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独立个性与个人全面发展——试论大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念
2012-03-19尚小华黄家裕
尚小华 黄家裕
(1.五邑大学 政法学院,广东 江门 529030;2.浙江大学 语言与认知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无产阶级确立自身阶级意识的历史自觉,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系统化、学科化。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党性或阶级性,它需要继承我党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培养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优秀接班人;另一方面,它作为一个学科专业,需要科学地反思个人生活和行动的标准或准则,提出具有根本性的共产主义价值取向,以更好地指导青年一代的成长。通过这两方面的任务实现无产阶级的党性培养和普遍的人性目标的结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念的实现和党性、人性的实现是内在一体的。
一、“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之本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念的最终价值目标也就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下的价值目标,这就是最大程度达成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考虑到生产力的现实发展状况,在当下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能够且必须被纳入到意识形态教育中来。
同时,基于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一直是阶级社会的考虑,我们认为为特定阶级利益尤其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就不可避免。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服务于无产阶级的自身利益,这一点和一切先前的意识形态教育相通。但是差异在于,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决不停留于认可和维护自身阶级利益的阶段,而是最终要在消灭阶级的同时消灭自身,这意味着服务于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消灭。这种消灭的结果必然是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
意识形态教育也称之为观念形态教育,表现为隶属于特定集团的观念以普适性的真理的外衣出现,并导致社会成员无意识、无批判地认同并实践的一系列价值和行为标准系统。阿尔都塞同时将意识形态视为无意识的教化:“意识形态是个表象体系,但这些表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意识’毫无关系;它们在多数情况下是形象,有时是概念。它们首先作为结构而强加于绝大多数人,因而不通过人们的‘意识’。它们作为被感知、被接受和被忍受的文化客体,通过一个为人们所不知道的过程而作用于人。”[1]从马克思哲学的观点看,它在本质上是基于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并将该部分利益上升为全体的共同体的利益的一种教化过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首先关涉意识形态教育,并且,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核和价值聚焦点。
值得考量的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差异。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体现的是作为少数人的资产阶级利益的观念诉求,是资产阶级统治得以维护的不自觉的工具。从历史上看,它提出于资产阶级因素日益凸显的欧洲封建社会末期,作为当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工具,生而自由、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理念极大地解放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者,并使其委身的对象从贵族转向资本家。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这些普适性理念的实践程度,我们就会发现,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自由、平等、人权等只是在形式上得到实现,即抽象地实现着。这首先是因为无产阶级的个人成为同质化劳动的载体,彼此竞相出卖劳动,依靠抽象的货币而生存,在这一点上,工人之间毫无差别。其次,还因为私有财产被认定为永恒存在,使得这些资产阶级理念背后隐藏的是实质性的不自由、起点上的不平等和生存上的非人性。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并不意味着市民社会领域内的解放,相反,政治解放中的这些理念作为意识形态,它们以耀眼的光环遮蔽了市民社会解放的道路。“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形态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如果说,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人宣称只为反对‘词句’而斗争,那就确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活动”[2]。即使是资产阶级社会持续繁荣的时代,作为多数人的工人阶级在市民社会领域中依然处于肉体被压迫、人格被扭曲、世代被资本奴役的状态,在政治与文化领域更是处于无意识地接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化状态中。阿尔都塞认为,在阶级社会下,人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动物,社会主义社会亦不例外。只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诉求的理念不再是少数人的,而是无产阶级的。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并没有特殊的属于自身的利益,无产阶级的利益与人类利益是同一的。因此,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严格说来表现为通过实现无产阶级自身利益进而实现人类利益的过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才能真正达到意识形态的境界”[3]。以作为意识形态分支之一的哲学为例,代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实现哲学也就意味着将哲学运用于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过程中。伴随着无产阶级的解放,哲学实现了自身,也就意味着哲学的自我消灭。而由于哲学是意识形态的理论前提,由此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无产阶级阶级性的消失意味着一切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终结,也就是说,到此阶段,作为代表任何局部利益诉求的任何形式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可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特殊性就是阶级利益维护这一功能,而普遍性就是无产阶级肩负着追求“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终极使命。问题是,由于这一终极使命距离当下极为遥远,以至于许多人视之为乌托邦而加以虚化,这使得当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念忽视了作为终极目标而存在的追求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这一普遍性。
