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伦理融入护理实训教学对护生职业道德的强化作用

2012-03-19孙新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7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伦理教师应

孙新华

(济宁卫生学校,山东 济宁 272031)

护理伦理融入护理实训教学对护生职业道德的强化作用

孙新华

(济宁卫生学校,山东 济宁 272031)

护理伦理是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将护理伦理知识融入护理实训教学,通过教师讲授演示、护生练习,使护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护理伦理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将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护理伦理;实训教学;职业道德

卫生部提出护理工作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因此,护理工作模式已从简单的执行医嘱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临床护理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这要求护士不仅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护生的在校培养目标应与临床护理需求相适应,护理实训教学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环节,将护理伦理融入护理实训教学中强化护生的职业道德,护生进入临床后可较快地适应护理工作,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1 护患关系中的护理伦理道德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护理伦理道德是护士在处理护患关系时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护患关系主要包括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两个方面发生的一系列交往[1]。护患关系中的技术交往是指在实际的护理措施的决定和实施中,护士和病人的相互关系,突出“以病人为中心”。护患关系是一个平等关系,通过沟通,护士听取病人的主诉及对护理的意见,与病人一起商讨护理计划;病人通过护士了解自己的疾病、治疗护理方案、有关医学常识,从而主动接受并参与治疗护理。护士应尊重病人,尊重病人的意见和权利,当病人要求不合理或拒绝治疗时,护士也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正确意见,要给予病人正确的引导。非技术关系主要是指护患关系中的情感交往,是指护士对病人表现的同情、亲切、关怀、体贴、耐心、谅解、负责、奉献精神,以及病人对护士表现的尊重、信任、安全感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行为,它贯穿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护患情感交往中护士起主导作用,因为双方在交往中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这就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关爱,担负更多的责任。护理伦理道德的原则基本包括平等尊重、知情同意权、保护个人隐私、有益无害、利益最大化等。通过护理实训教学强化护生对护患关系中的伦理道德的认识与理解,并在实际技能操作中加以运用,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 护理实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护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从职业道德层面分析,护理教师肩负着护士和教师双重的职业使命,应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和道德责任感。教师对护生的服务不应只限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播,更应注重利用隐性课堂和直接的护士行为去影响、教育护生,尤其是强化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深刻认识到职业赋予教师在实施每一项护理操作时必须承担的伦理责任。如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权利;服务于所有人,给予公正护理;一切为病人着想,不做有害于病人身心的事,做到有同情心,仁慈、和蔼。无论是在模型上示教,还是真人角色扮演,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现在面对的就是真正的病人,我们的护理行为要承担伦理责任。教师的伦理责任反映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的自我道德水平表现为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教师的积极因素正向发挥,将使学生受益无穷。

3 护理实训教学中教师护理伦理责任的体现

3.1 热爱护理教育事业是做好护理教育工作的前提

教师应高度认识到护理教育对护理临床及护理事业发展的作用,明确护理专业教学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把自身的发展、追求和护理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要高度认识到护理教育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护士是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

3.2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伦理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人格、能力、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护理道德教育和自我品德修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知”转化为“行”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情绪,让学生体验到积极向上的心境;其次,尊重学生,虽然他们年龄小,但和成年人一样需要得到尊重,对学生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真诚对待每位学生,主动与他们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及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次,在实训教学中一丝不苟,永不懈怠,不仅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应以严谨的教学作风、良好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促进其形成稳定的内心信念,热爱护理工作,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通过上述措施可使学生懂得如何提升自身素质,懂得尊重他人[2]。

3.3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正确的专业价值观是推动护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内在动力[3]。它能使护生从学习实践中体会到奉献的快乐和满足,从而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教育,让护生真正理解护理的深刻内涵,体会到职业责任和社会价值,收到认知与情感、技能与态度互动的效果;让护生确信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和各项操作技能,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4],将病人的疾苦视为自己的疾苦,以奉献和无私的精神作为学习和工作的行为准则。

