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桑顿·怀尔德戏剧《我们的小镇》的主题研究

2012-03-20

外国语文 2012年1期
关键词:艾米丽小镇舞台

徐 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024)

一、对于该剧作及其主题内涵的介绍

作为美国小说家和剧作家桑顿·怀尔德(1897~1975)戏剧创作最高成就的《我们的小镇》(Our Town,1938),(又译《小城风光》)在西方现代戏剧界享誉已久。“数十年来,无数的专业和业余剧团在美国各地上演了这部剧,盛况始终不衰……在美国戏剧史上,《小城风光》是拥有观众数量最多的一个戏,它已经成了一部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现代名著。”[1]该剧的描写对象是1901~1913年间生活在美国新罕普什尔州的格罗佛斯角小镇上的普通居民。剧中重点刻画了吉布斯和沃布斯两家人。该剧作“用戏剧化的手法表现了‘平常生活中人类生存意义’这样一个古老的主题”[2]。怀尔德通过该剧的创作试图重建人的价值,而这个世界正极其需要这样的价值。《我们的小镇》的主题是对于日常生活价值以及人类存在意义的双重肯定。而后者体现了作者相信人类精神永恒不朽的信念。该剧作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是对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洞察。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物质主义、虚无主义和怀疑论充斥的现代社会,人类仍然在探索并愈发需要证明存在的意义。而《我们的小镇》了否定了虚无、否定了宿命论的预言,它以积极的态度再次肯定了普通人的存在价值和平凡生活的美好,并试图重建人的尊严。其主题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值得新世纪的我们思考和借鉴。

二、主题内涵之一:对于日常生活价值的肯定。

作品对于日常生活价值的肯定贯穿了全剧三幕。由于剧中的舞台监督以开场白和旁白起着介绍、解释和评论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他所说的话中找到多处对于日常生活价值的肯定。在第一幕中,舞台监督告诉观众吉布斯医生刚去接生回来,这暗示着“生”的主题。接着他把观众的目光引向韦布斯和吉布斯两家人正在准备早餐,孩子们正准备上学去。这些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记录的是剧中主角乔治·吉布斯和艾米丽·韦布斯成长历程的一些片段。接下来在第二幕中,舞台监督介绍了乔治和艾米丽的爱情与婚姻。而在第三幕中,他介绍了艾米丽的死亡以及她死后回到孩提时代。作者通过这三幕中日常琐碎的生命活动、生生死死、对话举止等来刻画这些人物的一生。从其存在的价值来看,这些平凡普通的场景正如同生命本身,它们被赋予了普遍而永恒的特质。这些场景的记录代表了所有人类生存共有的经历,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绵延几千年。从舞台监督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生命过程普遍性的肯定。例如,在第一幕中,舞台监督说明了他要在小镇银行的奠基石底下留一本该剧作的副本,以留给一千年之后的人们阅读,让他们了解“我们曾经的生活:我们的成长过程、我们的婚姻、我们的生死”[3]44。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这个记录了在20世纪初、美国新罕普什尔州以北的小镇的普通人生活其实与历史上某个普通时刻的某个普通人的生活并无二致。舞台监督把小镇生活与古代巴比伦的生活相比,并得出结论:它们在习惯性的日常生活事件上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把小镇生活置于永不停息的人类文明历史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种普遍的感受,那就是刹那即永恒。格罗佛斯角是“宇宙的另一个点”[4],它是普遍的,同时也是不朽的。作品中除了突出小镇生活具有的普遍性和不朽性之外,单个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得到鲜明的肯定。尽管小镇上各个家庭的生活绝不特殊,而且不具备任何可以使其家庭成员成为伟大英雄的经历,但是他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爱情、婚姻以及死亡都是人类在此生(this life)存在的最根本内容。由于这些经历对于任何文明社会中的任何人都是如此地普遍和基本,因此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必不可少。