这个特殊性首先表现在我们称之为自由个性或者高尚人格的培养。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意识熏陶,这种高尚人格定位逐渐迷失在人人互为工具的异己性关系中。“人格在这里也只能作为旁观者,无所作为地看着他自己的现存在成为孤立的分子,被加到异己的系统中去。”[4]152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绝不仅仅是一种服务于特定阶级利益的宣传性教条的集合,更重要的是对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最终目标——自由个性的定位和探讨。如果失去了这样一个定位,那么,一切意识形态教育所具有的一切弊端就显露无遗地体现在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了:教条般的死记硬背、流于形式的课堂说教、毫无创新和批判的单纯宣传、对现实问题毫无洞察的苍白解释以及对于现实矛盾的失语。
可见,大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必须肩负的使命是:必须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从当下肤浅的教条式理论灌输上升到反思全面发展何以可能的目标考量上。而当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所欠缺的正是体现自由个性的人格独立教育和探讨。
二、人格独立——每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前提
人格,英文为Pesonality,本文指个体在政治、伦理上的实践性特质,古希腊的人格体现为美好德性,现代的人格体现为理性自治、个体自由和个体完善。人格独立相对于依附权威而言,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格独立首先要求个人对任何给定的权威的理性反思。“哲学即使是产生自这个伟大的人格,也只能是来自这位哲学研究者的彻底的自我辨明”[5]。可见,近代科学和哲学的精神就是要依靠理性自由地寻找具有客观性的价值原则以作为自己的生活航标。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指导思想体系之经典形态之一,马克思哲学根植于西方文化,继承了启蒙运动的基本理念,以理性破除宗教与盲从,以科学破除神话和迷信,进而使人摆脱对外物的恐惧而成为外物的主人。现代社会的人格独立是启蒙运动的重要果实,中世纪时期,由于神权和君权的双重权威,人格独立经历了艰苦的抗争得以在形式上实现。宗教解放、国家解放和人类解放先后进入到西方历史的运动进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和觉醒程度也越来越高。马克思曾经以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程度为标准将历史分为三阶段,从实质上看,前两个阶段中的人格不具有独立性,分别依附于宗法权威和交换价值的权威。在资本主义阶段,“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展,表现为完全的空虚化;这种普遍的对象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而一切既定的片面的目的的废弃,则表现为为了某种纯粹外在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6]480。“纯粹外在的目的”即交换价值,“自己的目的本身”即独立人格,资本为了交换价值的实现事实上将个体的人内化成了同质化的、满足生产所需的一个手段或工具。可见,在资本主义阶段,人格独立仅仅是形式上的,或者说是法律上的,而不是起点上、事实上的。其根源在于,异化劳动导致的财产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自由、平等、人权等人格独立的诉求不过是空洞的条文规定,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尽管如此,资本主义下的人格独立依然是历史的进步,它毕竟否定了过去的人身依附关系,实现了人格独立的阶段性成就。这一阶段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作为人格独立的物质基础并在形式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格独立,这是迈向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一步。
对比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人格独立程度,考虑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定位和本质诉求,我们理所应当要将人格独立向前推进一步。因此,人格独立的教育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仅要求思考形式上的人格独立,重视个体的特殊性、价值和尊严,重视理性地反思任何未加审视的价值判断;而且还要推进人格独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实现,并审视实现的效果如何。遗憾的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忽视个人特殊性,本来人格独立要求的是“将讲理进行到底”,如今却成为了“将说教进行到底”,过多的说教导致学生理性思维的退化、独立意识的削弱,进而大量出现媚俗、逐利和争名等世俗化的个体。通过这样的个体传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人的人格独立显然遥遥无期,个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无从说起。这种情形显然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初衷。无论是党性还是人性的培养,都离不开人格独立。从党性这方面来讲,缺乏人格独立培养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无批判的接受过往的具体结论,而这些具体的结论只是适用于过去时代条件,因而无法与时俱进地对现时代下工人阶级的具体使命进行深刻洞察和分析,也就无法真正领悟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和功用,因而也就无法形成卢卡奇所说的具有总体性的属于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可计算化原则深入到各行各业时,个体就会由于深深陷于物化的境地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阶级使命。只有高度重视人格独立,理性分析党在不同时代下的任务,才是真正对党和工人阶级负责的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性教育更加需要人格独立。人性与依赖他人权威、交换价值权威和神的权威而言的奴性、物性和神性相对。一个真正趋向自立的个体,绝不能是双眼盯着物质利益的物质享乐的个体,也不能是告别理性审视拜倒在他人或神的统治下的个体,这两种个体均无法依靠理性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道路。
三、散发诗意的人格光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念本色
前文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和培养独立人格的双重任务,之所以需要意识形态教育,是为独立人格提供无产阶级的利益导向;之所以需要独立人格,是为了意识形态教育在实现过程中发挥个体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对世俗价值观的超越性,进而不为自我利益、非无产阶级群体利益所左右。因此,二者并不互相隔离,而恰恰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努力的共同方向就是最终实现个体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那么,二者的互相促进又如何实现呢?
