中演绎出普遍意义、原则和规则。因此,互文性理论注重的是读者及阐释者的阅读活动和文本意义产生的过程、文本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文本内容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互文性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互文性是一种追求文本的不确定性、未完成性、互动性、非线性、非中心化的后现代主义的文本观,一经提出,就迅速在相关人文社科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回响。这个概念正好与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一致,从而很快就为翻译研究所借用,并得到深入探讨。

2.1 互文性与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在德里达看来,一切文本都没有确定的意义,意义在差异中扩张,文本也在差异中发展。应用于翻译研究,因为原文没有固定的意义,所以翻译不可能将原文意义移入译语中,也就是说,不存在“等值”、翻译过程是译者对多重意义的选择、删除与补充,是一种“调控性转化”。(熊锡源,2005)

任何文本都与所有语言关联换言之,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语言都包含着其他语言的因素。这样,传统的不同语言间的界限消失了,语言间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了本杰明所谓纯语言相似的大语言。翻译不再是双语转换,而是在扩大的纯语言内转换。

原文向译文的转换过程中,译者会体会到原文意义的多重性以及语言不在场的。受压抑的东西,并且在选择语言词句时人为调控。这就留下语言延异的痕迹。也就是说,翻译活动使原文模糊地意义暂时固定在译文中,从而使原文获得新的生命。原文“寄生”于译文,译文是原文的传承。

解构主义消解了逻各斯中心,其要义是问稳定的意义、观念进行破坏(unmaking)。“由于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差异,原文意义不可能固定不变,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由于原文意义不能确定,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能使原文存活的因素,利用语言间的转换,使原文得以发展并走向成熟,使译文和原文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而不是传统理论中的人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廖七一,2002)

2.2 互文性理论使翻译定本说不攻自破

长期以来,对于翻译究竟有无定本这个问题,译界存在着不小的争论。在方平和许钧看来,翻译根本就不存在理想的定本;翻译,作为对原作生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和扩展,是不可能永久地超越空间和时间的。但是,另一派如穆中天和罗新璋为代表的则认为翻译完全可以有定本,除了极个别的天书外。

但是在互文性看来,任何作品都是对其它文本有意无意的改写,作者在创作时无不受到他对自己的知识前结构以及所处历史时代、个人倾向、兴趣爱好等的影响,这些又都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作品字里行间的一部分。既然作品原创被否定了,那么作为译文这个二度书写的产物,不仅要参照充满互文记忆的原文,其自身也处在一个充满变化的语言、文学、文化的社会语境中,彼此形成交相呼应的关系网络。就这如同一根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他们彼此独立存在,但又环环相扣,不可缺失。尤其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由于其自身具有的隐喻性、诗性等典型的显性互文特征,更使得文学作品的译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德里达曾言:“不但当下的文本没有确定性,连过往的曾经被人预设了某种确定性的那些文本也并没有什么确定性可言。”因此,翻译时是没有定本的。

鉴于此,对于研究者们争论的问题便可以下这样的结论:译本是在对众多互文因子的相互指涉中,经过自身的消化吸收,而进入到多重对话的层面。所以,即使有好的译本生成,也只是在某个时代,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暂时性产物,也不可能出现一劳永逸的译本。

2.3 互文性作为重译现象的理论支撑

重译是指第一个译本生成后,有此译者本人或不同的其他译者用同样的译入语对原作品进行再一次的翻译活动。这种活动既包括对同一文本在不同时期的解读,也包括同一时期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在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重译现象尤为普遍。目前对重译现象的各方面研究缺乏为其提供合理有效地理论依据,而互文性理论却恰恰丰富了这方面的内容,为研究重译现象提供了客观的理论支撑。

互文性强调文本的非确定性和文本意义的动态生成,后人可以不断对文本进行改写并予以阐释。这一他点毋庸置疑为重译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供了充分的理据。翻译实践的过程不仅包含在语言之间、文本之间、意义之间的转换,而且这多原文和诸多译文还在耿广阔的时空进行着互相补充、互相指涉,从而创造出比单纯的翻版或是复制更为丰富的意义。因而意义总是处于撒播延异和不断生成的过程,而重译就是这种自我否定、自我生成的延异行为。

2.4 互文性作为翻译实践中评判译文的工具

互文性把不同的文本现象联系起来,并且把这些文本现象看做是激发我们此前所有的文本经验的符号。文本通过互文性表现出对其他相关文本的依赖。互文性不仅是用典,而且包含在追溯某个文本参照项时意识到的各种联想。在这种追溯过程中,我们的经验、意识等就会使文本的意义丰富起来;反之,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也需要拥有相关文化经验。

在解读文本时,我们需要辨识出一根根线索把一连串的互文参照一个个地替代原文中的参照。所以,互文性不是文本的静态的特征;换言之,翻译不是简单地用目的文本中的参照。对翻译而言,译文也应当构筑同样的互文之网。对于文本中的重复、解释或同义替换等被动的互文参照的翻译,译者必须认真考虑。“当需要逐字重复的时候选用同义词或同义替换表达,就会损害所要传达的交际效果。”比如,要翻译“I knew John Kennedy.John Kennedy was a friend of mine.Senator,you are not John Kennedy ”句子中的 John Kennedy是有意重复的,若在译文中不这样重复,而用“前总统”、“肯尼迪先生”表示,就会失去原文那种修辞效果。(熊锡源,2005)

互文性是一种跨越文本意义边界的力量,文本通过蕴蓄机制表现出无限的“来自各种碎片、其他文本的声音以及其他代码的视角”;实际上,互文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代码转换”。(周彦军,2009)因而,在评判译文时,判断文中不同代码得以保留的程度以及时如何得以保留的,就很重要了。在分析诸如暗喻、反讽的翻译等重要问题时,互文性成为一种有力工具。

3.结语

互文性,作为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翻译研究中也凸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发现和运用。笔者仅从以上四个方面总结出互文性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期待更多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而富有创造性的研究。

[1]陈丞.互文性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8).

[2]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熊锡源,互文性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C]//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2005.

[6]周彦军.互文性视域下的翻译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9(8).

猜你喜欢

互文互文性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译文摘要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I Like Thinking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