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传承—— 新乡村建筑发展的反思
2012-03-19廖沙泥谢志贤
廖沙泥,谢志贤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广州 510090)
拯救·传承
—— 新乡村建筑发展的反思
廖沙泥,谢志贤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广州 510090)
传统乡村建筑具有居民同宗特点和区域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民间个性,凝结着民间的智慧,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当前乡村建设与改造导致了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和传统乡村新建建筑地域特征弱化的局面.因此,当前新乡村建筑的发展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对传统古建筑有明确的保护标准;必须适宜当地气候与自然环境,新乡村建筑的规划设计必须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传统乡村建筑;新乡村建筑;拯救;传承
乡村建筑即乡土建筑,包括乡村中的祠堂、住宅、书院以及亭、廊、桥梁和道路等一切建筑,它们与乡村中的人一起,构成一个完整村落的最主要部分.1960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首先提出“乡土建筑”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界定.姚彦彬总结伯纳德·鲁道夫斯基的观点,认为乡土建筑具有“本土建筑”、“匿名建筑”、“自发建筑”、“民间建筑”和“传统建筑”等描述性特征[1].“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的乡村有着与城市不同的美好,它曾‘是知识分子的家园,是传统社会中田园牧歌生活的载体,也是所有文人衣锦还乡的最终归宿地’,‘所以在过去的中国,乡村的住房比城市里的更好,如徽派建筑等,因为在人们心里,乡村才是最终的归宿地.’”[2]
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新乡村的建设与改造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固然,这对我国乡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散布在各乡村的传统建筑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冲击,而欧式别墅、小洋楼逐渐成为潮流.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不仅是散落在民间建筑中的传统风格的“隐去”,也是一段段历史“断壁”的消亡,更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遗忘.
瑞士农业科学家和心理分析学家特奥多尔·阿伯特在《不丧失灵魂的进步》一书中提出:“在近自然和生态的居住场所、易于把握和识别的社区环境中,人们较易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乡村具有它不可替代的特征和价值,如果我们的乡村和城市一样,将会导致人类精神生活的失调.”①参见: 王路. 农村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J]. 建筑学报, 1999, (11): 16-21.德国汉诺威大学建筑系教授兰德蔡特先生认为:“乡村与城市就象蛋黄与蛋白,两者不可分离,但各有所用.”①因此,应如何去保护乡村建筑?乡村建筑又该朝何方发展?这是摆在我们建筑与规划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并富有长远意义的工作.
1 传统乡村建筑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传统乡村建筑具有居民同宗特点和区域文化特色.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其中的宗法思想在文化和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其标志之一就是宗室祠堂的大量兴建,而在传统民居上体现为“聚族而居”的特点.它强调民俗、敬重宗法,并有森严的等级区分.这种封建宗法关系体现在住宅空间位序上,规定了每个人住房的位置,以此实现一种尊卑秩序.例如金衢地区的住宅多采用三合院式的楼居,正是为满足“长幼有序”的位序要求.
传统乡村建筑具有鲜明的民间个性,且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在传统乡村建筑的设计中,更多地是继承当地文化的影响,吸收当地的习俗和经验.传统文化因此通过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建筑形式得以保留.古代勘舆说和风水论的思想,在传统乡村建筑的建筑形式、总体布局、巷道铺砌、楼阁叠砌和围墙夯筑等方面均有体现.例如明朝永乐年间,安徽宏村“牛型”体系的构建:因宏村所处地貌形似卧牛,当地人便以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建成了牛型水系的标准村落.宏村在房屋营建,水系、街道的规划上具有被深入研究与鉴赏的艺术文化价值.
传统的乡村建筑在装饰上凝结着民间的智慧.无论是木雕、铁雕,还是砖雕、石雕和彩绘纹样等,都在细节之处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屋顶、门窗、雀替和斗拱,……处处总有工匠们的心血.这些形态万千的装饰形象也折射出许多传统文化的遗迹,如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木质结构的窗棂,几乎每一种花格都有独特的寓意.“工”字格两横条之间由一竖柱顶开,上一横条象征天,下一横条象征大地,竖柱象征人,取“三才者,天地人”之意.双喜格式,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喜”字变形而成的一种花格形式,其寓意非常广泛,如男婚和女嫁为双喜、得子和生财为双喜、登科和升迁为双喜等等,用于窗格,以示“永远的双喜”.此外,还有从“寿”字变体而来的“寿”字型花格,寓意为长寿.这一种形式在门窗上用得比较多,也经常用在砖雕和石刻上,且经常与“富”字并用,有富贵长寿之意.这种建筑装饰上存有的细节及其风格的多样性,同样是民间文化中个性化的体现,它们很少重复,更不会千篇一律,这也能从一方面体现出传统乡村建筑的价值.