3.4 护理实训技术操作演示中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实训教学的侧重点不应只是简单的技能操作,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从人文关怀角度创设实训环境、规范技能操作和护生行为。操作时突出体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关怀同情的爱伤观念,语言亲切、行为和流程规范,如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时,教师应符合护士素质要求:评估环境、评估“病人”操作前进行有效沟通,获取“病人”身心反应信息,维护“病人”的知情同意权[5];认真准备操作用物;操作中严肃认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保护病人隐私,观察“病人”反应;操作完毕后为“病人”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好盖被,给予健康教育;整个操作结束后正确处置实训废弃物并洗手。力求操作的每个细节都体现对“病人”的关爱与尊重,这有助于护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操作规范行为的养成,较快地进入护士角色。

3.5 角色扮演真人真做实验遵循有益无害及利益最大化原则

角色扮演真人真做实验是在护理技能实验课中,组织护生相互模拟“护士”和“病人”角色进行真实的操作练习。护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感受“病人”心理,体验“护士”行为,培养关怀品质,利于护生的角色转换和角色适应,这是在护理模型人身上练习所无法收到的效果。但角色扮演真人真做实验选择应慎重,应把护生的安全置于首位,不能只顾及操作技能的掌握而损害护生利益。实训过程要有充分的安全措施和思想准备,不仅要考虑对护生的身体是否有损害,还要考虑是否对护生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伤害,尤其侵入性操作项目如肌肉注射,应安排护生先在模型上反复演练至操作熟练,再组织角色扮演真人真做实验,使整个实验过程处于严谨、规范、安全、有序的状态;要规范实训环境,室内保持清洁、温度适宜等;实训用物符合医院管理规范标准;操作中使用的一次性灭菌器具和灭菌药液教师应逐一检查,严把质量关;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好预见性准备;对隐私部位的暴露做好遮蔽;履行告知责任,如练习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潜在风险因素及处理办法等,让护生具有知情同意权并尊重其意愿[6]。对不愿操作的护生可进行必要的教学干预,让其选择认为合适的方式练习。对某些护生操作时本能的畏惧和紧张,应循循善诱或亲自示范,使护生产生温暖、亲切的情感体验,以利于积极主动参与。提高护生对掌握护理技能操作的认识,强化护生对知情同意权、有益无害及利益最大化等护理伦理的认识,并使其体会到“护士”和“病人”的双向积极性,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成效。

4 护生自身操作练习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护生自身练习护理操作即护生之间相互作为练习对象,在各自身上完成操作项目,以达到教学要求[7]。学生练习时教师应以典型护理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标准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同时,应在确保护生身心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可行的操作项目,如出入院护理,护理体检,交接班工作,晨晚间护理,标本(血、痰、咽拭子)采集,压疮预防,口腔护理,注射等。其目的是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护生的护理理念、人文关怀意识、评判性思维能力,理解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内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对侵入性操作教师严格把关指导,对执行不到位的伦理问题及操作规范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再次在课堂上集中进行点评,以强化护生对护理伦理及操作规范的重视程度,真正将护理伦理教育融入护理实训教学中,达到提升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的目的。

护理伦理融入护理实训教学,通过教师讲授演示、护生练习,使护生充分掌握护理伦理知识,在将来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换位思考,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对护生护理伦理的教育在其他学科教学或活动中也应引起重视,以加速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品质,为临床培养实用型人才,满足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1]杜慧群,刘齐.护理伦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娟,朱念琼.护生自身练习护理操作伦理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2):551.

[3]吕探云,陈美泉.护理本科生专业观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0):59~61.

[4]吕玲芬.对护生实验操作项目的兴趣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5):833~834.

[5]徐迎春,万学英,万学荣.护士对病人权利的认知与实践操作中差距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53.

[6]郑云慧.护理实验教学中的护理伦理责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66.

[7]李艳菊,杨帆,常虹.学生在自身练习护理操作态度的调查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3,l2(1):55~56.

G421

A

1671-1246(2012)17-0087-02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伦理教师应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