(一)“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终极价值的确立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就是“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7]459,包含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诉求。一方面,这种理念延续了近代启蒙以来的基本信仰,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基于个体价值的普遍性、超越性或神圣性维度。早期马克思在讨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上就明确认为,政治解放带来的是市民社会的去封建化,市民社会内部依然存在个体利益和公共生活的对立,只有实现人类的解放才算是真正的解放。为此,我们必须重视解放的根基——代表人类解放趋势的无产阶级,只有反映无产阶级利益的价值观才是真正通向人类解放的价值航标。另一方面,它要求将这种价值理念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现实地而非形式地实现出来。“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7]21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需要在哲学尤其是在马克思哲学中寻找到能够引导人性健全和发展的价值理念。
伴随启蒙对神和神话的否定、对人性的去蔽和去魅,个体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个体价值选择的多元化被充分尊重。一旦世界被彻底物化,世俗价值遮蔽了超越性价值,个体又需要面对各种多元化的价值进行选择和排序时,就很容易产生价值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是超越性与理想性的丧失和崇高性价值的消解,彻底的虚无主义表现为终极意义追寻的丧失和人类解放旨趣的彻底消解,进而世俗价值、财富的拜物教被奉为个体的价值行为准则和人生法则。而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远大理想是抵御虚无主义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念首先在于确立“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这一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远大理想。
(二)“有机的知识分子”——持续的无产阶级自觉
阶级自觉即个体对自身所处阶级的阶级意识和使命的自觉把握和坚持。伴随现代社会的全面资本化,个体的阶级意识日益被其他角色意识比如职业意识、地域意识、种族意识、国家意识和环保意识等遮蔽和消解。自培根以来,由于理性的盲目膨胀,自然工具化、社会机器化、知识技术化和财富物质化进而导致劳动异化和个体工具化存在的倾向日益明显。个人不再是目的,个体也不具有了总体性,而是被行业和机器条块分割成互相对立的个体,成为了被外物驱动和支配的手段。“世界的这种表面上彻底的合理化,渗透了人的肉体和心灵的最深处”[4]164。这种借助工具理性的可计算化、数字化和标准化而发展出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基于福特制的分工生产与流水线作业无论对自然界还是对个人都体现出一种控制和压迫。
无产阶级意识就是无产阶级个人对自身地位的清醒定位和自身使命的自觉努力。如果个体忽视了独立人格的自我培养,那么,卢卡奇意义上的阶级意识和革命的总体性就无法被自觉地意识到,更不能被个体始终一贯地坚持。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就凸显不出无产阶级解放的最终目标,教育的功效就大打折扣。
独立人格的真正表现是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独立于世俗偏见而毫不动摇地坚持真理、信念和理想,它决不意味着洁身自好和孤芳自赏。葛兰西提出的“有机的知识分子”即代表所属阶级和集团利益的代言人,是肩负其团结本阶级、确立和强化本阶级阶级意识的精英分子。“每个新阶级随自身一道创造出来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完善的‘有机的’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是新的阶级所彰显的新型社会中部分基本活动的‘专业人员’”[8]。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造就属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上占统治地位的知识分子,这种知识分子必须具有独立人格,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现实运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独立人格何以可能?我们认为就在于个体有自由意志。个体神圣性和超越性就体现在个体对自我意识及其肉体的确认、坚持或放弃上。在儒家传统的知识分子操守上,正是自由的存在,“我欲仁,斯仁至”得以可能,“杀身成仁”得以可能,“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得以可能。可见,自由使得人格独立的光辉得以彰显,可以认为,自由意志使得独立人格的实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能的,自由意志的日常表现就是人的选择的自由,这也是人超出于动物的地方。“这种选择是人比其他创造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意识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7]455。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塑造一种基于自由意志、能运用理性独立思考、能在困境下亦可为某些神圣使命主动付出代价的青年,这样的青年就是拥有独立人格的青年。
