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宫内节育器致异常子宫出血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分析

2012-03-06于淑婧李国宏杜乃哲于翠娟

河北医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衣原体节育器生殖道

于淑婧 李国宏 杜乃哲 于翠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简便、有效,已在我国广泛使用的避孕方法,在保护女性健康和我国计划生育国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IUD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善。但日常工作中仍可见到IUD放置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为探讨武强县妇女放置IUD后异常子宫出血者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本研究对比检测了放置IUD后异常出血者和无异常出血者宫颈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感染情况,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保护女性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患者125例(异常出血组),均为IUD放置1年以上,出现子宫异常出血者(包括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5±5)岁。并经妇科检查、B超、宫腔镜或病理组织学检查,除外节育环移位及引起出血的其他病症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病变、宫颈感染及功血等。取同期就诊、放置IUD后无异常出血的145例其他疾病患者作对照组,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5±6)岁。2组年龄等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检测方法

1.2.1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时间统一定于在阴道出血停止3~7 d内。内窥镜扩张阴道后,首选用无菌干棉球擦去宫颈分泌物,再用女用取材拭子置入宫颈口1~2 cm,停留10~30 s后顺时针旋转1~2周后取出,放入干燥无菌试管内送检。

1.2.2 检测方法:CT检测采用ELISA法,UU采用培养法。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UU的检测结果IUD异常出血组CT及UU阳性率分别为28%和55.20%;对照组CT及UU阳性率分别为6.89%和13.10%。IUD异常出血组的CT和UU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表1 2组CT、UU检测结果比较 例(%)

UU属原核细胞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UU与女性生殖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泌尿生殖道感染症、围产期感染和不育症等都与UU有关。UU感染后,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很难被患者觉察,也容易易造成医生漏诊。CT是一类在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小约250~450 nm。女性患者多数症状很轻,或者没有自觉症状,因此常被忽略。UU和CT导致的生殖道感染病例较多也与多数患者症状隐匿有关[1,2]。

IUD作为一种安全有效、长效、可逆的避孕措施,已成为我国城乡广大育龄女性的主要避孕措施[3,4]。但放置IUD后一定比例的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关于IUD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和逐渐改善中。IUD放置后出现子宫的异常出血是最常见的IUD并发症。目前认为出血原因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IUD的机械性压迫,导致子宫内膜局部出现水肿、坏死和表浅溃疡等炎症反应导致出现。也有认为和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IUD移位等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CT及UU阳性率分别为6.89%和13.10%。异常出血组CT、UU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其他研究结果类似[5]。提示IUD放置后的异常出血与生殖道感染CT、UU相关。

在基层医院,要严格掌握放置IUD的适应症和禁忌证。IUD放置前是否应进行CT和UU的检测值得深入观察研究。在基层尤其应在广大育龄妇女中应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以降低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提高IUD的使用率,更好发挥其作用。

1 李艮亮,华杰.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5-96.

2 于艳丽.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治.中国实用医药,2007,2:71-79.

3 李瑛,李少丽主编.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与防治指南.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3.

4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7.

5 颜双鲤,郭晓俭,潘建英,等.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异常出血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现代医学,2003,31:124-125.

猜你喜欢

衣原体节育器生殖道
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控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带环怀孕孩子能要吗
带节育器怀孕了孩子能要吗
PCR检测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衣原体感染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诊治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