传统乡村建筑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由于乡村较城市而言更加接近于自然环境,其建筑的特点,也更多体现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来.加之地域的不同与环境的差异,反映在乡村建筑上,则不同地域的乡村建筑表现出不同的地域色彩[3]:河南修昂村的传统建筑,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广西民居建筑主要为木、竹结构,漓江沿岸的民居依水而建,主要以竹为建筑材料,类似傣族竹楼的高脚竹房,高脚是为了防止水面的湿气,高悬地面既通风,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陈放杂物;浙江传统民居,多利用山坡河畔而建,既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节约耕地,又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根据气候特点和生产、生活的需要,普遍采用合院、敞厅、天井和通廊等形式,使内外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构成开敞通透的布局.总之,不同地域的民居大多根据当地环境、气候和日照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特点.
自古以来,受到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一直是我国传统思想中很重要的部分,这种思想也为传统乡村建筑的建造树立了朴素的伦理观和环境观.“传统的乡土建筑在选址、布局、营造各个方面尤为讲究.建筑的选址往往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这样可以受良好自然环境的护佑,有山的挡风聚气,有水的滋养浇灌.而在布局中则讲究避阴朝阳,错落有致,以利采光、采暖和通风.”[4]除此之外,在传统乡村建筑的营造过程中,人们还善于从当地的环境中就地取材,如沿海地区的蚝壳,湘西、鄂西和贵州地区木材、竹材,西部的粘土、石板等材料,均取之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从自然中来,再回到自然中去,传统乡村建筑无论是在建筑选材上还是在外立面处理上都注重与环境的关系.这样的建筑不但较好地实现了它的使用功能,同时居住在建筑中的人,也无形地受到了渗透在建筑中的人文思想的教化和民间习俗的影响.
2 当前乡村建设与改造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传统的乡村建筑是历史的传播者也是见证者.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建、城市化在乡村的进行,传统的乡村建筑却在这一场历史的变革中受到很大的冲击.旧建筑被拆除,新建筑被建起,这可以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乡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这种景象也产生了许多矛盾与问题.
2.1 传统乡村建筑濒临消逝
传统乡村建筑濒临消逝的问题需从三方面来探讨:
第一方面,传统的乡村建筑在新的建设中被大量拆除.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城市不断向外扩建和乡村的城镇化的建设,都将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列为重点,其中建筑的建设占着重要角色.然而这一方面形成了乡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开始远离自然环境,向人工化、社区化发展.另一方面,许多原有的传统乡村建筑被盲目拆除,被新的建筑所取代.这是传统乡村建筑在“拆”中的消逝,传统乡村建筑中包括一些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古村落,它们作为有形的历史遗迹,是独一无二的,一旦被拆除,便不可再生.诚然,乡村的发展是时代不可逆的潮流,有些传统建筑,年久失修也已不适合人们使用,无论就其建造工艺来说还是就其装饰特点来说,保留的意义都不大,拆去重建势在必行.然而另一些传统建筑,不但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非常精湛的工艺,又具有当地民俗的典型特点,即使房屋有一定的残损,稍事修葺,依然可焕发昔日光彩,这样的文化性遗迹却也覆没在城镇化建设中,实在令人惋惜不已.而相比之下,新建起的乡村建筑,几乎是清一色的、缺乏个性的水泥建筑.它们在造型上趋于雷同,在功能上也减弱了地域差异.如果说国际化让城市之间没有了彼此的特点,那么城镇化,则泯灭了乡村存在的个性.
第二方面,传统乡村建筑的濒临消逝是指:新建的仿古建筑仅流于形式上的模仿,缺少考究,不能够做到对传统的传承.仿,自然不比原本的来得真实.比起传统建筑,一部分仿古建筑不免有粗糙之嫌,它们仅追求形式上的相似,却并没有领会传统建筑的精髓、特点,加之现代元素的附着,造成整体构成显得有些牵强附会.真正的传统建筑并不需要这些“假的”来替代,这种扭曲了的对传统的延续,实则也是一种传统的消亡.