(三)资本文明的历史审视——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马克思哲学基于主体维度的历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看,当下我国社会主要处于以物为中介的人依赖人的阶段,同时由于传统文明的影响,人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的交往形态与前者同时并存,显然,这两种形态的并存会带来更加复杂的现实问题。青年对于现实问题无批判的接受和肯定是辜负了这个时代的做法,这无疑违背了哲学中一贯的“反思前提、质疑立场”的批判传统。
这种传统被马克思哲学集中运用于对资本的批判上,这种批判对于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念无疑具有启发作用。在马克思哲学看来,资本和商品、货币一样不是东西,而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本性在于自我膨胀,这种关系的巨大潜能只有在全球化条件下才得到真正释放,资本在此时真正实现了自己。“资本作为孜孜不倦地追求财富的一般形式的欲望,驱使劳动超过自己自然需要的界限,来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这种个性无论在生产上和消费上都是全面的”[6]286。可见,资本在实现自己个性的同时也为未来个性创造了物质前提。然而,资本的自我实现本质上就是交换价值的实现,而交换价值是抽象的物,因此,资本的自我实现导致的是个人的抽象化生存,进而导致个性的丧失。“由于雇佣劳动关系、市场交换关系的存在,资本逐利、工人谋生的状况始终没有变化,这使得个人生存的抽象化在本质上并未改变。个人需要的多样化只是共同需要的多样化,个人力量的强化只是以共同力量的更加强化为前提,个人财富的扩大意味着共同财富对个人创造力更多地占有,象征着抽象共同体的货币使得个人必然受资本的普遍性的统治。资本和货币越独立,个人生存就越依赖资本和货币”[9]。资本在与劳动的矛盾冲突中只有在一种条件下才会走向自我否定,这就是人类生产力的充分释放和私有财产关系的消除。可见,资本个性越彰显,个人在劳动中的个性就越消解,因此,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资本与个人个性和全面发展的矛盾关系,积极寻求扬弃资本的可能性条件,而这些是必须要建立在对现实某些关系的批判上的。
当下中国由于面临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落后状况,急需优先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因此,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保障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这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但这不意味着私有财产就是永恒的,更不意味着私有财产的存在是合理的。相反,根据恩格斯的观点,历史地看待阶级社会时,任何现实的是必然灭亡的。因为一旦私有财产的存在以个性的丧失为代价,它就丧失了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现实的私有财产恰好是最普遍的东西,是和个性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是直接破坏个性的东西。只要我表现为私有者,我就不能表现为个人——这是一句每天都为图金钱而缔结的婚姻所证实的话”[10]。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直指当下中国在某些地方、某些行业和某些企业中存在的剥削现象,从而显示了这种批判的时代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深刻性就在于塑造独立的人格,坚持无产阶级终极价值,对现代社会的资本病灶进行反思和批判,进而培养出反映无产阶级利益诉求的知识分子。只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与大众保持真正的整体性,避免走向教条化和空洞化。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一门追求个体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学科,它必定要体现出人的社会特质。一方面,人是阶级的存在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呈现为一种维护阶级利益的观念体系;另一方面,人是超越性的存在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培养人之为人的独立个性,使每个人的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意识形态性、独立个性和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理念,从理论上看,三者互相促进。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理念必须做到:确立基于人类福利的价值目标,人格独立前提下的对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自觉内化和坚守以及对现实病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1]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80.
[4]乔治·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杂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
[9]尚小华.个人生存与交换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