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佛教关系研究的四个维度

2012-03-19姚洪越

关键词:相适应思潮中华文化

姚洪越

(北京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

马克思主义和佛教都是从国外传入中国,在中国成功立足、发展壮大,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文化体系。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繁荣中国文化、促进中国社会和谐乃至全面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三化”、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以及弘扬中华文化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佛教关系的四个重要维度。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佛教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三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简称。在此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和佛教的关系研究有以下内容:

(1)中国佛教教义的发展演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比较及启示研究。研究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儒学和道家学说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形成与印度佛教迥异、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中国佛教,进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历史进程、经验教训、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从欧洲、苏联传入中国,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进而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经验教训和基本规律。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在中国立足、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便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演化。

(2)中国佛教的普及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比较及启示研究。研究佛教在中国普及发展、与中国不同阶层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不同阶层在中国佛教普及发展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和地位,不同佛教教义对不同阶层的吸引力及其对中国佛教普及的独特影响等。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与中国不同阶层、人士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不同社会团体、不同马克思主义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研究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普及发展的异同点,外来思想文化体系在中国传播、普及的基本规律,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佛教合理适度发展的具体原则、措施等内容。

(3)中国佛教的历史演进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之间的比较及启示研究。研究中国佛教形成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跌宕起伏、曲折婉转的历史演进过程,研究中国佛教随时代演变以确保自身生存、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教义和存在方式、为社会服务的途经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演变而不断调整自身的学说重点并不断发展自身,实现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比较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点,总结经验教训、发展规律,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以及佛教与所在社会相适应的具体原则、措施等内容。

(4)中国佛教的形成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启示研究。佛教在中国生存、发展的重要结果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印度佛教存在明显差异的中国佛教,从而为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佛教形成过程中,不同佛教教义、不同社会阶层发挥了各具特点的影响。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存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借鉴中国佛教形成的经验教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思路。

二、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佛教的关系

“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370。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佛教必然要面对和处理其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在此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和佛教的关系研究有以下内容:

(1)中国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适应的内涵研究。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相适应,其中自然地包括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相适应。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2]370。这种适应不是取消佛教,而是对佛教教义做出符合时代要求、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合法性、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解释;是不进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尽可能地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协调,维护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2)中国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适应的可能性、必要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佛教在基本理论领域存在众多可以相融、相通的地方,这为中国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适应提供了可能性。而中国佛教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的影响,也需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适应,这为中国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提供了必要性。主要研究佛教在不同国家地区、社会时代发展演变以适应主导思想的历史进程、发展规律;进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佛教之间的相同点、相近点,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既不与佛教基本教义相违背,又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冲突的新诠释。

(3)中国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适应的程度研究。由于二者性质迥异,因此中国佛教和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必然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何确定这个度既与确定的适应原则相关,从而具有一定的弹性,也与两大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性质相关,从而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其底线应该是:这种相适应不危及任何一方(既包括中国佛教、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独立存在和独特性质。因此,这种相适应不应该是要求佛教界、佛教信众完全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批判佛教教义,也不应该是按照佛教教义来分析和评判马克思主义,既相容相通、又相别相离应该是促进中国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的重要思路。

(4)推动中国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适应的原则、措施和检验标准的研究。中国佛教与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相适应的根本原则应该是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健康发展,应该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幸福、和谐与安康。具体措施可通过二者在基本理论、社会和谐、人生幸福等领域的共同关注为突破口,发挥佛教界人士、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两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吸收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社会等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和成果,来推动中国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适应。这种相适应的检验标准应该是对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社会全面发展以及人民心理幸福的促进程度。

三、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佛教的关系

当前人们提到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时,一般并不突出对佛教的引领。但考虑到佛教界人士对社会的重要影响,似乎可以考虑研究这一个课题。如果此前提成立,在此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与佛教之间的关系研究有以下内容:

(1)马克思主义引领佛教思潮的内涵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佛教思潮的引领应该不同于对非宗教思潮的引领,也应该不同于对非佛教思潮的引领。作为一种庞大精深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佛教有其固有的独特品格和思维逻辑。马克思主义对佛教的引领应该是对佛教思想体系的唯物主义分析,对当前佛教界新思想、新作用的科学评判,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推动佛教对当今社会的新发展做出合适的解释,采取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措施。

(2)马克思主义引领佛教思潮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伟大思想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适应力、解释力和改造力,具有引领佛教思潮、推动佛教思潮实现良好发展和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能力。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最新发展的“社会主义宗教论”,坚持宗教所具有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3],为马克思主义引领佛教思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对佛教思潮的引领历史,为马克思主义引领佛教思潮的能力做出了证明。而佛教作为与马克思主义性质不同的思想体系,必须加以引领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佛教思潮的引领具有必要性。

(3)马克思主义引领佛教思潮的原则、步骤及其度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引领佛教思潮的基本原则应该包括如下内容: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原则,促进佛教思潮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的原则,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原则,促进民众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原则等等。其基本步骤应该是:①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引领其他社会思潮的能力;②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评判佛教思潮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和社会作用,引领佛教思潮对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做出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和国家发展的解释和建议;③总结马克思主义引领佛教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引领的能力和增强引领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引领佛教思潮度的把握应该是:在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领导力的同时不损害佛教界和佛教信徒的基本利益和权利;在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与发挥佛教思潮的积极社会作用的同时考虑相互促进;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佛教的引领的同时增强中国文化整体的实力和影响力。