第三方面,即便是对于传统建筑的修缮保护,如果与旅游业的过度开发相结合,也会造成一些古村落日趋商业化的趋势,从而破坏乡村传统建筑原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如上文所言,乡村传统建筑强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过度开发的旅游业,将建筑周遭的自然环境改变成了人造环境,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乡村建筑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餐饮设施、宾馆和道路交通建设等配套设施的建立,带来的商业发展也影响到了古村落独有的儒雅和幽静.虽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乡村建筑起到了文化宣传和保护的作用,但当古乡村成为“景区”后,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乡风民俗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时,当建筑仅是商业而不是文化时,单一的建筑体也只是一具躯壳了.
2.2 传统乡村新建建筑地域风格性减弱
伴随着人们对乡村建设发展的乐观情绪,新建起的建筑的相似甚至雷同也让人们忧从中来.新建起的乡村建筑大多在城市化倾向的影响下,出现了统一的现代化风格.建筑以不断地相互“复制”模糊了原有的地域特色性.与此同时,民间造房对外来风格的追捧,同样也造成了传统的乡村建筑地域特征的消失.这使得建筑在表达政治、经济和情感认同这三方作用时厚此薄彼,逐渐缺失地域特色的乡村建筑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乡村的情感认同.
传统乡村建筑地域特征消失的局面和各地区用于传统建筑保护的经费有限有关,但同时,也与人们对乡村建筑的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城镇发展的规划有很大的关系.近代以来,不少地方对于乡村建筑文化价值的认识只停留在其旅游开发的价值上,而对于其丰富的历史、科学、社会和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则认识不足.加之,对乡土建筑旅游开发经济价值的片面追求,重开发利用、轻保护打理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误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运动,存在简单的城市化倾向,求新求洋,没有考虑民族文化传承问题,造成乡村、民族、历史和地域特色的全面丧失[5].
与此同时,在乡镇发展规划上对传统建筑保护的忽视,以及村民求新求异的自建房也使得原有的特色建筑消失殆尽.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作为乡村主体的农民富裕之后,开始向往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目前旧的乡村民居绝大多数属于祖传下来的私人房产,由于岁月的流逝,逐渐老化陈旧,已越来越不适合现代的居家环境;但在一户一宅政策的限制下,村民要想住新房,就必须拆旧房,于是村民纷纷营造新房或把旧房翻新.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放弃传统模式,盖起各式各样的洋楼,地方特色逐渐演变成为千篇一律的乡村景象.岭南地区的大部分乡村民居建筑逐渐出现了向城市模仿的现象,原有的传统古建筑带脊尖屋顶四合院样式少用了,就地取材的石料也不用了,蕴藏在传统古建筑中的区域特色随之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鲜亮颜色的瓷砖贴面,既千篇一律又耗钱.
3 对新乡村建筑发展的建议
3.1 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
从当前乡村建设和改造所面临的问题来看,为保证乡村建筑保持当地特色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首先,我们要综合分析在新时期下当地的文化、自然环境及风俗特点和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对其区域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以形成鲜明的区域风格.许多乡村建筑建造的风格趋同化正是由于在规划时未做到优化布置.其次,在建造前期除了综合考虑区域的比较优势外,经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因素等情况也应该加入考虑范围,这样可避免在盲目的大拆大建中对有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的毁坏,同时为新建建筑指明方向.再次,在新时期乡村建筑发展中,我们还通过对乡镇发展方向和乡镇规划中区域职能的分析,以保证保护和建设的有序进行.