在第二幕中,作者对于日常生活价值的肯定通过乔治和艾米丽的婚礼得到阐述。作者通过舞台监督之口说出了关于婚姻的价值肯定。尽管人们对于婚姻存在着怀疑,他总结说“人们生来就是要俩俩相伴地生活在一起”(1975:97)。但作者肯定了婚姻是神圣的,它是一个孩子成长为完美成人的必然过程的一部分。他相信如果这个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受到阻碍,那么生命过程的整体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在乔治和艾米丽的婚礼上,索米斯夫人意识到的新人婚礼的伟大意义,并对此表达了她由衷的赞美。事实上,这表明了她对于婚姻价值的认可。当她目睹了这对可爱年轻人的幸福时刻时,她甚至激动得哭了。作为人类所拥有幸福体验的一部分,婚姻的价值通过描写索米斯夫人在婚礼上的反应得到了肯定。这时,舞台监督的脸上没有了疑虑,这暗示着他在对于婚姻的评价上已经站到了正方,并且还表明他还将继续为镇上的居民履行类似牧师的职责,直至他们走到生命的终点。所以,舞台监督的反应揭示了作者的婚姻观:婚姻具有永恒的价值。不难看出,作者认可传统的婚姻,并相信它可以带来真正的爱与幸福。

生命的美好在第三幕中得到再次肯定。纵观全剧,此主题在第三幕艾米丽死后回到从前并看着自己在过20岁生日的那一刻揭示得最为鲜明。由于她不能再像生前那样与她的家人对话,突然间她意识到生命的流逝是如此飞快,以至于人们根本不可能去充分感受它。看到人们不能淋漓尽致地去生活,而是永远地在失去时,艾米丽不由得悲伤极了。她感觉每一个分分秒秒都在飞驰而自己和家人都没有时间对望一眼。她发现人们既没有注意到也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人们不能理解和欣赏生命的瞬间。她喊道:“让我们彼此好好看一眼吧!”(1975:137)艾米丽在痛苦中哭道,“哦,人间啊,你太美妙而没有人知道。”(1975:138)她含着泪水问舞台监督是否曾有人每分钟都尽情地活着。舞台监督回答道:“没有……也许除了圣人和诗人,——他们有时是这样。”。(1975:139)他的回答揭示了这样一个总是被忽视的事实:生命是美好的奇迹,但是世上只有极少的智者有能力真正透彻地欣赏和领会它。听到这样的回答,艾米丽决定还是回到死亡的领地。与刚刚去世时相比,她不再那样地悲伤,因为她意识到所有的生者都无视生命的美妙。另一位死者西蒙·斯提姆森再次肯定了艾米丽所发现的这个真相。

(活着的人)在无知的云雾中四处走动;践踏着你周围那些人的感受……就像还能活100万年那样在浪费着时间。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自怜自艾……那就是你想返回的幸福生活。到处是无知和盲目。(1975:140)

西蒙·斯提姆森以讽刺的口吻用了“无知”和“盲目”这两个词总结了大多数人真实的生活状况。由于生者忽视了平凡生活的真正意义,他们不能意识到生命的美妙,所以回去是无益的。作者在此传达了怜悯和遗憾之感并追问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真相就存在于这样的盲目、无知和麻木之中吗?怀尔德在《戏剧三部》的前言中认为“《我们的小镇》试图寻找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细小事件的最高价值”。[5]他相信生命的意义并不只在英雄的事迹中找到,相反,它存在于对生命本身的领会,无论它是伟大还是卑微。正如Berkowitz所指出,该剧的深层含义是“对于寻常生活所具有的神圣特性的赞美”[6]。有人把该剧称为对平凡生活的赞美诗。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的生活有多平凡,它的神圣和尊严都是使人区别与其他生物的特性。该剧具有生动的人性——它是有关于每一个人内在永恒的表达。[7]尽管我们总是被日常琐事所困而无视生命的美好,但是人类生存本身确实具有崇高的价值,人的神圣和尊严不可忽视。同时,死亡也为我们领会该真相提供了另一个特殊的视角。