(4)马克思主义引领佛教思潮的影响因素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佛教思潮的引领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水平,佛教思潮的特点、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及其社会问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全球范围内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发展程度和影响力等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不断演变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复杂影响系统,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对佛教思潮的引领,这些影响因素的自身变化、这些影响因素在马克思主义对佛教引领中的作用及其反应和应对之道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弘扬中华文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佛教的关系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4]。“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5]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国文化发展、提升中国文化实力和影响力以及推动中国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和佛教之间的关系具有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领域。

(1)中华文化的内容与马克思主义、佛教二者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领导和推动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民众,成为中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理所应当包括近百年来所形成、发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而佛教作为19世纪中叶之前的中国文化主体部分之一,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体系,至今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自然也是中华文化的当然成员。中华文化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也包括佛教文化中的反映世界规律、促进社会发展和民众幸福的内容。

(2)弘扬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文化自然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包括: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自身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进行审视、分析和评判,就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地位及其社会作用进行动态的历史分析和评判,进而总结中华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总结中华文化发挥作用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在当前背景下弘扬中华文化的途径、方法、领域和步骤等等。

(3)弘扬中华文化与佛教的关系。佛教是宗教体系,也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弘扬中华文化理所当然地包括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佛教优秀传统文化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层次:①佛教基本教义中包含着许多符合世界客观实际、反映了人类优秀的思维成果、总结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内容。如佛教中的辩证法思想、唯物主义倾向,以及对事物发展因果规律的探索等等。②佛教中对人类社会优秀品质的提倡和弘扬。如对慈悲(与乐拔苦)、平等(反对种姓制度)、精进(努力)、般若(智慧)等品德的推崇。③在佛教的影响下,人们所从事的推动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的具体实践,如造桥铺路、绿化山林、济危救困、救护生灵等等。当然,在弘扬佛教文化的时候,要结合时代背景、民众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综合效果,最大限度地做到促进佛教优秀传统与防治佛教不利影响的相互统一。

(4)弘扬中华文化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和佛教的关系。在此视野下,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佛教之间的关系,应包括:首先,研究二者的差异和对立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的影响。佛教和马克思主义性质迥异,影响各异,这既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形成了中华文化内部一定程度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差异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具有生机和活力、内部各要素相互激荡和促进又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并能够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文化生态。其次,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同点、相似点、相通点和契合点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的影响。佛教和马克思主义“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满足了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都具有适应时代的强大能力”[6],都成功地“赢得了民众”[7]406,都具有真理性的内容。发现、凸现这些特征点,使之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础,加以弘扬、推广,以推动社会和谐、国家发展和民众幸福,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五、全面审视马克思主义和佛教关系,促进中国新文化体系建设

研究和审视马克思主义和佛教的关系,其根本旨趣在于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良好处理,推动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培育中国新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社会的全面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中国民众的安身立命、身心和谐、幸福美满提供重要支撑。为此目的,必须做到:

(1)明确中国新文化体系的内涵。中国新文化体系是在整合中国国内各种文化资源、在反复的实践检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品格和时代特征的文化体系。该文化体系应该包括多个层次:首先,为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些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能力。其次,为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平稳运转、自然生态的良性演变提供理念支持。要大力培育诚信、慈悲、和谐、爱国、开放、进取、智慧等精神和理念。再次,为当代社会民众提供安身立命、修道进德、塑造风骨、提升境界的重要源泉。促进中国民众具备平和康泰、丰满圆融的精神风貌。“佛教以追求圆满和谐为指归,有着深刻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8]32,在第二和第三层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2)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中国新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9],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塑造全球化飞速发展时代的、体现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主导的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继续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同时,立足于百姓的生活日用、喜怒哀乐、忧惧苦悲以及所期所盼,为普通民众的安身立命和身心和谐提供可以信、值得学以及用得上的系统观点”[7]408。

(3)探索佛教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之道。发挥佛教重视“时节因缘”、“因机施教”、“圆融自在”的优秀传统,为中国新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元素;发挥佛教作为世界宗教的优势,为中国新文化体系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便利。佛教界和佛教学者应该结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契合当今民众的根性,解释经教典籍、分析时代问题,找出自身的价值所在,探索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的方式方法,积极参与中国新文化体系的构建,推动中国新文化体系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和巩固;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适应,利用自身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亚洲地区的巨大影响,积极与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合作,为中国新文化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4)以理性、包容来消解极端、片面思维。既要反对极端的、片面的、教条式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以及全面彻底否定佛教思想体系的企图,更要反对歪曲、诋毁、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文化一部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地位的企图。把马克思主义“三化”、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和弘扬中华文化结合起来。要研究中国佛教教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共同点、相似点、相异点和对立点,研究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结合点的寻找和路线等内容。“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10]。争取实现内部各文化要素既相互激荡、相互促进,又和谐有序,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既特色鲜明,作用独特,又密切联系,形成合力,形成强大、和谐、进步的中国新文化体系。

[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81.

[2] 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 叶小文.社会主义的宗教论[J].红旗文稿,2003(1):18.

[4] 雨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M]//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93.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6] 姚洪越: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39.

[7] 姚洪越.佛教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8] 杨琳.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专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 [J].瞭望新闻周刊,2006-04-03。

[9] 姚洪越.论佛教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异同 [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6.

[10]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M]//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猜你喜欢

相适应思潮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论《刑法修正案九》对第二百八十条的修改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路径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模式的构建
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