中国乡村传统生活是以传统的乡土性社会为基本特点的.费孝通先生曾用“熟人社会”形容之,并指出①参见: 朱宇瞳, 赵桂才, 王志刚. 新农村建设模式之破题[J]. 四川建筑, 2007, (6): 38-42.:“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较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还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种熟人社会当中,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是“差序格局”.这样的社会模式对于新乡村建设是仍需要借鉴的.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给予了现代乡村不同以往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发展中的乡镇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保留着传统乡村的人伦秩序,它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传统文化的发展十分有利,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宗族关系在乡村中联接社会关系纽带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在新乡村建设的规划中,应考虑到这一点.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建筑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相似甚至雷同的现象.不论是南方乡村还是北方乡村,其主要建筑物都相互仿造.这些建筑既丧失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风格特色,又不具有真正意义的现代性,甚至有些还存在着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这种相似、雷同的现象使得乡村建筑的发展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然而若能在设计中延用当地优秀的传统建筑的元素,在营造、装饰等方面对之有所借鉴,即汲取当地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从中提炼出与当下建筑设计相契合的素材,并运用到新的建筑中去,那么新建的乡村建筑实则也是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3.2 对传统古建筑有明确的保护标准
在乡村中,因土地有限,大部分新建筑是在旧的建筑地址上进行重建,特别是住宅.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建筑建成的同时也应该对优秀的传统建筑加以保护,这样新旧合理地融合才能将乡村发展与地域特色结合起来,才能在城镇化建设中与时代并进.因此,在不可避免的再建过程中,对传统古建筑是保留还是重建是一个需要认真甄别和严格考究的问题.旧的传统建筑并非都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有些过分残损的传统建筑保留下来的意义也不大,而有的则需要深度修缮,或是部分进行改造才能得以保留,因此,建立并执行相关的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标准就显得十分必要.建立标准不但要对古建筑的文化价值进行鉴定与评估,还要对何种情况应拆除,何种情况应给以局部保留,何种情况将进行什么程度的修缮,提供相应的标准.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标准并不完善、也不统一.如果能够尽早地完善这方面的标准,那么在实施、执行的过程中,将会为传统古建筑的保护措施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3.3 适宜当地气候与自然环境
传统乡村建筑的独特性中,有一点就是回应自然.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结合当地的气候因素、自然环境进行建筑布局.对于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来说,地方气候条件、环境因素同样应是需要重视的重要的设计依据之一.由于我国各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在各自的建筑环保、节能设计要求方面也不尽相同.北方的建筑应注重冬季供暖期节能,而南方的建筑则应注重夏季空调期节能,如南方现存的传统民居中经常采用有很好遮阳效果的深檐,在现代乡村建筑设计中依然可以借鉴.除此之外,由于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差异,建筑需要考虑到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以免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也是乡村建筑走向特色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朱利安·弗里曼①朱利安•弗里曼, 英国伊斯伯恩工艺美术学院历史与语境研究的统筹人. 他曾撰写多种专论著作及目录册, 并定期在《Apllo》和《The Burlington Magazine》等期刊上发表评论文章. 参见: 骆中钊.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住宅设计[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113.认为:“设计过程有一部分是教育过程,设计者从群众学习社会文脉和价值观,而群众则从设计者身上学习技术和管理,设计者可以与群众一起发展方案.”
在乡村这个特殊环境中,若设计者能够发展出一种集体和个人都能够参与进来的设计模式,则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使专业人员的智慧和技巧与村民的切实要求和愿望结合一体,这样的规划、设计不光是开放的、民主的,同时也使村民对规划、设计的制定、进展乃至实施都能有所了解,对自己所处地方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设计不光具有很大的透明度,而且能够反映出村民的愿望(并非仅是外来的设计人员单方面的冥思苦想),为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乡村建筑的地域特点和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乡村建筑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理念,它包括建筑传承地方性传统文化和新旧建筑如何共生等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乡村因其与城市不同的社会分工,正是滋养这种传统文化的土壤,乡村建筑是来自于民间的最朴素、最诚恳的“语言”.
在乡村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目睹了乡村中那些古建筑逐步地减少甚至消亡.但我们应该为历史留下记忆的片段,给未来发展留下可以借鉴的文化元素,更应该将曾经的文明加以传播,所以我们不应该让所有乡村古建筑在现代人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消亡.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和谐,都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因此我们保护乡村有价值的文化古建筑以及建设出高品质、具有中华民族文化风格的乡村新建筑,是对历史文化的拯救和人类文明的传承.
[1] 姚彦彬. 1980年代中国江南地区现代乡土建筑谱系与个案研究[D]. 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9: 1-86.
[2] 王澍. 世博会的“乡村建筑师” [J]. 瞭望新闻周刊, 2010, (30): 48-49.
[3] 夏阳多. 中国传统民居[J]. 读者: 乡土人文版, 2006, (4): 24-26.
[4] 胡希军, 马永俊. 论旧村改造规划建设中乡土建筑的保护[C]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84.
[5] 白四座. 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 上[N]. 中国旅游报. 2007-7-11(013).
Salvation and Inheritance—— Reflections on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Buildings
LIAO Shani, XIE Zhixian
(School of Arts Desig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510090)
Traditional rural building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 of same clan among residents and that of regional culture. It has a typical folk feature, reflects the fruit of folk wisdom, and integrates well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leads to the disappearing of the traditional rural building and the weakening of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newly built traditional rural building. So, in the constructing of the new rural build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succeeded, the standards for protecting the ancient buildings should be concretely composed, the local climat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new rural buildings.
Traditional Rural Building; New Rural Building; Salvation; Inheritance
(编辑:朱青海)
C913.31
A
1674-3563(2012)03-0021-06
10.3875/j.issn.1674-3563.2012.03.00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0-11-09
廖沙泥(1985– ),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