三、主题内涵之二:对于超越死亡的人类精神价值之超验主义式肯定。

哲学意义上的“超验”一词,是指思维或意识的活动超出了经验世界的界限,进入超经验的领域。超验主义是看待事物的一种新方式,它不是建立在人的感觉基础之上,而是“超验地”存在于人的思想或意识里。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爱默生认为“人凭直觉认识真理”,它超越了经验与科学[8]。怀尔德对于人类精神永存的推断便是基于这种超验主义思想的一种积极推断。例如,第一幕结尾提出了“上帝的意识”。它指出所有的时间和空间、所有的生存活动都存在于“上帝的意识”之中。这个提法具有强烈的象征含义,兼具宗教性和超验主义的特征。例如:

吕贝卡:我从来没告诉过你简·克罗夫特生病时从她的神父那收到的那封信。他给简写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的地址是:简·克罗夫特;克罗夫特农庄;格罗佛斯角;萨顿郡,新罕普什尔;美国。

乔治:这很有趣吗?

吕贝卡:听我说,还没完呢:美国;北美洲;西半球;地球;太阳系;宇宙;“上帝的意识”

乔治:有这样的事!

吕贝卡:邮差也照样把信送到(1975:60)。

从字面上看,这种地址的写法似乎很荒诞。但是,其蕴含的象征意义赋予了它严肃的内涵,那就是:每个人在此星球上都有住所,每个人的地址都居于宇宙的某一个角落。因此,每个人的存在都与整个宇宙紧密相关。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格罗佛斯角的日常生活场景所具有的形而上的意义,那就是,它们已经被提升到了永恒的高度。这体现了作者超验主义式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这些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生老病死的特殊时刻都是宇宙运转的一部分,因而都具有普遍性的内涵。

除了在第一幕中提出的“上帝的意识”之外,该剧还以同样的象征手法,在最后一幕描摹了超越死亡的小镇居民的存在,再次突出了主题: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当肉身腐朽,其生命回归自然,其永恒包含在宇宙的永恒之中。例如,当艾米丽死去后,她也成为了逝者群体的一员,他们在山顶上静静地坐着,以平静的口吻交谈。这时舞台监督说出了死后生命存在的真相:“逝者对于我们生者的兴趣持续时间并不很长,慢慢地他们就放手了。”(1975:112)事实上,逝者放手的包括在人间的抱负、快乐、苦难以及他所爱的仍然还活着的人。因为他们在等待,等待那个包含在自身内部的永恒的出现,即最后超越此生而回归于宇宙万物。所以,作者通过格罗佛斯角的逝者以及舞台监督之口,以象征的手法表明了他认为死亡并不是人类存在之终点,生死循环不息,人的永恒性存在于宇宙的永恒之中。这种富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生命观和宇宙观现在看来仍然具有说服力和哲学魅力。

四、结论:主题内涵的当代价值

纵观全剧,虽然写作于20世纪,但是它对于日常生活价值和每个生命所具有的生存普遍性的肯定为许多生活在空虚和绝望中的当代人来说,无疑提供了对人生、对自我的崭新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当人们迷失在过度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失去了领会平凡生活之美的能力时,该剧也许能够使他们重建对于平凡、简朴生活的信念,在寻常生活的瞬间感受到永恒的意义,并有力地反抗对于“此生”的怀疑态度,从而认可人类存在的积极价值。正因为怀尔德的戏剧歌颂人与人的爱、人的价值和尊严、平凡生活的意义以及人类价值的永恒,他激发了人们对于生命沉思的、宁静的和充满恭敬的感受,从而能够为这个不断追寻信仰、不停期待希望的世界带来积极的信念和启示。

[1]申民,唐俭.小城风光的表现主义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2002(4):65.

[2]Kamp,J.Reference Guide to American Literature[M].Detroit and London:St.James Press,1994.

[3]Wilder,T.Our Town[Z].New York:Avon Books,1975.

[4]Goldstein,M.The Art of Thornton Wilder[M].Lincoln:University Nebraska Press,1961.

[5]Wilder,T.Three Plays[M].New York:Bantam,1972.

[6]Berkowitz,Gerald M.American Drama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2.

[7]Bordman,G.The Concise Oxford Companion to American Theatre[M].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8]于漏琴.美国超验主义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

猜你喜欢

艾米丽小镇舞台
安安静静小镇
军迷大舞台
“CK小镇”的美好
军迷大舞台
你穿得真好看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今夕何夕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